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小暑节气谚语9篇(范文推荐)

时间:2023-09-06 13:24:02 来源:网友投稿

小暑节气谚语第1篇诗云“地煮天蒸望雨风,偶得雷暴半圆虹。旱南涝北新天壤,总有荷塘色味同。”(左河水)中国的南方地区在小暑时节平均气温一般为33℃左右;华南东南低海拔河谷地区,7月中旬可开始出现日平均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暑节气谚语9篇,供大家参考。

小暑节气谚语9篇

小暑节气谚语 第1篇

诗云“地煮天蒸望雨风,偶得雷暴半圆虹。旱南涝北新天壤,总有荷塘色味同。”(左河水) 中国的南方地区在小暑时节平均气温一般为33℃左右;华南东南低海拔河谷地区,7月中旬可开始出现日平均气温高于30℃、日最高气温高于35℃。而在西北高原北部,此时仍可见霜雪,相当于华南初春时节景象。

小暑开始,江淮流域梅雨先后结束,东部淮河、秦岭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开始了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雨季,降水明显增加,且雨量比较集中;华南、西南、青藏高原也处于来自印度洋和我国南海的西南季风雨季中;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则一般为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高温少雨天气。也有的年份,小暑前后北方冷空气势力仍较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南方暖空气势均力敌,出现锋面雷雨。小暑时节的雷雨常是“倒黄梅”的天气信息,预兆雨带还会在长江中下游维持一段时间。

小暑节气谚语 第2篇

“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苏、湘)

“小暑有雨旱,小寒有雨冷。”(桂)

“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苏)

“小暑下几点,大暑没河堤。”(冀)

“雨打小暑头,四十五天不用牛。”(苏)

“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沪、湘、辽、晋)

“小暑热得透,大暑凉悠悠。”(川、贵)

“小暑凉飕飕,大暑热熬熬。”(湘)

“小暑过热,九月早冷。”(苏)

“小暑热过头,九月早寒流。”(冀)

“小暑热过头,秋天冷得早。”(湘)

“小暑大暑不热,小寒大寒不冷。”(桂)

