语文2023试题答案第1篇七年级下册期末综合测试题一、基础默写,或根据课文填空。(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2)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试题答案必备12篇,供大家参考。
语文2023试题答案 第1篇
七年级下册期末综合测试题
一、基础
默写,或根据课文填空。
(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2)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3)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 , 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纪昀《河中石兽》)
(4)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表现诗人满怀豪情,凌云壮志的诗句是“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5)把杜牧的《泊秦淮》默写完整。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shēn wù tòng jué(深恶痛绝)之的。
(2)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xuān nào(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3)但当我āi dào(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
(4)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yǐ shēn zuò zé( 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
(20XX年广东省卷)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B)
一个人能取得卓越的成就,并不在于他就读的学校是重点还是普通,而在于他是否具备成功的特质。(在“一个人能”后面加“否”)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不仅引发了人们对“文化认同”和“软实力输出”的思考,而且让人怀念童年时的美味。(将“文化认同”和“软实力输出”互换位置)
费洛伊德认为梦的材料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身体;二是白天经历的事情;三是儿童时期的经历。(在“身体”后面加“的状态”)
喜欢游泳的人大多有这种体验:不管天气很热,可是刚从水里出来时会感到有点凉,有时甚至还会打一下寒战。(把“不管”改成“尽管”)
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D)(3分)
海交会整合了两岸各自的资源,通过优势互补,实现了双赢。
正在进行旅游开发的千岛湖水下古城,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年以前。
网络交友已是许多人玩腻了的游戏,可有些年轻人依然乐此不疲,一个个前赴后继 地扎进去。
爸爸经常教育我写字时一定要正襟危坐,且眼睛距离书本一尺远。
根据前后句式,补充完整,形成排比句。
如果你是峰峦,何必在乎别人把你当作平地。如果你是大海,何必在乎别人把你当作小溪;如果你是春色,何必在乎别人把你当作秋颜;如果你是种子,何必在乎别人把你当作沙砾;如果你就是你,那就静静微笑,沉默不语。
二、阅读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题。
(一)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C)
水陆草木之花
花之隐逸者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牡丹之爱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可以在远处观赏却不可以靠近去玩弄它啊。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喜爱菊花的人,在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
文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重的词语是“_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用原文的语句填空)
下列对文中写菊花和牡丹的用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通过对菊花、牡丹、莲花三种花的德行品格的描写,以牡丹作反衬,用菊花作陪衬,突出了莲花的美好形象。
文章通过菊花、牡丹与莲花的对比描述,突出它们各自的德行品格。
这两种花,人们都很熟悉,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
这两种花,一直为前人所钟爱,由前人所爱说到自己的所爱,有强烈的比较效果。
(二)纯孝之报
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①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②焦饭,归以遗③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④即日便征。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⑤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⑥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铛(chēnɡ):平底浅锅。②贮录:储存,收存。③遗(wèi):给予。④袁府君:袁山松,晋朝吴郡太守,孙恩攻沪渎,袁山松固守,城陷而死。⑤未展:来不及。⑥军人:这里指官军。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1)母好食铛底焦饭食:吃
(2)袁府君即日便征征:出征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煮食,辄贮录焦饭,归以遗母。
每逢煮饭,(陈遗)就把锅巴储存起来,带回家给母亲吃。
当时的人们认为陈遗能够在战争中活下来的原因是什么?
当时的人们认为陈遗能够在战争中活下来是因为他对她母亲有孝心,是上天对他纯真孝心的报答。
(三)《最后一课》选段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下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请概括选段内容。
(韩麦尔宣布了后一课的结束。)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中的“忽然”能否删去?为什么?
(不能,它说明大家学得非常专心,不知不觉时间已经过去。响起的钟声出乎大家的意外。)
为什么听到钟声、祈祷声、号声,韩麦尔先生脸色惨白?
(因为这宣告着最后一课的线束,从此他将不再能教法语,孩子们也将不再能学法语)。
“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为什么我会有这种感觉?
因为他被韩麦尔先生的爱国情怀所感染,并为之感动所以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写两个单词,为什么需要他“使出全身的力量”?
因为他内心无比悲痛,这个动作倾注了他的爱国、恨敌的全部情感。
(四)窗外 李均
在语文阅读课上,班主任王老师给学生们讲岳飞小时候的故事,“在宋朝的时候呀,有一个叫岳飞的孩子,他的家境很贫寒,念不起书。每当周围的小朋友背着书包去学堂上学时,小岳飞就跟在后面,等学生们都进了教室之后,他就一个人站在教室窗户的外面听老师讲课。有一次,他在外面听课的时候不小心被老师发现了。老师问明情况后,被他这股爱学习的劲头打动了,便破格免了他的学费,允许他进教室里面听课……”
孩子们都津津有味地听着,仿佛入迷了一般,故事讲完后好半天,教室内仍静悄悄的,鸦雀无声。
看学生们都被故事打动了,王老师顿了顿,微笑着问:“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你们都有什么感想,请举手发言。”
学生甲说:“条件那么艰苦,岳飞还坚持不懈地学习,他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学生乙说:“岳飞交不起学费,本可以整天玩的,但他没有,反而努力学习,他确实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
学生丙说:“岳飞后来当上了大元帅,这和他小时候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我们也要像他那样刻苦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
其他的孩子也都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踊跃发言,教室内的气氛十分活跃。王老师不住地点头微笑,“恩,不错。”
正在这时,教室后排靠窗的地方出现了一阵小小的骚动,一个学生向老师报告,“老师,你看,窗外。”
王老师循着声音望去,发现在教室后门靠窗的外面,露着一个扎着羊角辫子的小脑袋。王老师抿了一下嘴唇,似乎有些不悦,他用手示意大家安静,然后走了出去。
小女孩面色黝黑,年龄和教室内的孩子们都差不多,大约七八岁的样子,她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牛仔外套,但整体看上去还是比较干净的。小女孩看到王老师出来了,有些害怕,水汪汪的大眼睛稍微和王老师的眼神对视了一下,便移开了,她低下头,手足无措地摆弄着衣角。
王老师声音有些严厉地说:“你怎么又来了,你这样老是站在教室外面,影响很不好的,别人还以为我是在体罚学生呢。”
小女孩低着头,单薄的身子随着王老师音调的高低不住地哆嗦着,她一句话也不说,仍是来回搓着衣角。
王老师看孩子可怜兮兮的样子,有些不忍,便尽量使声调和缓下来,“你们这些农民工子女的处境我是很同情的,但我不是领导,我也无能为力呀,我上次不是跟你说了嘛,你回去让你的父母去找找关系,会有学校接收你的。”
小女孩仍是低着头,半天才小声喃喃道,“校长对俺爹说,俺应该归那个学校,那个学校说俺应该来这里……”
“哦,是这样呀。”王老师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他抬腕看了看表,离下课还有十分钟,便有些着急,课还没上完呢。于是,他对小女孩说:“你还是先回去吧,看,他们还都等着上课呢,你站在这里会影响我们上课的。我知道,你是个懂事的孩子。”
小女孩的身子动了动,终于抬起了头,她眨着乌黑的大眼睛不舍地朝教室望了一眼,然后,拉了拉肩头上破旧的书包,漫无目的地走开了。
王老师稳了稳情绪,面容平静地走进教室,请学生们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发言。
一个男孩子站起来说:“老师,刚才我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有点想不通。”
“什么问题,讲出来,大家一起探讨。”王老师鼓励道。
男孩子看了看刚才小女孩站的地方,说:“为什么岳飞就可以被破格允许进教室学习,而刚才那个女生就不行呢?岳飞如果生活在现在,他是不是就没有机会上学了?”说着,他再次看了看窗外。
王老师听了,面色凝重,嘴角动了动,“这个……”
看老师没表态,学生乙说道:“这有什么想不通的,因为岳飞是个男的呗,而她却是个女的。”
学生甲反驳道:“不对,不对,是因为她没有岳飞穷,老师不是说,岳飞连个书包都没有嘛,她起码就有一个。”
另一个学生站起来,模棱两可地说:“是不是因为时代不一样了,毕竟那是在宋朝。”
“胡扯!”王老师发怒了。他似乎想说些什么,但这时,下课铃声响了,“铃铃铃……”
王老师环视了一下教室,把已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他只说了两个字,“下课。”然后,突然想到了些什么似的,便大步朝校长办公室走去。(选自《20XX年中国微型小说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
小说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刻画王老师?你认为王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语言、动作描写(或:神态描写);王老师是一位专心教学、爱护学生,富有同情心(或:通情达理),有责任感和正义感(或:正直、有良知)的老师。
小说以“窗外”为题目,有何含义?
