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练习题第1.读拼音,写词语。húdié()chǎndì()wěiba()shuǐpiáo()2.比一比,再组成词语。蝴()瓢()枕()韭()湖()漂()沈()非()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下册练习题16篇,供大家参考。
五年级下册练习题 第1篇
1.读拼音,写词语。
hú dié
( )
chǎn dì
( )
wěi ba
( )
shuǐ piáo
( )
2.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蝴( ) 瓢( ) 枕( ) 韭( )
湖( ) 漂( ) 沈( ) 非( )
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祖父整天都在园子里,我也跟着他在里面转。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
祖父栽花,我就栽花;
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它踢飞了。
(1)这段文字写出了“我”跟祖父在园子里_______、______和______的情景。
(2)从“祖父栽花,我就栽花;
祖父拔草,我就拔草”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段文字,你认为祖父的园子是个怎样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蝴蝶 铲地 尾巴 水瓢
2.蝴蝶 水瓢 枕木 韭菜
湖水 漂亮 沈阳 非常
3.(1)栽花 拔草 种菜
(2)自由自在、天真可爱
(3)是充满快乐、自由,还有祖父的爱的地方。
五年级下册练习题 第2篇
一、直接写出得数(24分)
0.25×40= 12.4-2.8= 3.6+2.8= 125×8.8=
48÷0.8= 0.56+0.65= 56×0.01= 17.3×8+17.3×2=
9.2-0.8= 0.07×100= 445÷1000= 3.5+0.5×10=
3.3÷0.3= 6.4-2.9= 9.2+1.8= 3.4×101-3.4=
191-59= 75×0.6= 6+4÷10= 5×5÷5×5=
279+48= 24×5= 6.8×10÷100= 0.9×7+0.1×7=
二、填空题。(30分)
1、因为3×6=18,所以( )是( )的因数,18是6的( )。
2、在自然数1~20中,质数分别有( )。
3、个位是( )的自然数,叫做奇数。两位数中,最小的奇数是( ),最大的偶数是( )。
4、同时是2,5的倍数的最大两位数是( )。
5、一个数既是9的因数、又是9的倍数,这个数可能是( )。
6、有一个两位数5□,如果它是5的倍数,□里填( )。如果它是3的倍数,□里可以填( ),如果它同时是2、5的倍数,□里可以填( )。
7、三个连续的偶数和是96,这三个数分别是( )、( )、( )。8、 226至少增加( )就是3的倍数,至少减少( )就是5的倍数。
9、两个连续的质数是( )和( );
两个连续的合数是( )和( )
10、用质数填一填。22=( )+( )=( )+( )
11、100以内最大的质数与最小的合数的和是( ),差是( )。
12、一个四位数,个位上的数是最小的质数,十位上是最小的自然数,百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最高位上是最小的合数,这个数是( )。
三、判断题。(5分)
1、自然数按是否是2的倍数,分成了奇数和偶数。
( )
2、自然数按因数个数的不同,分成了质数和合数。
( )
3、13,51,47,97这几个数都是质数。
( )
4、在10、15、20中,10是20的因数,15是10的倍数。
( )
5、几个质数的积一定是偶数。
( )
四、选择题。(12分)
1、判定下面的结果是偶数还是奇数。
A、2+5的结果是( ) B、如果A是自然数(A≠0),2A表示( )
C、2×3的结果是( ) D、一个数只有1和本身两个因数,它是( )
2、一个边长是质数的正方形,它的面积一定是( )
A. 合数 B. 质数
2、判定下面的结果是偶数还是奇数。
A、785+547的和是( ) B、675+54-465的结果是( )
C、75×71的积是( ) D、奇数×奇数的积是( )。
3、同时是2、3、5的倍数的数是( )
A.奇数 B.偶数
4、36的因数共有( )个。
A. 6个 B. 9个 C. 10个
5、如果a表示自然数,那么下面一定可以表示偶数的是( )
A. a+1 B. a+2 C. 2a
五、生活中的数(16分)
1、501班上体育课,有34人参加跳绳活动,要分成5人一组,至少还要再来几个人?可以分成几组?
