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两会理论文章

时间:2022-05-26 14:18:01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两会理论文章,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两会理论文章

2022年两会理论文章6篇

2022年两会理论文章篇1

关于学习科学发展观,

以创新为动力进一步推进工会工作的研究

【摘要】工会,是由劳动者组成的特殊的社会组织,她又是插根于各种各样的企事业单位之中,与企业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如何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劳动者积极性成为工会工作者的历史新课题。本文将就如何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讨论如何推进工会工作。

【关键词】工会工作 科学发展观 工作创新

创新是一切工作发展的动力,是永葆青春活力的源泉。工会工作也是如此,创新是工会事业发展的动力,工会工作必须寻求创新。工会创新主要体现在求新求异的探索、求真求实的挑战、最终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期,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如何充分发挥工会职能——维护职能、建设职能、参与职能、教育职能,成为工会面临的迫切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开展工会工作,应该是企业基层工会的首要任务。所以本文就如何充分发挥工会的建设职能做一些浅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七条指出:工会动员和组织职工积极参加经济建设,努力完成生产任务和工作任务。

这一条已经明确:工会的建设职能,是动员和组织广大职工群众积极参加改革和建设,努力完成经济和社会发展任务。这是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国工会具有的一项社会职能。在国有企业的基层工会,更是该职能的直接执行者和倡导者。

 建设职能,工会积极配合各级党政,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引导职工主动为祖国建设、社会繁荣,为企业改革和促进企业发展献计出力。工会要围绕企业各个时期的经济发展目标和企业经营活动的重点和难点,积极组织职工开展以创新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竞赛和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活动,推进企业技术进步、扭亏增盈和提高经济效益。

当前,全国上下在轰轰烈烈的进行一场思想上的“革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明了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这恰好跟我们工会的建设职能是相吻合的。科学发展观与工会建设,共同的目标就是发展;
核心都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而这个基本要求就是工会工作的协调职能。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充分利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从哪几个方面来实现这个建设职能呢?

第一、积极组织员工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基础,而工会要发展,员工要得到更多的待遇,很大程度上依赖企业本身的经营状况。“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是企业与工会的形象比喻。只有企业效益搞上去了,工人待遇才会随之“水涨船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现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企业只有通过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己本身的技术革新来优化内部资源,实现产出/投入实现最大化。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得到发展了,员工得到实惠了,社会得到进步了,这正是科学发展观的初衷和本意!

第二、积极组织员工开展职业技能大赛活动;

没有狼的羊群是不会健康成长的,这虽说的是“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用到此处不是说企业内部要培养“狼吃羊”的现象,而是要有这种不甘心落后的精神和氛围。所以企业基层工会应该积极组织员工开展各种各样的职业技能大赛。一方面,在员工心中要有敢比赶超的精神和动力,营造能力为先的技能氛围。另一方面,可以从基层发现更多的人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多开展一类技能比赛,势必挖掘出这方面的专才。像本公司就是每年都开展钳工、焊工、涂装工等多重技能大赛,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人通过这些比赛成功转正为正式工人。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选拔要求,设置相应的比赛,比如如果要选拔公关人员或销售人员的,不妨举办辩论赛等等。其实,我们身边的人都会有相应合适的人员,只是我们没有发现而已。那么工人通过这些技能比武,也逐渐升至更高的岗位,这也可以增加工人主人翁的责任感,更有利于集体的和谐与发展,这正是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和“协调发展”的真实体现!

第三、积极组织员工开展质量攻关QC小组活动;

众所致周,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而质量问题,在实际生产活动中又是不可避免的问题。还记得有一句话说“问题是前进的动力”。有句名言说道“没有问题就是问题”。正是因为问题的存在,促使人们想办法来解决问题,那么,问题一得到解决,社会就会前进一步,所以说“问题是前进的动力”是不无道理的。在制造业企业中,质量问题更是“应该”有的问题。但是,如果问题放任自由或没有得到解决,那么可能就是企业下滑的危险,甚至关门大吉。所以,工会应该积极组织员工开展质量攻关活动。让员工在质量提升活动中,体现个人价值,提升个人技能,同时也为企业添砖加瓦。比如本公司工会会员组织的质量攻关QC(QUALITY CONTROL质量控制)小组活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有多个小组还获得自治区级别的奖励。通过这些质量攻关活动,使质量意识根植于每一个工人心中,塑造一个“质量工作,人人有责”的质量氛围。质量过硬了,企业才有发展的本钱,员工才有饭吃。这正是科学发展观中可持续发展论述的具体体现!