一是交代了本文的主要事件和特定环境,一位小女孩站在窗外听课;二是“窗外”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现在还有一些农民工的子女被拒绝在教室的窗外,指出了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的问题。
小说以王老师“突然想到了些什么似的,便大步朝校长办公室走去”作结尾,这样写在表现主题和小说结构方面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主题:结尾处写到王老师“突然想到了些什么似的,便大步朝校长办公室走去”,结尾句向人揭示,像王老师一样具有正直和良知的人,使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的问题有了解决的契机,提升了文章主题(或:使小说主题得到升华)。结构:本结尾句是小说的结局,该结尾给读者更大的想象空间(或:造成悬念),使情节的发展变得合情合理;同时,王老师“突然想到了些什么似的”,与前文“岳飞可以破格入学读书”的伏笔作了呼应,前后照应,这样,全文结构更为完整和严谨。
三、写作。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题目:给自己一些____
要求:①请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600字、不超过900字的文章。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要出现影响评分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如果不可避免,请用××代替。
四、附加题。
《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儒勒.凡尔纳)是(法)国的科幻小说家,他是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奠基人。他被公认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海底两万里》故事情节:1866年有人以为在海上看到了一条独角鲸的大怪物,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最后发现那是一艘名为诺第留斯号的潜艇,并且带着仆人和一个捕鲸手,跟随乘坐这艘潜艇在海底做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
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了许多险情,请概括3次。搁浅、土著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
语文2023试题答案 第2篇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二、下列每组多音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散步 闲散 散文 仙女散花
B.禁止 禁烟 不禁 情不自禁
C.裁缝 石缝 缝补 见缝插针
D.积累 累计 累累 日积月累
三、比一比,再组词。(6分)
壮( )衫( )符( )魂( )验( )幻( )
状( )杉( )付( )魄( )检( )幼( )
四、读句子,找出句子中的"反义词。(6分)
1.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
( )--( ) ( )--( )
2.妈妈忙碌了一天,终于可以悠闲地看会儿电视了。
( )--( )
3.请你们注意安全,不要做危险的游戏。
( )--( )
4.狮子是凶猛的,山羊是温顺的。
( )--( )
5.王强战胜了懦弱,勇敢地走向了成功。
( )--( )
五、看图写出寓言故事的名称,并回答问题。(12分)
1.比喻自己欺骗自己的成语是第 幅图。
2.第 幅图告诉我们不要妄想不劳动就可以得到收获。
3.第③幅图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我们做人要诚实,不要自欺欺人。
B. 不要把眼光总是局限于自己所处的环境,要把眼光放得长远些,多看看外面的世界。
C.学习别人的长处,不能生搬硬套、胡乱模仿别人,反而把自己原来的东西忘掉。
4.图①成语的近义词是( )
A.见风使舵 B.见机行事 C.随机应变 D.墨守成规
六、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 )我们仔细地观察、寻找,( )能从极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美。(填合适的关联词)
2.修改病句。
(1)赵州桥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2)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一定可能找不到家了。
3.鹿叹了口气说:“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转为陈述句)
4.蚯蚓难道不是靠眼睛看东西吗?(改为陈述句)
七、排列句子。(5分)
( )一颗颗水珠在荷叶上滚动,好看极了。有一个小男孩欢快地叫着:“快来看呀,水珠真美啊!简直像一粒粒珍珠!”
( )太阳升高了,水珠被 ,荷叶上连水痕都没有留下。
( )有一天早晨,荷池里的鱼儿溅起的水花落在荷叶上。
( ) 它对荷叶说:“看,由于我的存在,才使你有了光辉。”荷叶听了微笑不语。
( )水珠听了,得意忘形,似乎自己真的变成了珍珠。
八、阅读感悟。(26分)
(一)课内阅读。(16分)
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 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了 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的,见也未曾见过的颜色。
1.选文作者是 ,文章选自其著作《 》。(2分)
2.在文段空白处给句子加标点。(2分)
3.这段话采用 的修辞方法,写出了火烧云不仅颜色 而且变化 。(3分)
4.用“ ”画出描写火烧云颜色的词语,这些词语可以用 这个词来概括。(4分)
5.“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这句话说明了( )(1分)
A.火烧云的颜色多
B.火烧云变化得很快
6.请仿照第2段中第一句的写法,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写一段话。(4分)
(二)课外阅读。(10分)
卢沟桥
卢沟桥在北京郊区的永定河上。它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
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它全长26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短的16米,长的21米多。石拱之间有石桥墩,把11个桥拱连成一个整体,所以叫连拱桥。
①以前永定河发大水时水势很猛,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连拱桥却完好无损。桥宽约7.5米,桥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桥面用石板铺成,两侧有石栏、石柱,石柱上面有精刻的石狮,共501个。②这些石狮姿态各异:有的母子相抱,有的相互戏耍,有的像在倾听流水声,有的像在检阅桥上的车马……真是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桥东的碑亭内立着一块汉白玉碑,上面刻着清朝乾隆皇帝题的“卢沟晓月”四个大字,为燕京八景之一。
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个名叫马可·波罗的意大利旅行家来过中国,他说卢沟桥“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柱上的狮子是“美的奇观”。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2分)
(1)姿态各异( )①不同 ②特别 ③奇怪
(2)闻名世界( ) ①听见 ②用鼻子闻 ③有名气
2.短文第2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 ”画出来。(2分)
3.划横线的①②两句,分别表现了卢沟桥的什么特点?请选一选。( )(4分)
①句表现了卢沟桥( )②句表现了卢沟桥( )
A.造型美观 B.设计科学
4.短文第5个自然段中,马克·波罗是怎样评价卢沟桥的?请写在下面。(2分)
。
九、作文平台。(25分)
你的家乡有哪些风俗习惯呢?比如元宵节看花灯、端午节吃粽子等。请你从中选择一种风俗向大家介绍一下!
提示:1.注意把过程写清楚,把语句写通顺。
2.不要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不少于300字。
语文2023试题答案 第3篇
(刻不容缓:片刻也不允许拖延,形容形势紧迫。迫在眉睫:比喻事情临近眼前,十分紧迫。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A项偷换主语,应在“被誉为互联网领域‘达沃斯论坛’的‘乌镇峰会’”前后加上“在……上”;C项“应保持什么样的处世态度最适宜”句式杂糅,应该为“应保持什么样的处世态度”或“保持什么样的处世态度最适宜”;D成分残缺,“学习成果”后加“的评价系统”。)
(注意写景的视角、句间逻辑关系和标点符号的提示作用)
(5分)
示例:①给人类自己带来无尽的伤害
②也要治理互联网
③都需要法律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
(5分;写出一句,给1分;写出两句,给3分;写出三句,给5分。放入上下文中能使语意连贯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6分)
示例一:
游客需先注册成为会员。会员登录后,可以购买图书,购买图书时既可添加图书到购物车结账、生成订单,也可一键购买结账、生成订单。除了购书以外,会员登录后还可修改信息,也可查看购物车和查询订单。
示例二:
游客需先注册成为会员;会员登录后,可修改个人信息,可购买图书,也可查看购物车和查询订单;购买图书时可添加图书到购物车结账生成订单,也可一键购买结账生成订单。
(6分;内容完整,无重要信息遗漏,1分;流程表述清晰、层次分明3分;语言连贯,无语病,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可酌情给分;字数超出要求,酌情扣分。)
语文2023试题答案 第4篇
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座蕴藏丰富、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宝库。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已走出困境,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仍有一些项目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