2、502班有48名同学,参加学校体操表演,要求排成长方形队形。每行或每列不得少于3分,可能是怎样的队列?(把所有的情况都写出来)
格式:502班可能每行排( )人,排这样的( )列;
3、李叔叔的果园每行树的棵树都是相等的,下面是几位小朋友各自数出的总棵树,其中只有一个小朋友数对的,你知道他是谁吗?为什么?(直接答)
李刚:73棵 程鸣:77棵 王冰:79棵 赵强:71棵
4、小明将黑板上的一个两位数乘以一个最小的合数,把这个最小的合数看成了最小的质数,结果得188,正确的结果是多少?(列式计算)
五年级下册练习题 第3篇
一、读一读,给下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在烟波浩渺(miǎo mǎo)的海边,我们点起篝(gòu gōu)火。听着海浪声,看着火光闪动,一种激动在心底萌(méng míng)发。抬头望去,那澄(dèng chéng)澈(chè cè)的月光是如此的温柔。
(2)那位耄(māo mào)耋(dié dé)老人,一个人住在乡下。夏天,他的小院儿充满绿色,各色花朵点缀(zuì zhuì)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
二、给句子中加粗的词语换一个词语,意思不变。
(1)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不可胜数。( )( )
(2)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 )
(3)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啊!( )
三、把词语和相关的意思用直线连起来。
烟波浩渺 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乐此不疲 形容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广阔无边。
相映成趣 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
巍峨雄奇 形容山或建筑物高大而雄伟。
四、在括号里加上表示数量的词语。
一( )月亮 一( )柱子 几( )大苇坑
一( )明月 一( )知了 几( )土山
五、把下列句子加粗的部分换成恰当的四字词语,意思不变。
1.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亮的光辉充满四周,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 )
2.我在故乡只待了六年,以后就离开家乡到外地,漂泊天涯。( )
3.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蓝而广阔无际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 )
参考答案
一、
(1)miǎo gōu méng chéng chè
(2)mào dié zhuì
二、
(1)陪衬(衬托) 不可胜数(不可计数)
(2)大概(可能)
(3)恍然大悟(茅塞顿开)
三、
烟波浩渺:形容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广阔无边。
乐此不疲: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相映成趣: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
巍峨雄奇:形容山或建筑物高大而雄伟。
四、
一(个)月亮 一(个)柱子 几(个)大苇坑
一(轮)明月 一(群)知了 几(座)土山
五、
1.清光四溢
2.离乡背井
3.碧波万顷
五年级下册练习题 第4篇
一、 填一填。
我出生在( )年( )月( )日。今年是( )年,我已经( )周岁了。
一年中连续两个月都是大月的月份是( )月和( )月。
年,第31届奥运会于巴西里约热内卢成功举行。这一年的2月有()天,全年有()天。
把下面的年份填在合适的括号里。
1988年1900年20XX年20XX年20XX年
(1)平年:()
(2)闰年:()
小红今年12岁了,只过了三个生日。她的生日是( )月( )日。
上午9时用24时记时法表示是( ),晚上9时用24时记时法表示是( )。
时是(),22时是()。(用普通记时法表示)
电影19:00开始放映,如果提前15分钟入场,那么入场时间为( )。
年=( )个月 120分=( )时
6月份有( )天 10月份有( )天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到20XX年是建党( )周年,7月1日是“党的生日”,这个月有( )天;中国国庆节是( )月( )日。
二、辨一辨。(对的画“√”,错的画“×”)
一年中凡是单数的月份都是大月。
( )
每4年中有一个闰年。
( )
年上半年有181天。
( )
月31日我去南京参加了作文大赛。
( )
三、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时针从早晨6时走到晚上6时,经过了( )。
分钟 小时 小时
小明说:“我每天晚上9:00睡觉。”爷爷说:“我每天20:50睡觉。”( )睡得早些。
爷爷 小明 无法确定谁
在1990年、1980年、1986年、2100年中,闰年有( )个。
下列节日都在小月的是( )。
母亲节和圣诞节 植树节和建军节 教师节和儿童节
从甲地到乙地乘火车要3小时,火车上午10:50出发,下午( )到达。
:50 :50 :50
五年级下册练习题 第5篇
一.填空题。(24%)
1.一个长方体的长是25厘米,宽是20厘米,高是18厘米,最大的面的长是( )厘米,宽是()厘米,一个这样的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最小的面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一个这样的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2.一个长方体的长是1米4分米,宽是5分米,高是5分米,这个长方体有()个面是正方形,每个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其余四个面是长方形的面积大小( ),每个面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分米,体积是( )立方分米。
3.一个长方体的.金鱼缸,长是8分米,宽是5分米,高是6分米,不小心前面的玻璃被打坏了,修理时配上的玻璃的面积是( )。
4.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72厘米,它的一个面是边长( )厘米的正方形,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
5.至少要()个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如果一个小正方体的棱长是5厘米,那么大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
6.把三个棱长都是4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减少了()平方厘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7.一个正方体的底面积是25平方分米,它的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8.把一个长124厘米,宽10厘米,高10厘米的长方体锯成最大的正方体,最多可以锯成( )个。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5%)
1.长方体是特殊的正方体。( )
2.把两个一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后,体积和表面积都不变。( )
3.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体积就扩大9倍。( )
4.棱长是5厘米的正方体的表面积比体积大。
( )
5.一瓶白酒有500升。
( )
三.选择题(在括号里填正确答案的序号)(。4%)
1.长方体的木箱的体积与容积比较()。
A.一样大 B.体积大C.容积大 D.无法比较大小
2.把一根长2米的长方体木料锯成两段后,表面积增加了100平方厘米,它的体积是()。
A.200立方厘米B.10000立方厘米 C.2立方分米
3.一个长方体正好可以切成两个棱长是3厘米的正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
A.108平方厘米B.54平方厘米C.90平方厘米D.99平方厘米
4.把一个长方体分成几个小长方体后,体积()。
A.不变 B.比原来大了 C.比原来小了
四.填表。(24%)
长 宽 高 底面积 表面积 体积
长方体 8厘米 4厘米 40平方厘米
长方体 10分米 120平方分米 600立方分米
正方体 8米
正方体 54平方米
五.思考与设计(6%)
(1)右边是一个长16厘米,宽是8厘米的长方形铁皮,你能把它剪成五块焊成一个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的容器吗(不许浪费材料)?试一试(画出剪的图)。
(2)算一算:这个容器是容积是多少?