第四、积极组织员工开展现场改善活动;

前面提过“问题是前进的动力”,而如果有了问题没有去想办法解决,那这个就是大问题,危险的问题。在制造业企业中,现场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企业的发展。目前,有很多企业在努力学习丰田的精益生产方式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丰田为何能在短短几十年就一跃成为全球汽车生产的老大,其中的一个捷径就是现场改善。比如现场布置,配送方式乃至工具的摆放等,都在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工会要积极主动地组织员工开展现场的改善活动。例如本公司所推行的LMS(Lean Manufacture System精益制造系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自从推行该系统以来,产能、质量、管理等各方面都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通过这些改善活动,为员工营造一个“亲自动手,建设家园”的氛围。这也正是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集中表现!

第五、工会应积极拓展外部交流;

工会,是由劳动者组成的特殊的社会组织。这就说明她是企业或事业单位中的一员,又是有着本身的一些特殊职能,有其自身的四大职能——维护职能、建设职能、参与职能、教育职能。所以在执行这些职能时,她本身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组织,而独立的组织很多时候是势单力薄,不能充分发挥她所应有的能力。所以,工会应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来提高自身的影响力。从纵向来讲,要多于其他公司或部门的工会组织进行交流与学习,增强凝聚力。从横向来讲,要多于外部其他商业公司单位联系,利用工会人员资源众多的特定,为外部单位提供广告支持。同时,外部公司也为工会会员提供一些优惠政策。比如,平时在工会组织的各项活动中,为外部公司提供一些广告宣传的平台,而外部公司为工会会员提供惠民政策:如果是超市的,让他们提供按照超市会员购物;
如果是法律机构的,让他们提供免费法律支持;
如果是娱乐场所的,让他们提供优惠的会员服务等。这样可以达到工会与商业机构互利共赢。这正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观的基本体现!

另外,工会组织应该增加宣传活动,应该通过海报宣传、黑板报宣传等手段,将工会的相关职能与知识根植于每一个劳动者的心中,以增强劳动者的归属感,力争将工会组织推为劳动者的“尚方宝剑”、“保护伞”和“职工之家”,让劳动者全身心地投入到实际生产活动中,为实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探索工会创新发展之路》(来自互联网)作者:浙江省总工会 金长征

2、《工会创新工作经验总结》(来自互联网)作者:中国计量学院工会 倪凯

3、《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 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 2008年8月出版

2022年两会理论文章篇2

两会论文

——关于民生问题的探讨

20090401796 范纬东 电商092

摘要:两会的特点是更加尊重民意、更加注重民生。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我国的政治“风向标”,经济“晴雨表,更是老百姓的“暖心剂” 。来自全国的5000多名代表、委员怀揣议案,提案聚集首都,在短短的十几天时间里盘点过去,勾画未来。在老百姓眼里,两会承载者老百姓的期待和厚望。

关键字:民生,反腐倡廉,通货膨胀,物价

今年两会召开的是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和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于3月3日15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13日上午闭幕,会期11天。出席会议委员2154人。大会围绕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统战政协工作等主题,组织了三场大会发言,安排了10次委员小组讨论。大会共收到提案5430件,立案5163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教育、科技、卫生等各个领域。此外,还通过参加记者招待会,接受专访等形式议政建言,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和依据。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年3月5日上午9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出席了盛会。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执行主席吴邦国主持会议。大会于14日上午闭幕,会期10天。两会期间,506件议案和7418份建议、批评和意见,集中反映了代表们对国家各领域改革和发展的高度关切,对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重大问题的愿望要求,必将汇聚成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推动力。