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族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观。对这类非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两不仅局限于艺水团体或演出队等小范围内。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当然,各类民间表演艺术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进而搬上舞台,其成功之作对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如春晚舞台上,藏族舞蹈《飞弦路春》、蒙古族舞蹈《吉祥颂》等都曾大放异彩,然而,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有坚持本真性的原则,将一些传统艺术改编得面目全非。比如,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画方音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因此,对民族民间艺术进行“二度创作”,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编导们深谙民间表演艺术的特性,并能进行实地调研、采风,挖掘出民间艺术的基本元素与本质精神。
各种传统表演艺术都是在特定的时空中呈现的,考其演出行为形式形成艺术价值。这类非物质文化产的特性决定了应对其实施活态传承与保护、使之以鲜活形态生存于民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实施中,有些地区視保存为保护,重视硬件设施,各类场馆及专题博物馆建设颇具规模,民间收集来的各种乐器、道具、面具、服装等都得到妥善收藏,这种博物馆式的展示与收藏,虽然能较好地保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但变活态传承为固态展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件统表演艺术的生存发展问题。有人认为通过录音、录像等数字化手段便可记录、存储、呈现表演艺术的成果和过程,达到抢救性保护的效果,但是,这只是对文化遺产的部分信息进行了保存,人在进行艺术表演时涉及的很多现象难以精确量化,其中不少信息是无法获取和记录的。对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活态保护,才特合其自身的传承发展規律。
(摘编自李荣启《论传统表演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传统表演艺术通常具有生活性和群体性的特征,民众也是演出的重要参与者。
春晚优秀的民族歌舞节目为传统表演艺术的台舞改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
传统表演艺术进行“二度创作”时,应当免西式改编,以防失去原有风格。
录音、录像等手段可以记录传统表演艺术的成果和过程,能够起到保存作用。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文章针对当下传统表演艺术保护中出现的一些片面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文章紧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表演艺术的几种属性,多角度展开论证。
第四段将一些地区的场馆建设和数字化保存做比较,论证了保护与保存的不同。
文章对现有传统表演艺术保护举措的成效与不足都有论及,体现出辩证的态度。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传统表演艺术源自生活,使其“雅化”意味着脱离原生的环境,很难获得成功。
民间各种自发的载歌载舞活动都是传统表演艺术的一部分,有很强的民俗色彩。
传统表演艺术依赖动态展示以呈现艺术内蕴,将其物质载体作固态展示则没有价值。
活态保护致力于保护传统表演艺术的活力,看重人的因素在项目传承中的作用。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20XX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将中国志愿服务活动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批被誉为“鸟巢一代”的奥运志愿者通过积极参与和真诚奉献,在奥运会的平台上展现、锻炼和成就了自己,奥运会服务经历给“鸟巢一代”志愿者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可以发现,奥运志愿服务的实践产生了一种共同的精神素养,志愿者分享的回忆背后所蕴含的价值取向与我国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较高的契合。他们积极投身奥运这一全球性的体育文化盛典,充满了对国家的热爱和认同,展现出这代人的社会担当和国际视野。因此,奥运志愿服务集体记忆可以作为潜在的精神遗产和志愿遗产,集体记忆的建构将对北京20XX冬奥会有所助益。
(摘编自王艳等《“鸟巢一代”奥运志愿服务集体记忆与奥运遗产》)
材料二:
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XX~20XX年)》强调提升青年志愿服务水平、促进青少年的社会融入和社会参与,中国体育志愿服务事业在冬奥背景下的健全与发展将为青少年社会参与提供实现路径。志愿服务是一种利他行为,是以不求物质回报为前提地为他人、社会团体或某项事业,乃至为整个社会提供援助。近年来学者们逐渐构建了以讨论志愿者行为动机为主的解释范式,比如人们可能因表达个人价值、增强自身意义、增长取业技能和强化人际关系等方面来进行志愿服务。志愿者的参与动机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志愿服务不能简单地局限在无私奉献的框架内,志愿服务对于志愿者的自我成长和公民参与社会建设也有重要意义。志愿服务的最终目的是在全体社会成员的心中内化志愿精神,形成一种面对社会、面向人生的个体态度和公民意识,在这种层面上,志愿服务所谓“推动人类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的价值オ得以彰显。
(摘编自李佳宝等《论冬奥背景下体育志愿服务与青少年社会参与》)
材料三:
近两年,共享单车成为市民出行的新宠。然而,在共享单车发展正盛的同时,违规停车、私自上锁、丢弃及破坏单车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为了规范使用,共享单车公司也尝试采取一些措施,除了运营人员加强维护之外,公司官方平台也会以信用分奖惩的方式来鼓励使用者对违规行为进行举报,以此规范共享单车的使用。随着举报反馈机制的建立,在城市中涌现出一群单车猎人,他们是共享单车的使用者,在业余时间他们也会寻找并拍照举报那些破坏共享单车正常使用秩序的行为,并将违规使用的单车搬到公共区域停放以维护共享秩序,他们将此称为“打猎”。在自发参与共享单车秩序维护的过程中,单车猎人的这一行为也逐渐体现出在消费社会中使用者自下而上地参与社会治理的特点。作为消费者的单车猎人也逐渐体现出一定的公民意识,他们参与治理并形成网络时代促进共享单车健康发展的新力量。
(摘编自许金凤等《卷入的消费者一一以摩族猎人为例》)
下列对“志愿服务”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集体记忆的建构帮助“鸟巢一代”志愿者提升了志愿服务的水平,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奥运会,最终成就自己。
年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的经历对“鸟巢一代”志愿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将这段经历内化为一种志愿精神。
志愿服务不能单纯理解为志愿者只有奉献,没有获得,其实志愿服务对于志愿者提升个人价值、增长职业技能等会有所帮助。
北京20XX年冬奥会的志愿服务可以满足一些青少年作为社会成员参与社会建设的愿望,为他们提供实践的平台。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鸟巢一代”参加奥运志愿服务形成了集体记忆,其中蕴含的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度较高。
共享单车公司除了让运营人员加强维护外,还尝试通过信用分奖惩的方式来帮助解决破坏单车等多种问题。
为了推动共享秩序的建立,单车猎人开始寻找并拍照举报违规停放、私自上锁和丢弃单车等不文明的行为。
单车猎人的群体性行为有助于规范共享单车的使用,构建在共享单车公司之外的民间力量参与治理的新格局。
单车猎人可以看作“新型”的志愿者,请结合材料分析这一说法的根据。(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到梨花屯去 何士光
这故事开场时是颇为平淡的,只是后来,马车快要进梨花屯,而两个乘客也沉默时,回过头来看一看,兴许才有一点故事的意味……
一辆马车从白杨坝出来,车夫是个老人家。在一座石桥旁,他把一个中年人让到车上来。看得出,这是位下乡干部。
天色好晴朗。水田还没有栽上秧子,但包谷已长得十分青葱,初夏的山野,透露着旺盛的生命力,叫人沉醉不已。碎石的马路拐弯了,爬坡了,又拐弯了,又爬坡了。不时有布谷在啼叫,车上的人似乎打起盹来了。
不知过了多久,马车停住。打盹的干部猛地抬头,看见有人正上到车上来。
“啊,谢主任?”来人犹豫地打招呼,似乎有些意外。
“是……老赵同志?”谢主任嗫嚅了一下,也有些突然。
车抖了一下,从横过路面的小小水沟上驶过。
谢主任把香烟掏出来,递一支给老赵:“去梨花屯?”语气中有和解的意味。
老赵谨慎地回答:“是。”
“去包队吗?
“是。胜利大队。”
“我也是!”谢主任和蔼地笑起来,“我们都是十回下乡九回在,老走梨花这一方!
笑颜使气氛松动起来。三只白鹤高高飞过,不慌不忙扇动着长长的翅膀,在蓝天里显得又白又亮……
“老赵,”谢主任开诚布公地谈起来,“我一直想找机会和你谈谈呢!为七六年秋天在梨花挖那条沟,你怕还对我有些意见呐!
“谢主任,你说到哪里去了!”
“实事求是嘛!当时我是工作队的负责人,瞎指挥是我搞的,该由我负责!有人把责任归到你头上,当然不应当!”
“我……”
“我也明知那条沟不该挖,一气就占了四十亩良田。但当时压カ大啊;上边决定要挖,社员不同意挖,是我硬表了态:我叫挖的,我负责!”
“这种表态,”老赵想了一想,“我也表过……”
“那是因为我先表嘛!”谢主任接过话头,“老赵,去年报上有篇报道,你读过没有?”
“哪一篇?”
“谈得真好!”谢主任不胜感慨地说,“是基层干部座谈。总结说:上面是‘嘴巴硬’,基层干部是‘肩膀硬’!基层干部负责任。像是报道的安徽……”
路转了一个大弯一一在一座杉树土岗前好像到了尽头,接着又一下子在马车前重新展现出来,一直延伸到老远的山垭口…
“正是这样嘛!”谢主任点头,“那条沟,责任由我负!”
“我也有责任!那是分派给我的任务。如果不是我催得紧,态度那样硬,说不定就挖不成!责任归我负!”
双方都有诚恳的态度,气氛十分亲切了,甚至到了甜蜜的地步。
路旁出现了一条水沟,水欢快地流淌着,发出叫人喜悦的响声……
他们无拘无束地谈下去了。谈形势,谈这次去梨花屯纠正“定产到组”中出现的种.种偏差,等等。后来,拉起家常来了……
越近梨花屯,地势就越平坦,心里也越舒畅。突然,谢主任拍了拍赶车老汉的肩膀:“停一停!”
老人家把缰收住了。
“两年多没到梨花,看看那条沟怎样了!”
坝子上水田一块接着一块,已经犁过了。带着铧印的泥土静静地横陈着,吸收着阳光,像刚切开的梨子一样新鲜,透着沁人心脾的气息……
看不见那条沟。
谢主任问车夫:“老同志,那条沟是不是在这一带?”
“咹?”老人家听不清。
老赵大声说:“沟一一挖过一条沟啊!”
“嗯,”老人家听懂了,点点头,“是挖过一条沟。唔,大前年的事喽,立冬后开挖的。分给我们六个生产队,每个劳力摊一截。我都有一截呢!顶上头一段,是红星队……”
看来老人家说起话来是絮絮不休的。老赵终于打断了他:“现在沟在哪里?”
“哪里?”老人家摇着头,“后来填了嘛,去年,开春过后……”
谢主任问:“哪个喊填的?”
“哪个?”老人家认真地想了一回,“没有哪个。是我们六个队的人商量的。总不成就让它摆在那里,沟不沟坎不坎的!唔,先是抬那些石头。论挑抬活路,这一带的人都是好手,肩膀最硬……”
像我们在乡下会碰到的许多老人家一样,这位老人也有着对往事的惊人记忆。也许平时不大有机会说话,一旦有人听,他们就会把点点滴滴说得详详细细,有几分像自言自语,牵连不断地说下去。说下去,平平静静的,像是在叙述别人的而不是自身的事情,多少波澜都化为了涓涓细流,想当初虽未必如此简单,而今却尽掩在老人家略带沙哑的嗓音里了。
后来,老赵提醒他:“老人家,我们走吧!”
老赵的声意,柔和得有些异样。而且不知为什么,这以后不论是老赵还是谢主任,都没再说一句话。
啊,前面,杂树的碧绿和砖瓦的青灰看得见了。是的,梨花屯就要到了!