六.实践与应用(37%)
1.一个长方体的长是5分米,宽是45厘米,高是24厘米,求它的面积和体积各是多少?
2.在一节长120厘米,宽和高都是10厘米的通风管,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厘米?做12节这样的通风管呢?
3. 一盒饼干长20厘米,宽15厘米,高30厘米,现在要在它的四周贴上商标纸,这张商标纸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4.学校要砌一道长20米,宽0.24米、高2米的墙,每立方米需要砖525块,学校需要买多少块砖?
5.一个长方体的水池,长8.5米,宽4米,深2米,如果每小时可以放进8立方米,要放满这一池水需要多少小时?
6.在一个长10米、宽3.5米的长方形客厅的地面上铺设2厘米厚的木地板,至少需要木材多少立方米?铺好要在地板上涂上油漆,油漆面积是多少?
7.一个长方体的药水箱里装了60升的药水,已知药水箱里面长5分米,宽3分米,它的深是多少分米?
8.有一块棱长是80厘米的正方体的铁块,现在要把它溶铸成一个横截面积是20平方厘米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长是多少厘米?
五年级下册练习题 第6篇
一、填空。
1. 3.6的( )倍是7.2的4倍。
2. 在三位数5□4的□中,分别填上( ),( ),( )或( )后组成数,这个三位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
3. 2.58686用简便记法记作( ),它是( )循环小数。
4. 最小的合数与最小的自然数的差乘最小的质数,积是( )。
5. 三个数的平均数是8.4,第一个数是9.6,是第二个数的1.2倍,第三个数是( )。
6. 把一个梯形剪成两个三角形,梯形的上底是30厘米,下底是40厘米,高是12厘米。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分别是( )、( )。
7. 两数相除,商是2.5,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0.8,商是( )。
8. 个位上是( )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9. 从装有5个球的盒子里摸球。
⑴任意摸出1个球,摸出的球共有( )种可能。
⑵任意摸出2个球,摸出的球号码可能是(①②)、
( )、( )、( )( )、( )、( )、
( )、( )、( )这10种。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 如果商比被除数小,那么除数一定小于1。( )
2. 一个小数不是有限小数,就是循环小数。
( )
3. 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
4. 个位上是3,6,9的数,都是3的倍数。
( )
5. 被除数和除数都去掉小数点,商的大小不变。
( )
6. 梯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
五年级下册练习题 第7篇
第五单元 面积
面积和面积单位: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理解面积的意义和面积单位的意义。
面积: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1平方米: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米。
1平方分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
1平方厘米: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
在生活中找出接近于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例子。例如1平方厘米(指甲盖)、1平方分米(电脑光盘或电线插座)、1平方米(教室侧面的小展板)。
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不同。长度单位测量线段的长短,面积单位测量面的大小。
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背熟:
(1)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反过来也要会说。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1厘米。)
(2)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3)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4)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也就是(10000平方米)。
(5)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面积单位进率和土地面积单位:
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有(公顷)和(平方千米)。
★“ 公顷 ”→测量菜地面积、果园面积、建筑面积
★“ 平方千米 ”→测量城市土地面积、国家面积
1公顷: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公顷。
1平方千米: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正确理解并熟记相邻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①进率100:
1平方米 = 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 = 100平方厘米
1平方千米 = 100 公顷
②进率10000:
1公顷 = 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 = 10000平方厘米
③进率1000000:
1平方千米 = 1000000平方米
④相邻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 )。
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0 )。
背熟公式
1、周长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 (长+宽)× 2
长 = 周长÷2-宽
或者:(周长-长×2)÷2= 宽
宽 = 周长÷2-长
或者:(周长-宽×2)÷2=长
正方形的周长= 边长×4
正方形的边长 = 周长÷4
2、面积公式: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已知面积求长:长=面积÷宽
已知面积求边长:边长=面积开平方
已知周长求长:长=周长÷2 - 宽
已知面积求边长:边长=面积÷4
A、正确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意义,并能正确运用上面的4个计算公式求周长和面积。
归类:什么样的问题是求周长?(缝花边、围栅栏、围栏杆、池塘或花坛周围小路长度、围操场跑步的长度等等)什么样的问题是求面积?或与面积有关?(课本等封面大小、刷墙、花坛周围小路面积、给餐桌配玻璃、给课桌配桌布、洒水车洒到的地面、某物品占地面积、买玻璃、买镜子、买布、买地毯、铺地、裁手帕的等等)
B、长方形或正方形纸的剪或拼。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长方形或正方形拼成新的图形后的面积与周长。从一个图形中(通常是长方形)剪掉一个图形(最大的正方形等)求剪掉部分的面积或周长、求剩下部分的面积或周长。要求先画图,再标上所用数据,最后列式计算。
C、刷墙的(有的中间有黑板、窗户等):用大面积-小面积。
熟练运用进率进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掌握换算的方法。
1、低级单位——高级单位:数量÷它们间的进率
如:零钱换大钱,张数减少;300平方分米=3平方米
1、高级单位——低级单位:数量×们间的进率