对于今年的两会,我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是民生与反腐倡廉。

3月14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回答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记者提问时说: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保障。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成功,已经取得的成果也有失去的危险。我以为最大的危险在于腐败。而消除腐败的土壤还在于改革制度和体制。我深知国之命在人心,解决人民的怨气,实现人民的愿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高踞的房价和上涨的物价无疑是今年“两会”老百姓普遍关注的话题,而经济民生问题也再度成为今年两会“总理记者会”的焦点。在近三个小时中,共有12位记者向温家宝总理提问,其中涉及经济民生问题的占大半。在回答这些提问时,温家宝再度提出“信心”激励、“决心”以对,彰显中央对经济民生的高度关注与重视。

当民富与国强终于能够摆到相同重要的位置,并基本形成共识之后,那些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也就应当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并得到富有成效的解决和提升。

而当2011年来临的时候,这些年来一直为社会各方面所关注,为国家所重视,但是,仍然困扰着老百姓生活的民生问题,自然而然地会受到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期待。

首先,收入差距会继续拉大吗?20多年前,在财富分配问题上,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说法,那就是中国人不患寡、只患不均。意思很清楚,就是中国人只讲平均、不讲效率。20多年后,社会财富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不患寡、只患不均”的观念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变。但是,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却越来越严重了,分配“不均”变成了“不公”,“只患不均”也变成了“只患不公”。那么,新的一年,如何在这一问题上有所作为、有所起色呢?社会财富的“蛋糕”能否在新的一年里朝着有利于民生的方面分割呢?那些在社会财富分配中被边缘化的群体,能否不再被边缘化呢?这些,毫无疑问会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成为社会最为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

第二,楼市调控还会继续吗?如果说过去的一年留下了什么遗憾的话,楼市调控没有见到实质性成效,可能是最大的遗憾之一。被称为“史上最严”的一次楼市调控,直到2010年的最后一天,也没见到房价下降的现象,也没看到开发商紧张的神态。到是开发商重拾炒地热情、重争“地王”的消息不断地传入公众的耳朵。也正因为如此,当新年到来的时候,公众首先要问,楼市调控还会继续吗?还有决心和信心让高房价降下来吗?而更让老百姓关心的一个问题是,在新的一年里,政府能够在保障性住房建设和遏制炒房等方面有新的突破和行动吗?很显然,对普通百姓、尤其是中低收入阶层来说,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遏制炒房的力度远比单纯地控制房价来得重要。

第三,通货膨胀会来吗?过去的一年,物价这根神经,不仅让百姓深受其痛,也让政府伤透脑筋。更重要的,物价的快速上涨,CPI突破年初确定的控制目标,让公众的通胀预期大大增强,让公众对新的一年是否会爆发通货膨胀充满了忧虑。如果要问新的一年最大的难题是什么?控制物价上涨、遏制通货膨胀,尤其是遏制生活必须品价格的快速上涨,就是最大的难题之一。而物价问题,显然是最大的民生问题之一。如何让物价沿着可控的目标发展,如何让物价不对老百姓的生活产生过大的影响,自然是2011年必须高度关注和认真抓好的一项民生工程。

第四,拆迁条例能够顺利出台吗?2010年,一项创纪录的工作是,新拆迁条例在年初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后,又于年底再一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除了表现出政府对此项工作的重视、认真和慎重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地方政府和利益集团对新拆迁条例的强烈抵制。而拆迁又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事关社会稳定,事关社会和谐。尽快颁布新的拆迁条例,已成社会各方面的共同期待。那么,新的一年,新拆迁条例何时能与公众见面呢?还会不会作出大的修改与调整呢?公共利益、公众利益能否在新的拆迁条例中得到充分体现和保护呢?