1979年5月(有删改)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小说中的“包队”“定产到组”等词语,以及关于“安徽”的报道,都指向改革初期的现实,在今天又使小说具有记录历史的意味。
谢主任感慨报道中基层干部的“肩膀硬”,而赶车老人随后提及这一带做挑抬活路的农民们“肩膀最硬”,对谢主任予以嘲讽与回击。
小说前半部分描写了两个下乡干部逐步消除因挖沟曾产生的隔阂,后半部分转而描写赶车老人讲述填沟等往事,进一步深化了时代主题。
小说多次写到路,“拐弯”“爬坡”“重新展现”“越来越平坦”等,既是写实,又使最后一段自然地传达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愿景。
8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功能。(6分)
两个乘客为什么沉默?小说为什么首尾均有这一细节?请结合全文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吴起者,卫人也,事鲁君。齐人攻鲁,将而攻齐,大破之。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昔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下列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殷纣为商代末代国君,在位期间统治失控,好酒淫乐,暴殓酷刑,是有名的暴君。
武王是周文王之子,继承其父遗志,联合众多部族与商激战,灭商,建立周王朝。
三晋,春秋末韩、赵、燕三家分晋,战国时期的韩、赵、燕三国,史上又称“三晋”。
令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置的最高官位,辅佐楚国国君,执掌全国的军政大权。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吴起怜恤士卒,带兵屡建奇功。他本是卫国人,先是率鲁军抗齐得胜,后又率魏军攻陷秦国五城;这些战功都和他善于为将、与士卒同甘共苦密不可分。
吴起劝告魏侯,修德重于据险。魏武侯沿西河而下时,指出江河之固是魏国之宝;吴起表示,治国依据山河险固不如推行德政,修德才能免于国家灭亡。
吴起声名渐起,遭到公叔嫉妒。他虽然对田文担任魏相表示不悦,但不久就平复了心情。而公叔继田文后为相,他深表不满,担心被害,于是逃往楚国。
吴起为楚建功,反而受到祸害。他到楚国后虽然屡建奇功,而原本的楚国贵戚却想加害与他,施暴者乱箭射击吴起;太子继位之后,这才诛杀作乱之人。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2)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插田歌(节选)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
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
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水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
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
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子罕》中,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阐明,一个普通人,也是有坚定志向的;要改变一个人的志向,是很困难的。
(2)《师说》中,对于为子择诗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念奴娇(大江东去)》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有一个大坑,看着很松软,有点像巧克力蛋糕——这是北京时间20XX年1月3日上午11时40分,“嫦娥四号”传回的月背影像图带给人们的 。这张在网络上刷屏的图片,拍自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中的冯·卡门撞击坑。这一盆地是在40亿年前被小天体砸出来的。
到月球背面去看看,一直是人类的梦想,但由于潮汐锁定的关系,月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几乎相等,( )。同样,从地球发射的电磁波也只能到达月球正面的半球,使得人类无法对欲求背面的探测器进行远程操控。这大大 了人类对于月球背面的探索。月球正面的历史,科学家已经大致研究得清楚了,但最古老的那一段历史却是仍藏在月球背面的深坑。此前,有关月球背面的信息主要来自遥感探测。此次,“嫦娥四号”携带月球车在月球背面成功软着陆,是中国航天创造的有一个人类“第一次”,是中国为全人类科技发展作出的一个重大贡献:当月球车正式开始巡视,将会有更多科学数据 地通过地月之间的中继星“鹊桥”传回地面。有关月背的研究才刚刚开始。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遐想 限制 亢奋不已 源源不断
联想 限制 亢奋不已 不绝如缕
遐想 制约 兴奋不已 不绝如缕
联想 制约 兴奋不已 源源不断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所以无论人们何时在地球上观察月球,只有同一面的半球,即月球的正面能被看见
所以无论何时观察月球,只有同一面半球,即正面的半球能被地球上的人们看见
所以无论何时在地球上观察月球,人们都只能看见同一面的半球,即正面的半球
所以无论何时观察月球,地球上的人们都只能看见同一面的半球,即月球的正面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月球正面的历史,科学家已经大致研究清楚了,但最古老的那一段历史却仍藏在月球背面的深坑中。
月球正面的历史,科学家已经大致研究得清楚了,但最古老的那一段历史却仍藏在月球背面的深坑中。
科学家已经大致把月球正面的历史研究清楚了,但最古老的那一段历史却仍是藏在月球背面的深坑。
科学家已经大致把月球正面的历史研究得清楚了,但最古老的那一段历史却仍是藏在月球背面的深坑。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人体内有两种生物酶同酒精代谢相关。一种叫乙醇脱氢酶,能使究竟传华为乙醛;①,能使乙醛转化为乙酸,最终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决定人的酒量大小的是乙醛脱氢酶。如果一个人的乙醛脱氢酶活性较低,②,乙醛容易蓄积在体内,少量饮酒就会出现脸红、心跳加速等现象。而那些酒量大的人,③,能迅速将乙醛代谢。他们少量饮酒后,脸色并无变化;但若过量饮酒,脸色会发青,身体也会受到很大伤害。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5分)
20XX年4月21~28日,国际乒联第5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单项赛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中国队的许昕/刘诗雯在混双决赛中夺得首金,马龙/王楚钦夺得男双冠军,刘诗雯夺得女单冠军,马龙夺得男单冠军,王曼昱/孙颖莎夺得女双冠军。中国队包揽了本届世乒赛的全部5枚金牌,取得全面胜利。其中的男单决赛,马龙以4比1的比分战胜瑞典球员法尔克,实现了世乒赛男单三连冠的伟业,成为继庄则栋之后50多年来首位在世乒赛实现男单三连冠的选手。
四、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语文2023试题答案 第5篇
一、看拼音,写汉字。(2分)
chéng fá jǐn qín
( ) ( )旗 ()岭
二、读带点的字,把错误的读音划掉(2分)
将(jiāng jiàng)相(xiāng xiàng)和(hé hè)苍劲(jìn jìng)
三、填空 (3分)
“纯”,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字母(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再查( )画。“纯”字是( )结构,共有两种解释:A.熟练 B.专一,不杂 “纯熟”的“纯”应选第( )种解释。
四、用横线画出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改正后写在括号里。(4分)
〈1〉一阵风把腊烛炊灭了。( ) ( )
〈2〉哪时候,恩格斯渴尽全力帮助他。( ) ( )
五、给下面的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写在括号里。(4分)
绝:A.特别出色的B.断 C.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
〈1〉到井边挑水的人络绎不绝。( )
〈2〉狼牙山五壮士把敌人引上绝路。( )
〈3〉山羊表演了一个走钢丝的绝技。( )
六 、写出下面词的近义词和反义词。(2分)
曲折:
近义词( ) 反义词( )
贫穷:
近义词( ) 反义词( )
七、把下面的词补充完整。(3分)
翻天( )地 应接不() 堪称( )模
刻( )求剑 安然无() 精兵( )政
八、选词填空。(4分)
严肃 严峻 严重
〈1〉父亲保持着他那惯有的( )的态度。
〈2〉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 ),忧虑。
因为……所以…… 即使……也…… 无论……都……
〈3〉这歌声,( )听惯了鸟叫的人,( )觉察不出跟真夜莺的有什么两样。
〈4〉这艘货船,()是逆风行驶,( )帆没有张起来。
九、把下面的词按顺序重新排列。(2分)
〈1〉明天 今天 后天 昨天 前天
〈2〉开花 长叶 发芽 结果
十、按要求改写句子。(4分)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改为反问句)
十万枝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改为陈述句)
这只大虫被武松打死了。(改为“把”字句)
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改为第三人称叙述)
十一、改正下面的病句。(6分)
在生活上,恩格斯热烈地帮助马克思。
一进学校,我就看见一座教学楼和一阵阵读书声。
“马踏飞燕”的作者是东汉时期的艺术珍品。
十二、给下面的句子选择恰当的解释,作上“√”(2分)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A. 讲共产党的军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
B 。
讲我们是认真地工作的。( )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
A.表现桑娜办事粗心,遇事不细心考虑。( )
B.桑娜只想两个小孩子没人抚养,必须抱回来,表现了她心地非常善良。( )
十三、按要求默写诗句。(3分)
〈1〉《长歌行》一诗中传诵千古的名句是:
〈2〉《七步诗》一诗中,曹植用“ 、
”来表达自己悲愤的心情。
〈3〉《示儿》一诗中,写作者心事的诗句是
十四、阅读(30%)
(一)阅读《十六年前的回忆》片断,回答问题(17%)
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每天早晨,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又出去了。
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投到火炉里去。
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要烧掉呢?怪可惜的。”
待(dāi dài)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鸡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父亲是很慈祥的,从来没骂过我们,更没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
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亲含糊地回答我。
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才过了两天,果然出事了。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第二天,父亲才知道他被抓到警察厅里去了。我们心里都很不安,为这位工友着(zhe zháo)急。
局势越来越严重,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 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 我哪能离开呢 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
1.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2分)
2.在文中找出下面词的反义词。(2分)
清楚( ) 严肃()
3.给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4分)
4.用——在文中画出和划线部分照应的句子。(2分)
5.用“~~”在文中画出这段的中心句。(2分)
6.“局势越来越严重”表现在三个方面:(3分)
A B C
7.这段主要表现了:(选对的打√)(2分)
A.李大钊对革命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 )
B.李大钊对子女教育十分耐心。( )
〈二〉阅读《小水珠和大浪》,回答问题。(13%)
小水珠和大浪
从山崖上滴下来的小珠,正好滴在一块坚硬的石头上。它决心把石头滴穿。这件事让河中的大浪知道了,大浪便哈哈大笑,对小水珠说:“嘿,凭你那点力气,能把石头滴穿?真是笑话!”小水珠说:“不信,我俩比比看,你把河边的石头打个洞,我滴穿这块石头。九百九十九天以后,看看是怎样的结果?”“容易,容易!”大浪哈哈大笑,觉得小水珠小得可怜,九百九十九天肯定不会滴穿石头,而自己的力气大着哩,别说能把石头打个洞,就是把石头摧毁也容易!大浪立即答应和小水珠赛一赛。
从此以后,小水珠对准石头的一个点,滴呀滴呀,不管刮风下雨,也不管白天黑夜,坚持不懈,辛勤地工作着。而大浪却不同,高兴时“哗——” 地冲一下,不高兴时就懒洋洋……
九百九十九天过去,小水珠便来找大浪:“你快来看吧,我已经把这块石头滴穿了,银色的小圆洞还透着光呢!”