如:大钱换零钱,张数增多;5平方千米=500公顷
注意:
(1)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
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2)大单位换算小单位(乘它们之间的进率)
小单位换算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3)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单位不同,无法比较。
(4)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面积不一定相等。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周长也不一定相等。
五年级下册练习题 第8篇
1.照样子,写词语。
例:胖乎乎
毛( )
明( )
白( )
亮( )
笑( )
2.根据课文内容,把能搭配的词语用线连起来。
大红的 蚂蚱
金色的 蝴蝶
绿色的 蜻蜓
蓝悠悠的 白云
大团大团的 蝴蝶
自由自在的` 天空
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每当林巧稚回忆起她中小学时期的生活,总要称赞老师讲授知识时注意联系实际,启发学生的独尝供佰佳脂簧拌伪饱镰立思考。比如上地理课时,老师就把她们带到海边,在海滩上做地形的沙盘。大家边玩边做,兴趣盎然,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而且深深地印在脑子里,经久不忘。
林巧稚从小对生物课就有很大的兴趣。有一次,老师上生物课时,问道:“树叶是什么颜色的?”
“是绿色的。”林巧稚和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老师又问道:“树叶是什么形状的?”
不少同学答道:“椭圆的。”
生物老师胸有成竹,并不急于对学生的回答作结论,而是把她们带上山去,采集各种树叶标本。采集回来,大家把树叶放在课桌上,老师让大家重新回答上面的两个问题。原来树叶不仅有绿色的,还有红色的、黄色的、紫色的……树叶的形状更是千奇百怪,锯齿形的、针状的、扇形的……什么样的都有。
一堂生物课结束了,林巧稚不仅学到了知识,更体会到了一种人生的哲理: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不是像“树叶是绿的”那么简单,因而自己的头脑也要复杂一点,你要认识它,就要到实际中去调查了解,不能人云亦云。
(1)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1.异口同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胸有成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主要叙述了( ),告诉我们( )。
(3)文章通过几件什么事例来称赞老师注重联系实际,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教学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林巧稚通过生物课体会到的人生哲理是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话把它讲出来吗?一并说说自己的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嘟嘟 晃晃 花花 晶晶 盈盈
2.略
3.(1)1.大家一起说树叶是绿色的。
2.比喻老师在对学生的回答作结论前已经想好带学生去采集树叶。(供参考)
(2)林巧稚上一堂生物课的故事;
对于世界上的任何事情,要认识它,就要到实际中去调查了解,不能人云亦云。
(3)做沙盘、采集标本
(4)林巧稚体会到了一种人生哲理: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不像是“树叶是绿的”那以简单,因而自己的头脑也要复杂一点,你要认识它,就要到实际中去调查了解,不能人云亦云。感悟:思考问题时要注意联系实际,要自己多看、多动手、多思考等,要有“疑”的精神,不能人云亦云。或(做事情要联系实际,不能一味死读书本。)意思对皆可。
五年级下册练习题 第9篇
一、 看拼音写汉字。(6分)
xiū sè wǔ rǔ jì diàn dǎn qiè
( )( )( )( )
yì:战( ) 友( )
mò:沙( ) 寂( )
二、 形近字组词。(4分)
朗( ) 钩( ) 陪( ) 梁( )
郎( ) 钓( ) 赔( ) 粱( )
三、 在括号里填上表示“看”的词(请不要出现“看”字)。(2分)
( )远方 ( )星空
( )节目 ( )了一眼
四、 把成语补充完整。(4分)
( )重( )长 ( )劳任( )
垂( )丧( ) 绞( )( )汁
( )中送( ) ( )瞪( )呆
( )雨无( ) 完( )归( )
五、 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8分)
名:①名称 ②名义 ③有名声的 ④说出
(1)名存实亡( ) (2)名落孙山( )
(3)莫名其妙( ) (4)名山大川( )
虚:①不真实的 ②空 ③不自满 ④衰弱
(1)虚度光阴( ) (2)虚张声势( )
(3)谦虚谨慎( ) (4)身体虚弱( )
六、 按要求写句子。(10分)
你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写成反问句:
她回答道:“我不能呼吸,请帮助我!”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用关联词语合并句子。
小林的作文写得很快。小林的作文写得很好。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很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改为夸张句)
小艇行动轻快灵活。(改为比喻句)
七、 下面的人物出自哪部作品?有些什么特点?请用直线连一连。(4分)
武松 《红楼梦》 聪明美丽 泼辣能干
严监生 《三国演义》 豪放倔强 勇武机敏
王熙凤 《儒林外史》 生性多疑 野心勃勃
曹操 《水浒传》 爱财胜命 极其吝啬
八、 请指出下列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将序号填在括号里。(4分)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神态描写 外貌描写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出两个指头。( )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
他个子不高,微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双时常眯起来的慈祥的眼睛,一头花白短发更衬出他的忠厚。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却从膝以下全部截去,靠一根被用得油亮的圆木拐杖支撑。( )
爸爸盯着我的“三好奖状”,站在那里出神,仿佛在看着一件价值连城的宝物。( )
九、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6分)
路漫漫 , 而求索。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
孔明借东风——
上联:
下联:天连碧水碧连天
,不是遮头是使风。
不积跬步, ; ,无以成江海。
十、课内阅读。(8分)
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chà)紫嫣(yān)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文中“应接不暇”一词的含义是:
。(2分)
这段话中两个“这样”意思相同,指的是:“ 。”(2分)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句话应该怎样理解?(3分)
“这一种境界”指的是:
。(1分)
十一、课外阅读。(14分)
宝贝,谢谢你
宝贝,又到儿童节了,妈妈有幸陪了你12年。一直以来,你的世界是阳光灿烂的,所以你也送给了妈妈一片灿烂的阳光。谢谢你,宝贝!