上述民生问题,涉及治国、强国、富国的根本性、战略性问题。解决这些重大民生问题,基本方针就是中央已经确定的方针,这就是:以人为本,统筹协调。

1.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3.统筹兼顾是我们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治国理政的重要历史经验,也是我们处理各方面矛盾和问题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方针。要求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2]

同时,应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完善法律制度,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树立社会主义法制权威。完善司法体制机制,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哦机制改革,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发挥司法维护公平正义的职能作用。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大学生的参与,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创业的时期,正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应该看到,我国的发展还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这些挑战,即使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挑战,也是对当代大学生的挑战。当代大学生要努力将书本知识与实际行动密切联系起来,塑造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良好形象[3]。我们大学生应该积极关注两会,及时了解政府对大学生的政策,把握国家政治动态,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1] 中共中央宣传部. 科学发展观读本[M] . 学习出版社,2008

胡锦涛. 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08-12-18

[2] 邓小平.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J]. 邓小平文选,1994(2)

[3]胡锦涛. 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2006

2022年两会理论文章篇3

学习“两会精神”心得

两会是中国的窗口,关注中国就不能不关注两会。两会是国内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吸收各方面意见,集中各方面智慧,修改、完善已有的法律和决策,有助于平衡各方面利益,缓解各方面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是通过人大议案和政协提案,以及代表委员的呼吁、建议,解决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三是对两会的报道,实际上等于就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进行一次全国性的宣传动员,可以起到增进共识、凝聚力量、提振信心、鼓舞士气的作用。在上述意义上,一年一度的两会是用群众智慧治理国家、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全局的一次生动实践。

2013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开幕。今年的两会,具有特殊和重要的意义,尤为引人注目。其中的重要内容包括:一是党的十八大,这次“两会”是十八大后召开的第一次“两会”,将把中国共产党的决策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
二是换届,这次“两会”是一次国家政权机构和全国政协组织换届的“两会”,代表委员将要依法依章程行使选举权;
三是廉政新风,这次“两会”是在中共中央做出规定要倡导节俭之风的背景下召开的“两会”,代表委员将承担起民主监督的责任;
四是改革,这次“两会”是推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两会”,代表委员将行使职权审议讨论改革方案;
五是经济形势,这次“两会”是在国内外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召开的“两会”,代表委员将审议讨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各项政策。

回顾最近五六年的“两会”,除了经济方面的话题,食品安全问题,住房问题,上学问题,看病问题,就业问题,养老问题,诸如此类民生问题越来越成为代表委员关心的话题。在当前国内外严峻的经济形势下,民生问题更为突出。为破解这些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党的十八大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发展,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这五大建设,一展开,一细化,每一方面建设都联系着民生。“两会”的任务,就是要把这样的战略思想转化为具体的工作任务和可以操作的方针政策。

在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是不断对民生问题进行解读。并指出要深入进行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有效解决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是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体人民;
要下决心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待,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
要在2013年继续加强全国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要实施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要改革和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加强综合协调联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严格从生产源头到消费的全程监管等等。

另一热议的话题就是改革直指行政体制。深化改革,尤其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是亿万人民群众的期盼。“两会”前召开的中共中央十八届二中全会讨论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草案)》,给国人传递了一个鼓舞人心的信息: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将由“两会”按下启动闸。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深水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无论是经济体制改革,还是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以及生态文明制度创新,五个方面改革的瓶颈大多在行政体制。所以,中央强调,行政体制改革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尤为让人关注的是这一改革,将要动真格。一要在“分权”上推进;
二要在“转职能”上推进;
三要在“减权”上推进;

每年举行的两会,可以使我们每一位公民能够在第一时间准确地认识到党和国家的发展要求和工作方向,使我们能及时调整,准确修正自身工作方向。学习两会精神,从而了解国际国内形势,认清大局,明辨是非,站对立场,坚决拥护党中央和国家所做出的科学决策。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学习中我们应当自觉践行两会精神,积极学参与到两会精神的学习、讨论和实践中去。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应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从细微处着手,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开始,努力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一年一度“两会”的召开,使得13亿国人,加上几千万海外侨胞,以及多少亿关心中国发展的人,都把视线聚焦于中国,聚焦于北京。今年“两会”,尤为引人注目。因为这是在一个不寻常的年份召开的,五根主线上跳跃着老百姓关心的音符。它将奏响一部高音部与低音部和谐交织的民主曲

  聚焦,按照词典上的解释,就是使光线或电子束等集中于一点。一年一度“两会”的召开,使得13亿国人,加上几千万海外侨胞,以及多少亿关心中国发展的人,都把视线聚焦于中国,聚焦于北京。今年“两会”的聚焦点是什么?