大浪听了,着急了,赶快使出全身的力气,“哗——哗——哗——”连续几声,可是河边的石头仍然一动不动。
1.这篇短文是按 顺序写的。(2分)
2.用“∥”把本文分作三段,写出第二段的段意。(6分)
3.用——在文中画出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句子。(2分)
4.读了《小水珠和大浪》这篇短文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3分)
语文2023试题答案 第6篇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相关问题。(5分)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绦(tāo):丝带。
5、一、二两句中,诗人用“碧玉”“绿丝绦”,写出了早春杨柳的哪些特征?(2分)
6、“二月春风似剪刀”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请你对这句诗作简要赏析。(3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回答问题。(15)
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仗,化为邓林。
7.填空(2分)
选文选自 ,从文体上看属于 __________。
8.翻译下列词语(2分)
逐走:
________ 河渭:_________
9.翻译句子。(4分)
(1)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2)未至,道渴而死。
10、作为成语典故,“夸父逐日”常用来比喻 (2分)
11.如何理解“弃其仗,化为邓林。”的结尾?(2分)
12、从这个故事中,你看到了夸父哪些优秀品质?(3分)
语文2023试题答案 第7篇
同学们:努力、认真、仔细,给自己一份满意的答卷吧!
一 看拼音写词语,注意写得正确,工整、美观。(4分)
zènɡ sònɡ chánɡ tú mù zhī suǒ jí
二 按一定顺序重新排到下面各组词语。(6分)
1 考试 报名 报到 录取 入学
2 雪花飞舞 赤日炎炎 桃李争艳 果实累累
3 波涛汹涌 微波荡漾 惊涛骇浪 风平浪静
三 按要求填空:(22分)
1 听到“嫦娥一号”成功上天的喜讯,我心里立即涌出这几个成语:、 、 、 。(4分)
2 《井冈山》这篇课文中有许多好词佳句,给我印象最深的是:
好词:
、 、 、 。
佳句:
(6分)
3 古诗《暮江吟》中描写红日西沉时江面景色的诗句是:, 。描写新月东升时江边景色的诗句是:
, 。(4分)
4 《少年闰土》节选自 的《 》,描述了一个 而又 农村少年闰土。(2分)
5 “他的话一停,我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这个病句可以改成:(2分)
6 这个学期读的语文课本中,我最喜欢的课文是 ,因为
(4分)
四 阅读下面文章,做后面的题目。(23分)
掩 饰
女儿(细心 精心)地为母亲梳理头发,猛然间发现母亲的青丝中有根闪亮的白发。母亲老了!女儿的心中涌起了一股伤感。
母亲,从小就领着她去晨跑,她拼命地追,可怎么也追不上母亲(轻松 轻快)的步伐,她赌气停住了。这时母亲回过身子,在前方,伸开手臂,笑着说:“来,到妈妈这儿来”。于是她咯咯地笑了,迈开小步向妈妈温暖的怀抱冲(chōnɡ chònɡ)去。
她渐渐懂事,明白了“母亲”这一角色的艰难,然而在她的记忆中,母亲总是笑纳一切,以(充分 充沛)的精力和活力直面人生。难(nán nàn)怪邻居阿姨总羡慕地说:“你妈妈呀,好像永远不会老。”女儿也坚信,母亲永远不老。可眼前那根白发分外刺眼,
女儿拔下那根白发,悄悄地藏 (cánɡ zànɡ)起来,对着镜子里的母亲笑着说:“妈,您的头发多好呀,您永远那么年轻!”
母亲笑了,女儿的小动作怎能瞒得过妈妈的眼睛呢?这么多年来,从哇哇哭的娃娃到青春勃发的少女,女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印在母亲的眼里。这孩子,怎么这么傻,白发能藏得住吗?你都这么大了,妈能不老吗?其实从你不再需要妈妈为你扎辫子时,从那天你跑步超过了妈妈时,从你在作文里写下了“青春无悔”的字样时,妈就知道你长大了。你是妈生命的延续,妈有了白发又有什么关系(xì jì)呢?可母亲没有说,她(欣慰 欣喜)地看着镜中的女儿:“有女儿给妈妈梳头,真舒服呀!”
镜子里是两张美丽的笑脸,令人羡慕。
人世间有许多深沉的爱能感受到,却不会说出来。
1 给文中带点的字在( )里选择正确的读音留下,另一个划去。(2分)
2 划去文中( )中用得不当的词语。(4分)
3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
温暖 艰难
4 不改变句子原意,把下面的句子换过一种说法,写下来。(4分)
(1)女儿拔下那根头发。终于找到一个家
(2)女儿的小动作怎能瞒过妈妈的眼睛呢?
5 第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是:(2分)
6 文中画“ ”的句子是一个 句,这句话概括地写了女儿的 过程。(2分)
7 “掩”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画,“掩”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隐藏,遮盖;
②关闭。“饰”先查 部,再查 画,“饰”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装整装点,使整齐美观;
②装饰品;
③掩盖;
④扮演。“掩饰”的意思是:
。短文中写了“女儿”掩饰 ,表达了女儿对妈妈 ;
还写了“妈妈”掩饰 ,表达了妈妈对女儿 。(7分)
五 口语交际。(5分)
读下面的对话,想象他们会再说些什么,接着写下去,最好能用上恰当的格言名句。
悦悦:小勇,你这次数学考了多少分?
小勇:100分,全班第一!你们,比我差远了!
悦悦:
小勇:
语文2023试题答案 第8篇
要学会圈圈点点,因为第I卷使用答题卡,圈点是可以的。把人物、主要事件划一划。
要先读文言文的最后一题,即内容的概括分析题。这个题实质上可称为“文言文的白话译文”,它对人物、对全文内容、对事件的分析都十分清楚明了。所以先读了此文。就相当于读了译文之后。再去看原文。事半而功倍。
要借助原文推断词义。不要想当然,要调动自己头脑中的知识储备。
文言文的翻译,要先看此句前面的文字含意。因为上下文是最好的提示。前面的句子理解了,后面的句子自然会水到渠成。
语文2023试题答案 第9篇
本试卷共10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强调民族性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成果,而是要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这是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发展规律。
(摘自____《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材料二:
不少评论家、诗人和诗歌读者都感觉到当代新诗创作与理论进入了一种停滞不前、缺乏生命力的状态。由于古老的东方文化传统与汉语都不可能向西方文化和语言转化,而西方诗歌文化与语言又不可能被缺乏本民族传统意识的诗歌作者与理论家自然吸收,食洋不化的积食病就明显地出现在诗歌创作和理论中。