大暑热不透,大热在秋后。

大暑不暑,五谷不起。

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

小暑大暑不热,小寒大寒不冷。

大暑无酷热,五谷多不结。

大暑连天阴,遍地出黄金。

大暑大雨,百日见霜。

大暑小暑,淹死老鼠。

大暑展秋风,秋后热到狂。

小暑吃黍,大暑吃谷。

小暑怕东风,大暑怕红霞。

小暑大暑,有米不愿回家煮。

小暑吃芒果 小暑温暾大暑热

小暑过,一日热三分

小暑南风,大暑旱

小暑打雷,大暑破圩

小暑惊东风,大暑惊红霞

小暑节气谚语 第3篇

瓦块云,晒死人。

早晨薄薄云,中午晒死人。

太阳倒照,晒得猫叫。

日头送了山,预备洗衣衫。

沉雷主连阴。

雷轰天边,大雨连天。

雷声绕圈转,有雨不久远。

不怕炸雷响破天,就怕闷雷挤磨眼。

西北黑云生,云雷必震声。

上昼雷,下昼雨,下昼雷,三日雨。

当头雷无雨,闷雷雨凄凄。

先动雷声无大雨,后动雷声雨凄凄。

久雨不见晴,一声霹雳鸣,阴雨即转晴。

雷轰天顶,虽雨不猛。

当头雷无雨。

干打雷,不下雨。

小暑节气谚语 第4篇

1、小暑过热,九月早冷。

2、太阳披袭衣,明天雨凄凄。

3、伏天热得狠,丰收才有准。

4、上昼雷,下昼雨;下昼雷,三日雨。

5、伏天牲口保好膘,秋天种麦不为难。

6、暴雨下满湾,冲垮堤和堰。

7、大晕风伯急,小晕雨师忙。

8、谷是泥里秀穗,麦是火里生金。

9、先动雷声无大雨,后动雷声雨凄凄。

10、伏里无雨,囤里无米。

11、河道决口似瀑布,千人万人难挡住。

12、东风刮得急,就要披蓑衣。

13、种豆入伏,押宝有无。

14、小暑过,一日热三分。

15、睡了一觉,由旱变涝。

16、拖泥带水看秀谷。

17、天上勾勾云,地上雨淋淋。

18、雨季造林好时机,精细认真管果园。

19、六月好下隔道雨,六月好下牛背雨。

20、六月稻,大水泡。

21、棉花进入花铃期,修治追耪酌情灌。

22、雨过东风急,还得披蓑衣。

23、预防中暑和中毒,掌握两早和两晚。

24、淋了伏王,一天一场。

25、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

26、伏里种豆,收成不厚。

27、年年防涝,月月防盗。

28、早看东南黑,午前雨势急。

29、东风不倒,雨下不小。

30、节到小暑进伏天,天变无常雨连绵。

小暑节气谚语 第5篇

1、小暑有雨旱,小寒有雨冷。

2、伏天热得狠,丰收才有准。

3、六月初一,一雷压九台,无雷便是台。

4、大暑小暑,有米懒煮。

5、入伏不种黍和豆。

6、伏里雨多,稻里米多。伏里无雨,谷里无米。

7、小暑一声雷,黄梅去又回。

8、冬修榆树夏修桑,修整白杨于伏天。

9、小暑南风,大暑旱。

10、小暑大暑,有米不愿回家煮。

11、太阳披袭衣,明天雨凄凄。

12、小暑温暾大暑热。

13、六月六,看谷秀。

14、小暑热过头,秋天冷得早。

15、先动雷声无大雨,后动雷声雨凄凄。

16、小暑南风伏里旱。

17、小暑热过头,九月早寒流。

18、小暑热得透,大暑凉悠悠。

19、种豆入伏,押宝有无。

20、谷秀三场雨,遍地都是米。

21、小暑凉飕飕,大暑热熬熬。

22、节到小暑进伏天,天变无常雨连绵。

23、月亮被圈套,定有大风到。

24、春苗中耕带培土,防治病虫严把关。

25、天旱防备雨涝,雨涝防备天旱。

26、小暑前大暑后,庄稼老头种绿豆。

27、拖泥带水看秀谷。

28、河道决口似瀑布,千人万人难挡住。

29、小暑过热,九月早冷。

30、大暑不暑,五谷不起。大暑小暑,淹死老鼠。

小暑节气谚语 第6篇

1、小暑打雷,大暑破圩。

2、小暑温暾大暑热。

3、东南风,雨太公。

4、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雨吃饱饭。

5、三伏不受旱,一亩增一石。

6、小暑过,一日热三分。

7、河道决口似瀑布,千人万人难挡住。

8、日暖夜寒,东海也干。

9、大暑连天阴,遍地出黄金。

10、雨过东风急,还得披蓑衣。

11、伏天牲口保好膘,秋天种麦不为难。

12、小暑若刮西南风,农家忙碌一场空。

13、河道淤浅,水来外漫。

14、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15、防汛工作早张罗,水到不致荒手脚。

16、东南风上不来,上来漫锅台。

17、早晨下雨一天睛。

18、小暑南风,大暑旱。

19、春苗中耕带培土,防治病虫严把关。

20、空闲地上种蔬菜,头伏萝卜不容缓。

21、暴雨下满湾,冲垮堤和堰。

22、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

23、年年防涝,月月防盗。

24、天旱防备雨涝,雨涝防备天旱。