宝贝,记得你在三四岁时,才会拿筷子便也学着妈妈的样子给爷爷奶奶夹菜。一块块菜肴从你颤巍巍的小手中洒落,然而在妈妈的眼中满桌子洒落的不是菜,而是浓郁的爱。直到现在,有好吃的,你一定会先奉送到两位老人手上。“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宝贝,你虽年龄不大却懂得以孝为先,妈妈为你骄傲,同时也感谢你。是你一直陪在爷爷奶奶身边,享受着他们的关爱,也带给他们快乐。
宝贝,记得你上小学后,不在乎吃和穿这些物质生活上的享受,变得更加明事理、有爱心、乐分享。我开心地看到:你买完东西就把剩余的钱递到我的手中;你一个劲地倒出自己储存的钱作爱心捐赠;你为边远儿童捐出自己喜爱的书籍……宝贝,你的世界,纯真善良、自由温暖,这是你常常给予我的感动,也常常让我思考成人世界的浑浊不堪源于何处。
宝贝,你即将小学毕业了,在这些年中有这样一件事最让我难忘。最近,你们班开展了“听新闻、议时事”的活动。没有想到,从你口中谈到了钓鱼岛事件、黄岩岛事件、中俄关系进展等一个个热点话题。看到你谈起这些时慷慨激昂的样子,妈妈愕然了。记得那天,你在谈论起其中的一个话题时,你激动得从座椅上站起身,挥起手臂对我和你爸爸说:“周恩来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今天,我要为‘中华之复兴而读书’!”看到你胸怀志向,妈妈和爸爸真是兴奋不已。宝贝,妈妈希望你心存梦想,有人生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因为我们不能积攒你的未来,这需要你自己去寻觅。
宝贝,未来的人生路上你会辛苦一些,但你也会享受更多的乐趣。拥有你,让我拥有太多的幸福。妈妈真心感谢你给予我的灿烂的阳光,诚挚祝福你一生幸福!
短文记叙的三件事中分别描写了“我”不同的心情,把摘录得最准确的一项用“√”标出。(3分)
①感谢——感动——愕然 ( )
②骄傲——感动——兴奋 ( )
③快乐——感动——幸福 ( )
下面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短文正确的表达顺序,用“√”标出。(3分)
(1)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 )
(2)按时间顺序叙述。( )
“宝贝,未来的人生路上你会辛苦一些,但你也会享受更多的乐趣。”一句中,“辛苦”指的什么?(3分)
①在生活上照顾老人。( )
②心存梦想,有人生的目标,并为之努力。( )
③参加“听新闻、议实事”活动。( )
联系短文,对比下面两句话的异同,再填空。(3分)
①记得那天,你在谈论起其中一个话题时,你从座椅上站起身,说要为‘中华之复兴而读书’。
②记得那天,你在谈论起其中一个话题时,你激动得从座椅上站起身,挥起手臂对我和你爸爸说:“周恩来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今天,我要为‘中华之复兴而读书’!”
我认为第 句写得好,因为
把短文画“ ”的地方联系起来读一读,你发现文中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 ,”这种写法叫 ,这样写更深刻地表达了这位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2分)
十二、作文。(30分)
题目我忘不了这次活动
题目使我后悔的(一件)事
要求:以上两题任选一个来写。
活动或事情的过程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这是文章的重点,要具体叙述。
五年级下册练习题 第10篇
1、保险公司去年收保险费28000万元,今年比去年增长了2/5,今年收保险费多少元?
2、加工一批零件,第一天加工200个,第二天加工250个,两天共加工了这批零件的3/5,这批零件共多少个?