人们逐渐意识到对“他文化”吸收力的强弱与自己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强弱成正比,唐代之所以能广泛吸取西域民族、北方民族及佛教的文化,正因为它拥有一个秦汉以来建立的强大的中华文化传统,这传统如一个消化力极强的胃,吸收了四方异域的文化,借以繁荣本民族文化。当代新诗不但丢失了本民族的诗歌传统,而且也失去了对那个传统的记忆和感情,而中华文化又不同于其他以拉丁语为先祖的各种西方文化,可以自然地相互吸收,所以必然会发生这种食洋不化的病症,这病症是当代诗歌失去读者的重要原因。当代诗歌由于时代内容的发展,已无法退回到新诗运动初期的状态。当代社会让世界村的居民们多少都进入了一个更复杂的感性与知性世界,中国诗歌也相应地在寻找与之相当的艺术形式,主要是诗歌语言、内在结构、外在形态。这些必须是有本民族实质性的和具有现代性的,单靠移植西方是绝对不行的。
我们认为,21世纪中国新诗能否存活,就看我们能否意识到自身传统的复活并进入现代,同吸收外来因素之间的主次关系。没有传统何谈创新?没有传统作为立身之地,创新很可能变为全盘西化。所以,中国当代新诗一个首要的、关系到自身存亡的任务就是重新寻找自己的诗歌传统,激活它的心跳,挖掘出它久被尘封的泉眼。读古典文史哲及诗词、讨论,想现代问题,使一息尚存的古典诗论进入当代的空间,贡献出它的智慧,协同解决新诗面对的问题。据我的学习经验,历代中国文论中存在着大量对我们今日所思考的诗歌理论仍有意义的撰述,而我们却只习惯于引用西方理论,无暇回顾一下自身传统中这些理论,师洋师古应当成为回顾与前瞻的两扇窗户,同时拉开窗帏,扩大视野,恢复自己传统的活力才能吸收外来的营养。
中国古典诗论在研究方法上与西方文论也有很大不同。西方文论强调逻辑剖析,优点是落在文本实处和清晰的抽象概括,但其弊病是容易刻板、枯燥、概念化、解剖刀往往伤及神经,概念也有失去生命的变幻色彩的毛病。而中国古典诗论体系虽不十分清晰,却能以富有内涵和想象力的诗样的语言传递给读者审美的智慧和哲理,不至于有水涸石露的窘境,而其中人文的情致、暖意、活力,丝毫没有实验室处理后的褪色失鲜之感。读古典诗论后可以意识到西方的科学分析、逻辑推理、抽象名词杜撰等虽不失为一家之法,却开非唯一的方法。而中国古典诗论的风格与中国古兴自学的灵活、深邃、玄远相匹配。对于诗歌这样内涵深、变幻多的文学品种,中国传统的文艺理论有其突出的优点。
(摘编自郑敏《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这是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前提。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可以向世界传播中国优秀学术理论,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中国经验。
当代新诗之所以出现“食洋不化”的病症,一是因为丢失了本民族的诗歌传统,二是因为东西方文化差异巨大。
中国古典诗论虽不以体系和逻辑见长,但蕴含诗性品格和人文情致,比西方文论更有生命力。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传统和创新的关系,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借鉴西方诗歌并不能给本民族的诗歌带来现代性,对此中国诗人要有清醒认识。
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内在结构和外在形态,依然可为当代诗歌创作提供营养。
古人论诗用“意在笔先”“空灵”“飘逸”等语,未落实处却包含鲜活的审美智慧。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3分)
韩愈《答刘正夫书》:“或问为文宜何师?必谨对曰:宜师古圣贤人。”
晚清洋务派人物冯桂芬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鲁迅《文化偏至论》:“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
季羡林认为:“东西方文化的相互关系是‘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4分)
如何推动中国古典诗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江上【注】
冯至
子胥望着昭关以外的山水,世界好像换了一件新的衣裳,他自己却真实地获得了真实的生命。时节正是晚秋,眼前还是一片绿色,夏天仿佛还没有结束。向南塑去,是一片人烟稀少的平原。
他在这荒凉的原野里走了三四天,后来原野渐渐变成田畴,村落也随着出现了,子胥穿过几个村落,最后到了江边。
太阳已经西斜,岸上三三两两集聚了十来个人:有的操着吴音,有的说着楚语。有人在抱怨,二十年来,这一带总是打过来打过去,弄得田也不好耕,买卖也不好做。一个上了年纪的人说:“前几年吴王余昧死了,本应该传位给季札,但是季札死也不肯接受,退到延陵耕田去了。一个这样贤明的人偏偏不肯就王位,要保持他的高洁。”
“他只自己保持高洁,而一般人都还在水火里过日子,——我恨这样的人,我们都是吃了他高洁的苦。”一个年轻人愤恨地说。
那老年人却谅解季札:“士各有志。他用行为感动我们,不是比做国王有意义得多吗?——就以他在徐君墓旁挂剑的那件事而论,对于友情是怎样好的一幅画图!”
季札在死友墓旁挂剑的事,子胥从前也若有所闻,他再低下头看一看自己佩着的剑,不觉起了一个愿望:“我这时若有一个朋友,我也愿意把我的剑,当作一个友情的赠品,——而我永久只是一个人。”子胥这样想时,也就和那些人的谈话隔远了,江水里的云影在变幻,他又回到他自己身上。这时江水的上游忽然浮下一只渔船,船上回环不断地唱着歌:
日月昭昭乎侵已驰,
与子期乎芦之漪。
面前的景色,自己的身世,日月昭昭乎侵已驰,是怎样感动子胥的心!他听着歌声,身不由己地向芦苇丛中走去。
西沉的太阳把芦花染成金色,半圆的月也显露在天空,映入江心,是江里边永久捉不到的一块宝石。渔夫的歌声又起了:
日已夕兮予心忧悲,
月已驰兮何不渡为?
歌声越唱越近,渔舟在芦苇旁停住了。子胥身不由己地上了船。
多少天的风尘仆仆,一走上船,呼吸着水上清新的空气,立即感到水的温柔。子胥无言,渔夫无语,耳边只有和谐的橹声,以及水上的泡沫随起随灭的声音。船到江中央,水流变得急聚了,世界回到原始一般地宁静。子胥对着这滔滔不断的流水,他想这是从郢城那里流来的。他立在船头,身影映在水里,好像又回到郢城,因为那里的楼台也曾照映在这同一的水里。他望着江水发呆,不知这里边含有多少故乡流离失所的人的眼泪。父亲的、哥哥的尸体无人埋葬,也许早已被人抛入江心;他们得不到祭享的魂灵,想必正在这月夜的江上出没。郢城里的王公们都还在享受眼前的升平,谁知道这时正有一个人在遥远的江上,想把那污秽的城市洗刷一次呢。子胥的心随着月光膨胀起来……
他再看那渔夫有时抬起头望望远方,有时低下头看看江水,心境是多么平坦。子胥在他眼里是怎样一个人呢?一个不知从何处来,又不知向哪里去的远方的行人罢了。但是子胥,却觉得这渔夫是他流亡以来所遇到的唯一的恩人,这引渡的恩惠有多么博大,尤其是那两首歌,是如何正恰中子胥的运命,怕只有最亲密的朋友才唱得出这样深切感人的歌词,而这歌词却又吐自一个异乡的、素不相识的人的口里。
船缓缓地前进着。两人在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一个整日整夜浸在血的仇恨里,一个疏散于清淡的云水之乡。他看那渔夫摇橹的姿态,他享受到一些从来不曾体验过的柔情。往日的心总是箭一般地急,这时却唯恐把这段江水渡完,希望能多么久便多么久,与渔夫共同领会这美好的时刻。
船靠岸了,子胥口里有些嗫嚅,但他最后不得不开口:“朋友。我把什么留给你作纪念呢?”渔夫倒有些惊奇了。
这时子胥已经解下他的剑,捧在渔夫的面前。
渔夫吓得倒退了两步,他说:“我,江上的人,要这有什么用呢?”
“这是我家传的宝物,我佩带它将及十年了。”
“你要拿这当作报酬吗?”渔夫的生活是有限的,他常常看见有些行人,不知为什么离乡背井要走得那么远。既然远行,山水就成为他们的阻碍;他看惯了走到江边过不来的行人,是多么苦恼!他于是立下志愿,只要一有闲暇,就把那样的人顺便渡过来。因为他引渡的时候多半在晚间,所以就即景生情,唱出那样的歌曲。“这值得什么报酬呢?”