25、久雨不见睛,一声霹雳鸣,阴雨即转晴。

26、小暑吃芒果小暑温暾大暑热。

27、上昼雷,下昼雨;下昼雷,三日雨。

28、鱼长三伏猪三秋,增饵防病是关键。

29、小暑过热,九月早冷。

30、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

小暑节气谚语 第7篇

1、小暑过,一日热三分。

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3、小暑不栽薯,栽薯白受苦。

4、谷打苞,水满腰。

5、入伏不种黍和豆。

6、棉花入了伏,三天两头锄。

7、小暑起燥风,日夜好晴空。

8、麦花要晴,稻花要雨。

9、小暑大暑,抢插红薯。

10、小暑一声雷,黄梅去又回。

11、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12、日暖夜寒,东海也干。

13、冬修榆树夏修桑,修整白杨于伏天。

14、月亮被圈套,定有大风到。

15、大暑热不透,大热在秋后。

16、三伏不受旱,一亩增一石。

17、卡脖旱,少干饭。

18、空闲地上种蔬菜,头伏萝卜不容缓。

19、天旱的芝麻,雨淋的北瓜。

20、大暑不暑,五谷不起。

21、大暑大雨,百日见霜。

22、天上鲤鱼斑,晒禾不用翻。

23、天旱香瓜甜,枣子结得国。

24、三伏不受早,一亩增一石。

25、小暑下几点,大暑没河堤。

26、大暑小暑,淹死老鼠。

27、东风不倒,雨下不小。

28、人怕引诱,塘怕渗漏。

29、小暑热得透,大暑凉悠悠。

30、伏里顶风乌云集,顷刻之间下大雨。

31、小暑天气热,棉花整枝不停歇。

32、早晨下雨一天睛。

33、不怕云彩顺风流,就怕云彩乱碰头。

34、常刮北风忽转南,当夜就是阴雨天。

35、小暑吃芒果小暑温暾大暑热。

36、谷秀三场雨,遍地都是米。

37、预防中暑和中毒,掌握两早和两晚。

38、头伏三场雾。下雨等白露。

39、小暑怕东风,大暑怕红霞。

40、六月东风当时雨,好似亲娘叫闺女。

小暑节气谚语 第8篇

1、小暑大暑,抢插红薯。

2、年年防涝,月月防盗。

3、毛巾肥皂随身带,长裤长褂身上穿。

4、伏里顶风乌云集,顷刻之间下大雨。

5、大暑大雨,百日见霜。

6、一夜起雷三日雨。

7、小暑起燥风,日夜好晴空。

8、既抗旱,又防涝,旱涝丰收两牢靠。

9、睡了一觉,由旱变涝。

10、常刮南风忽转北,风雨齐来到不黑。

11、小暑南风,大暑旱。

12、立足抗灾夺丰收,防涝抗旱两打算。

13、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里头种白菜。

14、防汛工作早张罗,水到不致荒手脚。

15、大晕风伯急,小晕雨师忙。

16、小暑热过头,秋天冷得早。

17、割晒青草好时机,牲口冬季之美餐。

18、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19、小暑种芝麻,当头一枝花。

20、大暑展秋风,秋后热到狂。

21、夜起东南风,下雨就不轻。

22、鱼长三伏猪三秋,增饵防病是关键。

23、小暑下几点,大暑没河堤。

24、河道淤浅,水来外漫。

25、老爷儿(太阳)倒吊明天晴。

26、麦花要晴,稻花要雨。

27、风急云越急,越急越有雨。

28、谷是泥里秀穗,麦是火里生金。

29、三伏不受旱,一亩增一石。

30、农夫莫忘昼夜观天,阴晴风雨,积累经验。

31、春苗中耕带培土,防治病虫严把关。

32、谷秀三场雨,遍地都是米。

33、伏里无雨,囤里无米。

34、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

35、淋了伏王,一天一场。

36、小暑吃芒果小暑温暾大暑热。

37、伏里雨多,稻里米多。伏里无雨,谷里无米。

38、六月稻,大水泡。

39、东风刮得急,就要披蓑衣。

40、暴雨下满湾,冲垮堤和堰。

41、小暑有雨旱,小寒有雨冷。

42、小暑前大暑后,庄稼老头种绿豆。

43、沟水外漫,淹了农田。

44、伏天热得狠,丰收才有准。

45、雨前不疏沟,大雨沟外流。

46、小暑吃芒果。

47、当头雷无雨,闷雷雨凄凄。

48、谷打苞,水满腰。

49、沟旁没有树,水到堤难护。

50、三伏不受早,一亩增一石。

51、人怕引诱,塘怕渗漏。

52、淋了小暑头,四十五天不放牛。

53、事先不挖沟,暴雨无处流。

54、日落云里走,有雨半夜后。

55、早晨下雨一天睛。

56、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雨吃饱饭。

57、小暑惊东风,大暑惊红霞。

58、卡脖旱,少干饭。

59、小暑若刮西南风,农家忙碌一场空。

60、小暑不栽薯,栽薯白受苦。