3、一筐苹果卖掉1/5后,又卖了6公斤,这时卖出的正好是剩下的一半,这筐苹果原有多少公斤?
4、食堂的一批苹果,吃了1/4后又买来了324个,这时,苹果个数比原来多了1/5,这批苹果原有多少个?
5、某车行驶1千米耗油0.1升,这辆车的油箱最多装油60升,开这辆车从天津去北京(120公里),他需要中途加油吗?
6、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当汽车行了全程的6/11时,离乙地还有75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7、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420千米的A、B两地相对开出,5小时后甲车行了全程的3/4,乙车行了全程的2/3,这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五年级下册练习题 第11篇
一、读拼音,写汉字。
春天到了,爷爷把我家院子后面的空地上的杂草bá( )掉,用来种菜。我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还东一脚西一脚地xiā( )闹。几天后,爷爷种的菜发芽了,我和爷爷一起chǎn( )地,我往往把菜苗当做野菜gē( )掉,把野菜留着。
爷爷浇菜,我拿着水piáo( ),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玩累了,我又缠着爷爷陪我去guàng( )街。
二、照样子,写词语。
例:胖乎乎
圆_____________
明_____________
白_____________
亮_____________
笑_____________
热_____________
三、小萧红为我们介绍院子里的景物时,我们可以看出她怎样的神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给黑体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蚌壳(bàng bàn)
樱桃(yīng yīn)
啃吃(kěn kěng)
倭寇(wō wēi)
水瓢(piáo páo)
玩腻(mì nì)
五、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
一( )花园 一( )李子树 一( )大草帽
一( )谷穗 一( )狗尾草 一( )倭瓜花
一( )果园 一( )白蝴蝶 一( )大蜻蜓
六、判断下面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相应的括号里打“√”。
1.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 )比喻
( )夸张
( )拟人
2.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
( )拟人
( )夸张
( )反问
3.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
( )比喻
( )排比
( )拟人
4.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带一顶小草帽;
祖父栽花,我就栽花;
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 )比喻
( )夸张
( )排比
七、阅读《祖父的园子》片段,回答问题。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1)文段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读了这段话,你想说些什么呢?把它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拔 瞎 铲 割 瓢 逛
二、圆滚滚 明晃晃 白花花
亮晶晶 笑嘻嘻 热乎乎
三、可以看出孩子极满足和得意的神态,显示出她的富有。(意思对即可)
四、
蚌壳(bàng)
樱桃(yīng)
啃吃(kěn)
倭寇(wō)
水瓢(piáo)
玩腻(nì)
五、
一(个)花园 一(棵)李子树 一(顶)大草帽
一(个)谷穗 一(棵)狗尾草 一(朵)倭瓜花
一(个)果园 一(只)白蝴蝶 一(只)大蜻蜓
六、
1.(√)比喻
2.(√)反问
3.(√)拟人
4.(√)排比
七、
1.排比
2.童年是快乐自由、无拘无束的,在孩子的眼中,一切是那么美好。(答案不)
3.树绿了,就像换了新衣似的。蝉叫了,就像吹起小喇叭似的。蜻蜓飞来了,就像飞来一架飞机似的。
五年级下册练习题 第12篇
一、填空
1、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小四位数是( )。
2、被减数比减数多40,比差多35,那么减数是被减数的( )。
3、2780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立方米
4、已知A、B、C三个合数分解质因数是:A=2335, B=225 ,C=235, A、B、C的最小公倍数是( )。
5、一个棱长4cm的正方体的体积是( ),表面积是( )。
6、在815 , 936 ,612 中,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 )。
7、把长1米的长方体木棍截成3段,表面积增加20平方厘米,这根木棍的体积是( )。
二、判断,对的在( )里画,错误的画。
1、9.2能被4.6整除。( )
2、两个长方体,如果体积相等,那么它们的表面积也相等。( )
3、一个分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5以外的质因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
三、应用题
修一条水渠,前5天平均每天修0.25km,后8天共修2.65km,修这条水渠平均每天修多少千米? 共重多少千克? 相距多少千米?