子胥半吞半吐地说:“你渡我过了江,同时也渡过了我的仇恨。将来说不定会有那么一天,你再渡我回去。”渔夫听了这句话,一点也不懂,他只拨转船头,向下游驶去。
子胥独自立在江边,望着那只船越走越远了,最后他才自言自语地说:“你这无名的朋友,我现在空空地让你在我的面前消逝了,将来我却还要寻找你,不管是找到你的船,或是你的坟墓。”
他再一看他手中的剑,觉得这剑已经不是他自己的了:他好像是在替一个永久难忘的朋友保留着这支剑。
(有删改)
[注]历史小说《伍子胥》写于1942~1943年,取材于春秋时期伍子胥的复仇故事,叙述他由楚至吴的辗转逃亡。小说共九节,《江上》为第六节,伍子胥过了昭关,继续跋涉,前往吴国。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子胥过了昭关,所见风景与前大不相同,那大片绿色和原野,也是子胥再次“获得了真实的生命”的心情写照。
“唯恐把这段江水渡完”,表现了逃亡中的子胥的心态,只有在江上的这段短暂时光,他才能够平和地欣赏风景。
子胥同渔夫道别,说话时“有些嗫嚅”“半吞半吐”,表现的是子胥渴望同渔夫交流,又碍于隐情而无法敞开心扉。
“你渡我过了江,同时也渡过了我的仇恨”,子胥在江上领会到渔夫的“世界”,他对自己的使命有了更深的理解。
关于文中江边人们谈论季札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那位老人欣赏季札不就王位的高洁,也称赞他以美好的行为感动了世人。
那位年轻人认为季札不顾百姓死活,只顾独善其身,逃避了济世的责任。
季札挂剑一事进一步说明了他的品行,也为后文的子胥赠剑做了铺垫。
季札的退耕田园,与下文渔夫的泛舟江上,共同表达出本文的隐逸主题。
舟行江上,子胥的思绪随着他在江上的所见所感而逐步生发展开。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6分)
渔夫拒剑是一段广为流传的历史故事,渔夫是一位义士,明知伍子胥身份而冒死救他渡江,拒剑之后,更为了消除伍于胥的疑虑而自尽。本文将渔夫改写为一个普通渔人,这一改写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寡人谋,奈何?”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重为之约车百乘。孟尝君之赵,谓赵王曰:“文愿借兵以救魏!”赵王曰:“寡人不能。”孟尝君曰:“夫敢借兵者,以忠王也。”王曰:“可得闻乎?”孟尝君曰:“夫赵之兵非能强于魏之兵,魏之兵非能弱于赵也。然而赵之地不岁危而民不岁死,而魏之地岁危而民岁死者,何也?以其西为赵蔽也,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赵王许诺,为起兵十万、车三百乘,又北见燕王曰:“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人,可得乎?”燕王尚未许也。田文曰:“臣效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王曰:“大变可得闻乎?”曰:“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乎?则道里近而输又易矣,王何利?”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魏王大说曰:“君得燕、赵之兵甚众且亟矣,”秦王大恐,割地请讲于魏。因归燕、赵之兵,而封田文。
(节选自《战国策·魏策三》)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今赵不救魏/魏歃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寡人意为寡德之人,在文中是魏王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君主常如此谦称自己。
百乘即一百辆兵车,“乘”指四马一车。“百乘”“千乘”常用作兵力的代称。
为赵蔽的“蔽”指屏障,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王之蔽”的“蔽”相同。
国门,文中是实指,指魏国国都的城门;现在则用来指一个国家的边境。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魏王受到强秦武力威胁之际,连夜向孟尝君问计,孟尝君表示有了诸侯的帮助,国家就可以存续下来,并表示希望替魏王出使诸侯,搬取救兵。
孟尝君见赵王不愿出兵,劝说赵王,指出魏国每年地危民死,而赵国土地与民众一直安全,如果不救魏,赵国将面临危险,赵王这才同意出兵。
孟尝君请燕王出兵救魏,燕王犹豫不决,孟尝君指出魏国倘若联合他国合力攻打燕国,将会对燕国十分不利。燕王听从了建议,出兵救助魏国。
孟尝君计谋得以实现,魏王非常高兴,夸奖他短时间内搬来很多援军。秦王非常恐慌,割地给魏国,魏王于是让燕、赵援军返国,封赏孟尝君。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
(2)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
孟尝君前往赵国、燕国借兵救魏,所采用的游说策略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愁之懋之[注]
魏了翁
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
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
[注]人日: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日为人日。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词人在人日约朋友去南山探春,但因年老体弱,感到此行会比较困难。
在人日这天吹打奏乐,祈盼农桑丰收,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这首词以朴实的笔触描绘当时农村的风俗景况,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词人以议论入词,能够做到情由境出,情至论随,全词并无生硬之感。
词人在下阕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劣马的执着为喻,强调为学必须持之以恒。
(2)乐器在古代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诗经·周南·关雎》中写到乐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然界鸟类的啼鸣有时会引发人们的悲思愁绪,这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科学家栾恩杰当年高考时报考的是电机系,因为服从国家安排改学自动控制,从此与国防和航天事业有了 ①
20世纪60年代,栾恩杰到第七机械工业部工作后参与的第一个重大任务就是我国潜地导弹“巨浪一号”的研制,潜地导弹作为秘密武器,在欧美国家是 ② 的国防项目,鲜有资料可供借鉴,在没有国外技术援助、自身又缺乏技术力量的情况下,整个团队按照先在陆上发射台发射、再把导弹装进发射筒以模拟水下发射环境、最后进行潜艇发射的规划开始了“巨浪一号”的研制攻关。这三步被称为“台、简、艇”,但每一步都失败过。
失败在航天领域的研发过程中是 ③ 的。奕恩杰从导弹研究的技术员到中国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经历过各种各样的失败,大到火箭里面的特殊装置出现问题,小到一个插头插错了,这些失败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多少个日夜的辛苦付之一炬,意味着接下来的工作更加艰苦卓绝,意味着你在世界的航天格局中可能突然之间换了赛道,奕恩杰认为:失败也是在给我们上课,当问题一一解决的时候,成功就在我们前面。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设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节日期间,无论是家人团圆,还是老友欢聚,“吃”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节后很多人会增添新的烦恼,那就是“节日肥”“过年肥”,减肥也就提到日程上来。事实上,生活中你会发现,有许多整天嚷嚷着要减肥或者正在减肥的人,其实根本不胖,反而是一些真正应该减肥的人对此却毫不在意,那么,怎么判断是否需要减肥呢?从医学角度来说,身材是否肥胖, ① 。体质指数是用体重千克数除以身高米数之平方而得出的数字,国人的健康体质指数为~,如果低于,就是偏瘦,不需要减肥,而高于,就可以考虑减肥了。
提到减肥,不少人都为之“奋斗”过,节食、跳绳、跑步都是常用的减肥方法。临床中还发现,很多人用不吃晚饭来减肥,这种方式不但难以长期坚持, ② ,有人就因此得了严重的胃病。而且,如果以后恢复吃晚饭, ③ ,甚至比以前更胖。不仅如此,不吃晚餐,营养素供给不足,蛋白质供应下降,肌肉量也会随之减少,体重反弹后,在同样的体重下,体脂率反而会比减肥前更高。因此,减肥一定要讲究科学。
下列句子中的“你”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你”,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你要觉得这段话对深化文章的主题没什么帮助,就删了吧。
听了老师的话,三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吭声了。
他是个非常用功的同学,尤其是钻研精神叫你不得不佩服。
请你选三名学生参加今年五月的“青春和梦想”演讲比赛。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对于初学者而言,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袋: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语文2023试题答案 第10篇
一是选拔定位不同。自主招生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而强基计划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二是招生专业不同。自主招生未限定高校招生专业范围;强基计划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安排招生。
三是入围校考的依据不同。自主招生的入围依据主要是考生的申请材料;强基计划的入围依据是考生高考成绩,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办法,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四是录取方式不同。自主招生采取降分录取的方式,最低可降至一本线;强基计划将考生高考成绩(不低于85%)、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和综合素质评价等折算成综合成绩,从高到低顺序录取,体现对学生更加全面的考查。
五是培养模式不同。相关高校对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在培养方式上未作特殊安排;强基计划录取学生将实行小班化、导师制,并探索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畅通学生成长发展通道,实现招生培养良性互动。
语文2023试题答案 第11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诚实的华盛顿》、《爱迪生救妈妈》……说到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不少人会回想起自己的童年。这些小学课文堪称经典,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孩子,让人从中学到许多可贵的品质。
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些感人而隽永的小故事,竟然可能是假的!有历史学家查证,华盛顿家里根本没有樱桃树,这个故事出自一位美国书商。爱迪生小时候,阑尾手术还没发明,小爱迪生不可能在妈妈的阑尾手术上展现聪明才智。
这样的例子还不少。有校长、教师等纷纷吐槽,语文教材课文内容造假,遗患无穷;而有人认为“华盛顿是否砍过树”这样的问题并不重要,只要有教育意义,就算“真人假事”,也没什么关系。
对上述材料,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语文2023试题答案 第12篇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面句子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田字格中。
(2分)
淡薄明志作学问 宁静至远竟高峰
2、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
阳光雨露滋润我们茁( )壮成长,青春永远绽( )放最美的花朵;
让我们牢记党的谆谆教诲( ),在广袤无垠( )的天地拼搏奋进!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得益于“家电下乡”的优惠政策,襄樊各大商场家电销售络绎不绝。
B、上海世博会开幕式进行时,襄樊各城区万人空巷,都坐在焚屏前观看。
C、去年暑假,妈妈领我去了桂林,那里的行云流水,让人感到美不胜收。
D、2010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襄樊藉演员表演的醋口相声让人忍俊不禁。
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2分,限18字以内)
一波碧水穿襄樊而过,上世纪50年代,这波碧水因端午龙舟而热闹非凡。今年,这一盛事将再现汉江。6月16日,端午节当天,襄樊市魅力汉江第一届龙舟大赛将拉开帷幕。