  五根主线奏响民主曲

  不管有没有权威部门的规定,一年一度的“两会”,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人民的民主节日。

  今年“两会”,尤为引人注目。因为这是在一个不寻常的年份召开的,五根主线上跳跃着老百姓关心的音符。它将奏响一部高音部与低音部和谐交织的民主曲。

  这首民主曲的乐谱上的五条主线:一是党的十八大,这次“两会”是十八大后召开的第一次“两会”,将把中国共产党的决策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
二是换届,这次“两会”是一次国家政权机构和全国政协组织换届的“两会”,代表委员将要依法依章程行使选举权;
三是廉政新风,这次“两会”是在中共中央作出规定倡导节俭之风背景下召开的“两会”,代表委员将承担起民主监督的责任;
四是改革,这次“两会”是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的“两会”,代表委员将行使职权审议讨论改革方案;
五是经济形势,这次“两会”是在国内外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召开的“两会”,代表委员将审议讨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各项政策。

  尤其是,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中,明确指出“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行使国家权力”和“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作用”,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第一项和第二项任务。在这个背景下,2987名全国人大代表和2237名全国政协委员聚首北京,带去的是全国人民的重托,共商的是全国人民的大事,还要选出广大人民信赖的领导人。

  会内会外互动,已经成为近年“两会”的一个特点。代表委员行使民主权利,国人更希望我们的代表委员能够真正以当家作主的精神,审议和讨论各项报告和决定。

  五大建设破解民生题

  “两会”是集中反映民意的场所。

  回顾最近五六年的“两会”,除了经济方面的话题,食品安全问题,住房问题,上学问题,看病问题,就业问题,养老问题,诸如此类民生问题越来越成为代表委员关心的话题。在当前国内外严峻的经济形势下,民生问题更为突出。

  为破解这些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党的十八大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发展,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这五大建设,一展开,一细化,每一方面建设都联系着民生。“两会”的任务,就是要把这样的战略思想转化为具体的工作任务和可以操作的方针政策。

  令人高兴的是,许多代表委员们在会前就已经到群众中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他们带去的议案、提案,他们准备的发言,各个方面的内容都有,但主题词相当集中,就是:民生。

  五方面改革直指行政体制

  深化改革,尤其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是亿万人民群众的期盼。“两会”前召开的中共中央十八届二中全会讨论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草案)》,给国人传递了一个鼓舞人心的信息: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将由“两会”按下启动闸。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实践告诉我们,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深水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无论是经济体制改革,还是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以及生态文明制度创新,五个方面改革的瓶颈大多在行政体制。所以,中央强调,行政体制改革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

  尤其让人高兴的是,这一改革,将要动真格。一要在“分权”上推进,即要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
二要在“转职能”上推进,即要以转变职能为核心,继续简政放权、推进机构改革、完善制度机制、提高行政效能,稳步推进大部制改革,同时改革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等等;
三要在“减权”上推进,即要减少和下放投资审批事项、减少和下放市场经营活动审批事项、减少资质资格许可和认定,等等。这些改革,对于我们进一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深化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也正因为这样,我们格外希望代表委员能够以十八大提出的“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的精神状态,开好这次“两会”,千万不要辜负人民群众的热切期望。

 以下从9大热点话题解读

一收入分配改革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温家宝在对2013年政府工作的建议中指出,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价格改革,健全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继续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根本性、基础性的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基石。

我们已经制定了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要抓紧研究制定具体政策,确保制度建设到位、政策落实到位,有效解决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解读】

201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这与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相比,有了一个更高的视角。