五年级下册练习题 第13篇
1、简算:4.967+67+5.933
2、计算:1+4+7+10+13+16++97+100
4、七位数1994□□□能被6、7、8、9整除,那么它的末三位数是
5、设a和b是选自前100个自然数中的两个不同的数,那么___的最大可能值是
6、要使下边竖式成立,必须a= b = c=
7、有一个六位数,它的个位上的数字是6,如果把这个6移至最左边,其他位均向右移,所得到的新数是原数的4倍,求原六位数是___
8、一串数排成一行,它们的规律是这样的:头两个数都是1,从第三个人数开始,每一个数都是它前面两个数的和,即1,1,2,3,5,8,13,21,34,55,问这串数的前100个数中(包括第100个)有__个偶数
9、53减去一个数,47加上同一个数,结果都相等,那么这个相等的数是
10、设A和B都是自然数,并且满足__那么,a+b=
11、在右边方格表的每个方格中填入一个数字,使得每行,每列以及两条对角线上的四个方格中的数字都是1,3,5,7,那么表中带☆的两个方格中的数字之和等于
12、根据已知数,在下面算式的□内填数
13、分数__的分子和分母都减去同一个数,新的分数约分后是__,那么减去的数是
14、聪聪用10元钱买了3支圆珠笔和7本练习本,剩下的钱若买一支圆珠笔就少0.14元,若买一本练习本还多0.8元,一支圆珠笔售价 元
15、张师傅以1元3个苹果的价格买进苹果若个个,又以2元5个苹果的价格将这些苹果卖出去,如果他要赚得10元钱利润,那他必须卖出苹果 个
16、小明、小红、小玲共有73块糖,小玲吃掉3块,小红与小玲的糖就一样多;
如果小红给小明2块糖,小明的糖就是小红的2倍,那么小红有糖 块。
17在做一道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乘法题时,小马虎把一个乘数的个位数字5看成8,由此乘积为1872,那么原来的乘积应是
18甲班51人,乙班49人,某次考试两个班全体同学的`平均分是81分,乙班的平均分比甲班的平均分高7分,那么乙班的平均分是__分
19、如果两数的和是64,两数的积可以整除4875,那么这两个数的差等于
20、女同学的人数是男同学人数的一半,男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65米,女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5米,全班男女同学的平均身高为___米
21、矿山小学选了四个同学参加数学竞赛,张华、王x两人共得163分,王x、李x、赵x三人共得252分,已知王x的成绩等于四人的平均成绩,李x比赵琪多得1分,四人的成绩各是多少?
22、租用仓库堆放2吨货物,每月租金是6000元,这些货物原来估计要销售2个月,由于降低了价格,结果一个月就销售完了,因此节省了租金,结算下来,反而多赚了1000元,每千克货物降价多少元?
五年级下册练习题 第14篇
一、预习,学习,复习,作业。对要学的内容按老师的要求,先预习,把不懂的问题画出来;课中学习时要专心听老师怎样讲,画出重点句子,上课和老师同学一起讨论,对不同的意见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果还有不懂的问题要鼓起勇气,不要怕老师和同学说你笨,再去问问老师,把不懂的问题弄懂,对教师黑板上的重点提示及时记录在课文中;课后再做好复习,把重点难点和你不会的问题写在本子上,上一节课,写一节课,日积月累,重点难点都写上了,期末时再翻翻哪个小本子,重点难点全掌握在手中. ;同时要及时完成当天的作业和回家作业。
二、识字方面
双基培养目标:
1、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认识隔音符号。
2、 能通过和结合上下文和找近义词理解生字新词的意义。
3、 积累有关词语,进行类型归纳的分类。
创新能力培养:
1、 培养学生辨析同音字,形近字。
2、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对出的多义词能结合上下文,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揣摩,领会他的含义。
学习习惯培养:
1、 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2、 书写拼音或字词要字迹端正。
3、 写字姿势要正确。
三、阅读
双基培养目标
1、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对于课文中出现的一些长句子能够自己试着体验句子所表达的含义。
2、 能比较准确的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3、 能运用一定的方法来帮助自己理解文章的意思。
4、 能在自己阅读文章后独立完成一些与文章有关的问题,归纳段落大意,写出课的大致内容。
5、能联系上下文按要求积累相关的内容。
创新能力培养
1、能在课外选择性的阅读一定的书籍,要让你的孩子多读课外书。(农村小学生数学与城市学生不相上下,但语文学习要比城里学生差了很多,关键就是阅读量太少。
2、 对于文章自己学习,自己思考,自己录求答案。
3、 用一定的方法读懂课文,如默写、并有一定的速度的质量。
4、 能收集、积累一定的好词好句,并学以致用,体会好不好,好在哪里。
学习习惯培养
1、 读书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培养学生进行默读的好习惯,并要求他们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有不理解的地方作记号。
2、 要大声、流利、正确的朗读课文,注重读出课文中的语感。
3、高段学习语文要学会找出文中的重点句子,抓住这些重点句子中的重点词语体会作者要表达的写作目的,感悟文章的情感。
4、《 新华字典》要一直带在书包里,对于作业或作文时,不认识的字及时查,对阅读时不理解的字,词养成使用工具书或解决的习惯。
5、 对于书籍中的精彩片段或字,词养成摘记的好习惯。
作文:
双基培养目标
1、 能根据作文要求写一篇550字左右的文章,条理清楚,用词准确。
2、 在写作时能把一件事的过程写具体,做到有重点,写出自己的真正情感。
创新能力培养
1、 能根据要求有目的性地选择自己最佳的写作材料。
2、 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收集相关的材料。
3、 能不拘形式,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4、 能结合当前的的新闻,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见解。
学习习惯培养
1、 注意平时的材料收集
2、 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3、 养自己修改作文的好习惯
五年级下册练习题 第15篇
一、比一比,再组词。
渺( ) 萌( ) 澄( ) 垠( ) 峨( )