61、谷子长得乖,无水不怀胎。

62、小暑天气热,棉花整枝不停歇。

63、六月初一,一雷压九台,无雷便是台。

64、有的年份雨稀少,高温低湿呈伏旱。

65、大暑小暑,有米懒煮。

66、小暑凉飕飕,大暑热熬熬。

67、麦是火里生金,稻是泥中结子。

68、日暖夜寒,东海也干。

69、小暑过热,九月早冷。

70、早看东南黑,午前雨势急。

71、小暑一声雷,黄梅去又回。

72、月亮被圈套,定有大风到。

73、东风不倒,雨下不小。

74、小暑吃黍,大暑吃谷。

75、小暑打雷,大暑破圩。

76、雨季造林好时机,精细认真管果园。

77、小暑南风伏里旱。

78、六月年景如翻饼。

79、入伏不种黍和豆。

80、小暑大暑,有米不愿回家煮。

小暑节气谚语 第9篇

1、吃藕

一直以来,民间素有小暑吃藕的习俗,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丰富的钙磷铁等和多种维生素,Vc钾和膳食纤维比较多,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等功效,适合夏天食用鲜藕以小火煨烂,切片后加适量蜂蜜,可随意食用,有安神入睡之功效,可治血虚失眠。

2、晒书画、衣服

小暑时节,民间还有晒书画、衣服的习俗。民谚有云:“六月六,人晒衣裳龙晒袍”,“六月六,家家晒红绿”。“红绿”就是指五颜六色的各样衣服。

因为这一天,差不多是在小暑的前夕,为一年中气温最高,日照时间最长,阳光辐射最强的日子,所以家家户户多会不约而同选择这一天“晒伏”,把存放在箱柜里的衣服晾到外面接受阳光的暴晒,以去潮,去湿,防霉防蛀。

3、小暑吃黄鳝

俗语:小暑黄鳝赛人参。黄鳝生于水岸泥窟之中,以小暑前后一个月的夏鳝鱼最为滋补味美。夏季往往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缓解期,而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

根据冬病夏补的说法,小暑时节最宜吃的是黄鳝,黄鳝蛋白质含量较高,铁的含量比鲤鱼黄鱼高一倍以上,并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黄鳝还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防治动脉硬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对食积不消引起的腹泻也有较好的作用。

4、吃芒果

小暑吃芒果代表这个时节是芒果的成熟盛产期。据传说,当时有个虔诚的信徒曾将自己的芒果园献给释迦牟尼,好让他在树荫下休息。

5、喝消暑汤或粥

“热在三伏”,小暑是进入伏天的开始,天气热的时候要多喝粥,用荷叶、土茯苓、扁豆、薏米、猪苓、泽泻、木棉花等材料煲成的消暑汤或粥,或甜或咸,非常适合此节气食用,多吃水果也有益于防暑,但是不要食用过量,以免增加肠胃负担,严重的会造成腹泻。

6、小暑“食新”

小暑的到来,意味夏季高温天气即将开始。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炎热气候,同时表示对最早一轮谷物收获的感恩,中国社会在几千年的时间里逐渐形成“食新”、“祭祀五谷大神”等习俗。

“食新”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表示对大自然以及祖先的感恩,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据说“吃新”乃“吃辛”,是小暑节后第一个辛日。城市一般买少量新米与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所以,民间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说。

7、喝羊汤

北方则会在小暑、大暑期间喝羊汤,第一可以滋补身体;第二“羊”与“阳”谐音,古人认为夏季阳气丧失较多,这样能够增加阳气。

8、不坐久置露天的木料

民间还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的说法。暑过后,气温高、湿度大。久置露天里的木料,如椅凳等,经过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表面看上去是干的,可是经太阳一晒,温度升高,便会向外散发潮气,在上面坐久了,能诱发痔疮、风湿和关节炎等疾病。

推荐访问:小暑 节气 谚语 小暑节气谚语9篇 小暑节气谚语(推荐9篇) 小暑节气的谚语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