[综合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人均年收入实现大幅增长。改革开放30年(1978年-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39倍;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31倍。与此同时,我国的收入分配领域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隐性收入、非法收入问题比较突出,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

造成我国收入分配过大的原因主要有三:

其一,城乡差距是导致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第一大因素,在各项原因中占比40%以上。很显然,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僵化的土地制度是拉大城乡差距的罪魁祸首。即使是已经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也由于身份的不同而受到种种歧视。可见,要缩小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必须果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加强农民在土地转让中的定价权,以及消除城市中对农民工的各种歧视性做法。

其二,垄断是加剧收入分配不公的另一大原因。在同一个市场经济竞争体系中,垄断企业和非垄断企业根本就不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垄断企业凭借强大的垄断力量在获取资源和资金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进而攫取高额利润。在内部人的控制下,又存在巨大的高福利、高工资冲动。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众多非垄断企业市场竞争激烈、生存环境恶化,致使员工工资福利欠佳。

其三,灰色收入是民众最为反感的现象之一,也是收入分配不公的主要体现。由于监督管理制度的缺陷,致使我国灰色收入规模庞大,并已成为扩大收入分配差距的一股重要力量,而其来源主要是围绕权力对公共资金和公共资源的分配而产生的腐败、寻租、侵占公共资金和他人收入、聚敛财富等行为。尽管具体数额到底有多少尚存争议,但灰色收入的存在本身就说明国民收入分配已严重扭曲。

事实上,从党的十八大报告和国务院2月5号出台的《关于深化收入分配改革的若干指导意见》可以看出,改革的目标和路径问题已经解决了,下一步关键是要拿出有力的措施,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缩小不同群体的差距,规范已经失范的分配体系。如果说社会财富的分配是公正的,不同群体之间的差距是适度的,社会当然一定是安定祥和的,国家的发展也一定是健康的。这应该是我们新一代的领导集体带领我们一起努力的方向。

收入分配改革由于它实质上关系到对国家、企业、个人以及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和所有人的切身利益,在已经形成了既定的利益格局,并且产生了强势的路径依赖的背景下,要全面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任务其实是异常艰巨的,它绝非一日之功,也不可能一药奏效。因此,我们要在明确目标、路径的条件下,坚定不移地稳妥推进。

二政务诚信带动商务诚信

【政府报告摘要】

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推动诚信体系建设,以政务诚信带动商务诚信和社会诚信,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解读】

从国家的层面,首次提出以政务诚信“带动”商务诚信和社会诚信的提法。政府部门按照“打铁还须自身硬”的要求,率先垂范,致力于政务诚信的建设,很及时也很应该。

要推进政务诚信,首先官员和政府机构的政务行为必须公开透明,具备诚信;
其次要接受公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只有这样,政务诚信建设才会落到实处。

【综合分析】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普世价值观。诚,是指诚实诚恳;
“信”即信用信任。所谓“内诚于心”,“外信于人”,作为政府亦然。政务之诚,意味着与社会和公民坦诚相见,公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政务之信,意味着政府言必信,行必果。政务诚信既是“执政为民”的要求,也是政府公信力形成的基石。

以往在面对社会和商业领域所出现的失信之风时,政府常常作为惩戒者的角色存在着。而政府工作报告却恰恰提醒政府部门首先扪心自问——作为民众赋予权力的公权机构,首先就要诚信待民,取信于民。

当前,我国政府的诚信状况从总体上说是好的,但政府诚信缺失的现象的确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这让人们常常觉得政府语言体系所形容的世界与真实世界存在“隔阂”。

由于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文化传统影响,商务活动和一般社会生活中,人们往往习惯于“以吏为师”。当今的经济社会,亦由于是从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中走过来的,经济活动与政务活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政府的诚信缺失,必然传递到商业中的尔虞我诈,必然传递到社会中的信任丧失。于是我们把无公害的图标当作包装图画,在无可奈何中变得老到油滑,提醒所有人“不要太天真”。