市体育局局长盂正钢介绍,长期以来,襄樊有大批喜爱水上运动的市民,赛艇、皮划艇等水上运动项目是襄樊的优势项目,自去年崔家营枢纽工程截流以后,汉江襄樊市区段形成了宽阔的水域,适合赛龙舟。
据介绍,本次大赛将于6月16日上午8时30分开始,比赛地点位于汉江襄樊市区段一桥至二桥之间的水域。大赛分男子直道竞速800米、1000米和男女混合直道竞速800米、1000米4个项目。(记者邹琪)
5、根据语境仿写一个句子。
(2分)
如果一滴水代表一个祝福,我送你一个东海;
如果一朵花代表一份快乐,我送你一个花园;
如果 ,我送你 。
6、默写。
(8分,一句1分,错一字全部扣完)
(1) ,自将磨洗认前朝。
(2)黑云压城城欲摧, 。
(3)不为浮云遮望眼, 。
(4)安得广厦千万间, 。
(5)物质生活的贫乏比不上精神生活的高尚,只要人生有所追求,心中便充满了快乐,这正如刘禹锡(陋室铭》中所说的:“ , 。”
(6)文天样“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种高尚的民族气节,充分体现了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说的“ , 。”
7、名著阅读(2分) 老舍小说《骆驼祥子》的主人公祥子老实、健壮、坚韧、有梦想,但遭遇了 的买车经历,失去了生活信心,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由此作家批判了这个的社会。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分)
8. 星期天,小强到襄阳公园去玩,路上他向-位老大爷问路,“喂,老头,到襄阳公园怎么走?还有多远?”老大爷看了看小林说:“顺公路走,有一千丈;
选小路走,只六百丈。”小林听了不解地说:“你这人怎么讲丈不讲里?”老大爷笑着说;
“小同学,原来你也知道讲‘礼’呀!”(2分)
老大爷纳言外之意是:
9、在“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九(7)班拟开展“话说襄樊千古风流人物”的主题班会,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请为这次主题班会拟一条标语:
(2分)
(2)学校选派一个小组进行现代风流人物的采访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步骤(2分)
A、 B、
C、拟订采访提纲 D、准备记录工具
(3)请为搞好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再提一条可行的合理化建议。(2分)
(4)这次活动让你获益匪浅,请谈谈你的收获。(2分)
三、阅读与欣赏(40分)
(一)阅读古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10-11题(4分)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0、这首诗中的首联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表达了 和 之情。颔联运用了 和 两个典故,写自己归来的感慨。(2分)
11、请你说一说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理解。(2分)
(二)阅读文言文《岳阳楼记》,完成12-16题。(10分)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日星隐耀,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薄:
(2)景:
(3)锦鳞:
(4)微:
13、下列句中加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去国怀乡 于国中搜三日三夜
B、或异二者之为 而或长烟一空
C、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未尝识书具
D、连月不开 若夫日出而林扉开
14、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5、课文内容理解填空。(2分)
上文“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异”指的是:
。
而“或异二者之为”的“异”指的是:
。
迁客骚人的“悲”和“喜”分别指的是:
和 。
16、你是怎么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的?(2分)
(三)阅读记叙文《等待录取通知的那个夏天》,完成17-21题。(13分)
那是我人生中最漫长的一个夏天。
我的高考成绩很不理想,仅高出本科录取线3分。如果幸运垂青我,我会走进大学的校门,而一旦稍有闪失,我就会名落孙山。
我的忐忑在逼人的暑热里不断发酵、膨胀,我开始失眠。
父亲常年在外,有一天,他突然出现在我面前。“陪爸爸到乡下转转吧。”父亲说。我不大情愿,但又不愿让父亲失望。
我们骑着车,穿过郊区……
父亲似乎有用不完的力气,总骑在我前面。我们到了一条河边。说是河,水却枯了,裸露的河床是一片开阔的沙滩。对岸一片树林,蓊蓊郁郁的。父亲说:“咱们到那儿乘凉。”沙子被日头烤得炭一样烫,脚刚踏上去,就被烧得跳起来。
我唏嘘着,下意识地调转车头。父亲说:“都大男子汉了,还那么娇气?”说着,自顾在前边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虽吃力,却沉稳。我无奈,只得跟随。脚上的感觉渐渐只剩下了热,后来,连热也没有了,只有麻木。半个小时后,父亲上了岸,我还有段距离。我不能不钦佩父亲。父亲向我招手,给我加油。我也上岸了,一霎间,我有点儿想哭。
树林的确是个好地方,阴凉很厚,而且有风,把疲惫一点点地舔了去。坐下来扳起双脚,才知父亲和我都有了轻微的灼伤。父亲说这算个什么呀,他小时候天天就这样光脚跑,一点儿事没有。但是父亲还是从附近掐了一些草,揉碎了,敷在我的脚上。
父亲说:“现在感觉怎样?”
我笑了笑。我很久没有这么轻松地笑了。
父亲说:“再难的事,一咬牙,也就挺过来了。”①
休息了一阵后,父亲还未尽兴。我们骑上车,又启程了。
这次,我们进了一片农民收摘后的果林。父亲说:“这树上肯定还有果子,你能给爸爸摘一个解解渴吗?”我点点头,很快发现了一个果子,但长得很高。我不怕,脱下鞋子爬树。爬到了粗大的树杈上,再爬,树枝越来越细,心里越来越虚。我不能再爬了,但我多想把果子摘下来。这时,父亲在下边叫我:“下来吃果子。”我循声望去,父亲的手里竟托着好几个果子!,我爬下树,心灰又自惭。父亲拍拍我的头:“长果子的树不止一棵啊,总有适合你摘的。”②
第二天,父亲走了,我的心情却好了很多。我开始冷静地想一些事情,心中渐渐踏实了。
一段日子后,父亲又回来了。父亲拎着网,说:“咱们去河里捉鱼吧。”父亲过去捉鱼捉得上瘾,只是这些年调往异地,少有闲暇,很少下河了。
我们沿着过去经常捉鱼的河岸走着。该下网了,可父亲不下。父亲说:“走,往上游走。”这是我极熟悉的一条河,却又是我极陌生的一条河。古朴的桑树、老槐,一人高的藤草,和愈来愈分不清路的小径。水清得像空气一样透明,螃蟹在临水的洞口和水中的石块上悠然地爬行……
我有些沉醉了。
父亲说:“多走几里路,不一样了吧?”③
我使劲点点头。
忽然,父亲笑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封信,递给我。
我接过来,意外的惊喜让我一下子手足无措,幸运之神站在了我这边!
父亲说:“祝贺你,孩子!以后,还要走得再远一些,像这河,追求无止境啊。”
17、用最简单的话概括故事内容。(2分)
18、标题有什么作用?(2分)
19、本文围绕“我不愿让父亲失望”而陪父亲到乡下转转写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
;
第二件事是 ;
第三件事是 ;
这三件事叙写了“我”在父亲的诱导下 的.过程。(4分)
20、文中加点的“厚”和“舔”这两个字,在用字炼意上非常讲究,请分别揣摩其妙处。(2分)
厚:
舔:
21、文中加横线的三句话,是父亲对“我”饱含深意的教育和启发,第一句话告诉我 ,第二句话告诉我 第三句话告诉我 。((3分)
(四)阅读说明文《大地的震动》,完成23-29题。(13分)
(1)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形式。全球每年约发生500万次地震,不过人们能够感觉到的只有不到1万次,而能够造成灾害的仅有100次左右。强烈的地震会造成山崩地裂、房倒屋塌、火车出轨、水库崩塌……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损失。
(2)地壳是由大大小小的许多板块“拼合”起来的。这些地壳板块在不断地运动,它们之间的错动、挤压、分离,都会产生压力,当压力积聚到一定程度,在地壳的薄弱部分就会发生断裂,把长期积累的巨大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出去,引起大地强烈的颤动,就产生了地震。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震源,地面上正对震源的地方叫震中。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70千米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70至300千米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千米的叫深源地震。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震源距离地面越近,对地面的影响就越大。据测定,汶川大地震的震源深度约20千米。
(3)震级是测算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一种度量。我国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目前已测知的最大震级为8.9级。两个震级仅相差一级的地震,其能量的差别可以达到30多倍。也就是说,汶川发生的8级地震的能量是7级地震的30多倍,是6级地震的约1000倍。
(4)按照震级的大小又进一步划分为5个级别:超微震,震级小于1,只有用仪器才能测出;
微震,震级大于1小于3,人们也不能感觉;
小震,震级大于3小于5,人们有感觉,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中震,震级大于5小于7,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
大震,震级7级和7级以上,可造成十分严重的破坏。
(5)衡量地震的标准除了震级之外,还有烈度。烈度是地面及建筑物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我国把地震烈度分为12个等级。汶川地震测到的最大烈度达11级。震级与烈度的关系,打个比方,震级相当于原子弹的当量,而烈度就相当于原子弹在不同距离点造成的破坏程度。一般而言,离震中越近,产生的破坏越大,烈度就越高;
距离震中越远,地震产生的破坏越小,烈度也就越低。
(6)由地壳运动所产生的地震,叫构造地震。实际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其他几种地震。一种是火山地震,是由于火山强烈爆发而引起的地震。另一种叫陷落地震,这种地震是由于地下的空洞坍塌而引起的地面震动。再一种是由于人类进行巨大爆破而引发的地震,叫人工地震。这几种地震的强度、影响范围和破坏性,都远远比不上构造地震。
(7)地震产生的根源在地下,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在地震发生之前,都有一些微观和宏观的征兆。比如,大地震发生以前地形会发生变异,地下水的水位、水质、颜色等也会发生变化,地电出现异常,指北针的磁针发生偏转甚至失灵,气候反常,一些动物也会有异常的反应。有时,地震出现之前,还会听到地下发出闷雷般的地声,看到天空出现红、黄、白等颜色的地光。
(8)现在,我国各地都建立了地震观测台站,观测、记录、分析各种与地震有关的现象和数据。但是,地震测报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科学问题,目前还是个世界难题,这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准确预报地震这个课题,正等待着有志者去完成!
22、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属于 说明文。(2分)
23、结合课文内容,给地震下一个定义。(1分)
24、第(1)段到第(8)段分别说明了地震的(1)、 (2)、(3)(4)、 (5)、 (6)、 (7)、
(8),本文的说明顺序是 顺序。(4分)
25、用自己的语言,简要阐述震级与烈度的联系与区别。(1分)
26、地震破坏力的大小,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请以汶川地震为例加以说明。(1分)
27、第三段画横线的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28、最后一段加框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四、写作与表达(50分)
题一:最美的瞬间让我们久久回味;
最美的风景让我们流连往返;
最美的情感让我们珍藏永远……来吧,拿起手中的笔写下我们眼中、我们心中的最美吧!请以“最美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仔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1)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宗璞《紫藤萝瀑布》)
(2)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冰心《谈生命》)
(3)生命中不光有风和日丽,也有苦雨凄风。面对风雨,我们要坚信:黑暗过后是黎明,寒冬过后是阳春。用你的激情点燃生命的火把,去迎接生命的挑战。(高建群《感谢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