妙( ) 盟( ) 橙( ) 根( ) 饿( )
沙( ) 明( ) 登( ) 很( ) 鹅( )
二、给句子中的“望”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①看,往远处看;
②拜访;
③希图,盼;
④人所敬仰的,有名的;
⑤向,朝着;
⑥月圆,农历每月十五日前后。
1.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蒙,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 )
2.昨天我因去探望病情严重的好朋友,知道他时日无多心情无比沉重。( )
3.那些老人们听说我们小朋友来看望他们并为他们表演节目,人人脸上泛起了红光,精心地梳妆打扮起来。( )
4.你是泊于青春的港口的一叶小舟,愿你扬起信念的帆,载着希望的梦幻,驶向辽阔的海洋。( )
三、读句子,加标点。
1.在中国古代诗文中 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 最多的是山和水 什么 山高月小 三潭印月 等等 不可胜数
2.夸大一点儿说 此地有茂林修竹 绿水环流 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 风光无疑是绝妙的 每逢望夜 一轮当空 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 上下空蒙 一碧数顷 而且荷香远溢 宿鸟幽鸣 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
四、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我在故乡只待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待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蒙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1.(1)作者离乡背井,漂泊天涯期间曾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月亮。作者列举了哪里的月亮?选择参考答案:的序号。( )
①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蒙湖上;
②在喧嚣、繁华的大都市中;
③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
④在白雪皑皑的雪峰上;
⑤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
⑥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
(2)作者喜欢那些月亮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你又感受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比一比,再组词。
渺(渺茫) 萌(萌动) 澄(澄澈) 垠(无垠) 峨(巍峨)
妙(奇妙) 盟(盟友) 橙(橙子) 根(根据) 饿(饥饿)
沙(沙地) 明(明天) 登(登高) 很(很大) 鹅(白鹅)
二、1.(⑥) 2.(②) 3.(①) 4.(③)
三、1.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
2.夸大一点儿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蒙,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
四、1.(1)①③⑤⑥ (2)作者喜欢那些月亮。从“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一句能看出来。
2.感受到作者对故乡月色的喜爱,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五年级下册练习题 第16篇
1. 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着同一公路追赶前面的一个骑车人。甲乙两车分别用10分钟、6分钟追上骑车人。已知甲车速度是24千米/小时,乙车速度是30千米/小时,问两车出发时相距多少千米?
2. 一支部队排成1.2千米队行军,在队尾的张明要与在最前面的营长联系,他用6分钟时间追上了营长。为了回到队尾,在追上营长的地方等待了18分钟。如果他从最前头跑步回到队尾,那么用多少时间?
3. 甲乙两车分别从两地同时相向开出。快车经过8小时到达乙地,慢车经过10小时到达甲地。
(1)相遇时,乙车行了360千米。求两地距离。
(2)相遇时,乙离目的地还有360千米。求两地距离。
(3)相遇时,乙比甲多行360千米。求两地距离。
(4)两车在离中点处360千米相遇,求两地距离。
(5)5分钟后两车又相距360千米。求两地距离。
4. 甲乙两人环湖跑步,环湖一周长是400米,乙每分跑80米,甲速是甲速的1.25倍 ①现两人同时向前跑,乙在甲前方100米处,多少分钟后两人第一次相遇 ?②现两人同时向前跑,甲在乙前方100米处,多少分钟后两人第一次相遇 ?
5. 甲乙相距640千米,两辆汽车同时从甲地开往乙地,第一辆汽车每小时行46千米,第二辆汽车每小时行34千米,第一辆汽车到达乙地后立即返回,两辆汽车从开出到相遇共与偶用了几小时?
6. 哥哥和妹妹同时从甲到相距540米远的学校上学,哥哥每分钟走60米,妹妹每分钟走48米,哥哥到达学校后发现忘了拿铅笔,立即返回家去取,在途中遇到妹妹。从开始上学到两人再相遇共有多少分钟?
7. 甲乙两队学生从相距2700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一个同学骑自行车以每分钟150的速度在两队之间不停地往返联络,甲队每分钟行25米,乙队每分钟行20米,两队相遇时,骑自行车的同学共行了多少米?
8. AB两人同时从相距3000米的家里相向而行,A每分钟行70米,B每分钟行80米,一只大狗与他同时出发,每分钟行100米,狗与B相遇后立即掉头向A跑去,遇到A后又向B跑去,直到AB两人相遇。这只狗一共跑了多少米?
9. 家离图书馆4.8千米,弟弟从家出发以60米/分速度步行去图书馆。15分钟后,哥哥骑自行车从家出发去追赶弟弟,自行车的速度是240米/分。问: (1) 哥哥在离家多远处追上弟弟?(2) 哥哥追上弟弟后不久到达图书馆,又马上折回,过不久与弟弟相遇,那么相遇处离图书馆多少千米?
10. 小张和小王各自以一定的速度在周长为500米的跑道上跑步。小王每分跑180米。
①小张和小王同时从一个地点出发,反向而行,75秒钟后两人相遇,求小张的速度②小张和小王同时从一个地点出发,沿同一方向跑步,经过多少分钟两人第一次相遇?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