发达的市场经济必然是信用经济,真正的和谐社会一定是诚信社会,这也就要求政府必须是一个具有公信力的政府。政务诚信“纯度”应该是最高的,政务诚信的约束性应该是最强的,政务诚信的持续性是有保证的。当然,诚信政府的建设也需要公民的共同努力。来自于公民的积极监督、参政建言也是政务诚信的必要之基。

查实情、讲真话、办实事、践承诺。百姓对政府的信任之城,一定能够由一点一滴的真诚所构筑。我们期待,我们相信并不太远。

三下决心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结合过去十年特别是近五年工作的体会,温家宝总理指出: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待,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关系人民福祉,关乎子孙后代和民族未来。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大力推进能源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重点抓好工业、交通、建筑、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降低能耗、物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

要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和布局,抓紧完善标准、制度和法规体系,采取切实的防治污染措施,促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下决心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污染问题,改善环境质量,维护人民健康,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

【解读】

与2012年“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相比,尽管工业依然是节能的重点领域。但是“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是2013年的新措辞。

其实,“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参与,这意味着我国工业节能的着力点将从“淘汰落后产能”,逐步过渡到龙头企业的设备升级。

另外,报告中没有把环保单独拎出来,而是放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块,是希望环保成为调整产业发展方式,结构转型的要素,希望下一届政府能够在结构调整时把利用环保节能来作为重要的抓手。这说明要注重提高发展质量。温总理最后一次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下决心解决好突出环境污染问题,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公众迫切希望遏制污染,最起码,要看到环境改善的希望。看到希望,这也是人民对政府工作的基本要求。

【综合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歌猛进,以年均9.9%速度增长,使一个贫困落后的国家顺利跨入中等收入国家,超越了历史上任何一个经济体所创造的发展奇迹。但另一方面,我国环境状况每况愈下,污染事件频繁发生,伴随着经济高增长,呈现出环境高恶化的特征,重蹈了当年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环境安全,作为社会最基本安全保障问题之一,越来越凸显在人们面前。

[现状]

其一,中国传统污染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常规污染物排放量仍然居高不下,在世界各国中居于首位,其对环境压力不断加大。

其二,中国新污染问题又接踵而至,新污染物排放量同样巨大,并与常规污染物产生叠加效应,形成复合型污染,对环境雪上加霜。

其三,中国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污染物排放拐点以及环境质量拐点均未出现,少数几项污染物排放指标下降并不意味着环境状况开始好转。

其四,中国现阶段环境污染问题,比历史上任何国家、任何时期都要严重。中国所面临的环境挑战前所未有,未来任重道远。

面对严峻的环境问题,一些地方政府仍然缺乏紧迫感与积极性。事实上,当GDP增长仍在一些人心目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时候,环境安全往往被抛诸脑后,一旦出现问题,要么处罚企业,要么撤换环保局长,而淡化甚至忽略自己的责任。没有严格的问责标准,没有严厉的执行手段,地方政府必然存在侥幸心理。

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但我们迫切需要在环境与发展之间寻求新的平衡,摆脱过去那种经济决定环境的藩篱,走向环境决定经济的新轨。不管经济如何增长,不管如何降低能耗和排放量,都必须以以生态承载力为依据。

四 加强廉政建设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温家宝在对2013年政府工作的建议中指出,坚持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提倡艰苦奋斗,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坚持反对腐败,加强廉政建设,从制度上改变权力过分集中而又得不到制约的状况,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解读】

有尊严的生活,更加充分的民主,是人民的不懈追求。当前,一些地方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漠视群众权益的现象依然存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一系列掷地有声的表述,表达的正是人民群众对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的期盼。

正视百姓呼声的热点,直面改革中的难点。“让人民监督权力”“坚持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从制度上改变权力过分集中而又得不到制约的状况”等等,是切实践行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切实要求,更是民众热切呼声,必将赢得人民群众最广泛的支持和拥护。

报告中提到了加强舆论监督,这两年一直比较受关注的网络反腐其实也是舆论监督的一部分。尽管网络反腐现今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反腐工具,但不能仅仅靠它。网络反腐具有随意性、任意性以及不规范的成分,是随机性的反腐,要更有效地反腐,还是需要建立长效反腐制度。反腐除了要加强部门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加强人大监督等,还要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同时要发挥民间的力量,鼓励举报。

【综合分析】

党风廉政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党的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关系党的存亡。党越是长期执政,党风建设的任务越是艰巨,越要坚定不移地抓党风建设,越要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

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仍然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
少数党员干部作风不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比较突出,奢侈浪费、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

其一,廉政法律体系不健全、不完善。要从制度上遏制腐败,首先要从法律制度上入手,建立统一的廉政法律体系。我国目前的廉政法律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廉政法律体系尚未建立起来。党内腐败现象严重主要是制度上的弊病,如:机构庞大,人员臃肿,缺乏有效监督,公务员素质偏低,官僚主义严重等。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讲,“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严重”。

其二,法律观念淡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依然存在。经过多年的普法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和各级干部的法治意识都有较大的提高,但从总体上讲依然严重滞后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客观要求。在一些地方和单位,许多干部不熟悉与职务相关的法律法规,仍然习惯于按长官意志办事,法律至上的观念、以及守法、用法、护法的意识淡薄,以至违法行为的事例司空见惯。在普通民众中,信访不信法,合法权益受损时,不能有效地利用法律捍卫自己的权益。

其三,现有的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国监督主体的过多过滥容易出现职权不清、职责不明、互相推诿的情况,从而导致监督不力、效率不高的结果。同时,监督权受制于执行权,专门的法律监督机构缺乏应有的地位和独立性,造成不少环节的“弱监”和“虚监”;
自上而下的监督代替了平行制约的监督和自下而上的监督,造成了不少监督环节的空当和误区;
重视违法违纪监督,忽视决策监督,难以避免决策的重大失误。总的来说,我国的监督机制是廉政法制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

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会直接影响反腐败斗争的深入;
影响党风廉政建设的进展;
影响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影响党和国家的威信;
影响依法治国进程的顺利进行。因此,进一步加强廉政法制建设势在必行。

五: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温家宝在对2013年政府工作的建议中指出,2013年我国继续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抓紧完善稳定房价工作责任制和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体系,健全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长效机制。

继续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让老百姓住上放心房、满意房。今年城镇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470万套、新开工630万套,继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

【解读】

房地产再次成为政府工作报告中关注的重点。相比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此的表述更为“坚决”。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严格执行并逐步完善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的政策措施。”而今年提出的则是“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

还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抓紧完善稳定房价工作责任制,健全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长效机制”,这一提法在往届政府工作报告中并未出现,意味着政府已经着眼健全稳定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长效机制。

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上,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保障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目标是“让老百姓住上放心房、满意房”;
同时,对今年城镇保障性住房提出更具体的目标:基本建成470万套、新开工630万套。

此外,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一项重要工作,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要“继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

【综合分析】

[现状]

事实上,中国的保障性住房分为四类,分别是廉租房、公租房、经适房和两限房。其中具有房屋产权或部分具有产权的是经适房和两限房,也就是说,相比于这两种保障性住房,廉租房和公租房更具有“济贫”目的,因为它们是针对“更穷”的那一部分人。

[原因]

其一,地方政府对经适房仍然不肯放手,抱残守缺,在住房保障观念上仍然没有一个根本性转变。经济适用房已经不是面积大和小、审核严格不严格、交易不交易的问题,政府对经济适用房福利化的坚持表明的是,有关部门仍然没有从政府主导的、以行政干预为基本手段、层层划分组织起来的旧福利体制转变到以被保障对象为主体、尊重受益人选择权自主权、以市场为基础的新社会保障理念。

其二,两限房定义不规范,身份模糊不清致使腐败现象严重,破坏市场公平竞争。它既不是保障性住房,也不是完全市场化的商品房,这种既不是保障性住房又不是商品房的法律依据却又无从谈起。两限房的申请在民间被称为“陪太子读书”,申请条件的甄别机制由政府制定,申请过程存在暗箱操作的空间,限价房低于市价的特征必然会招引逐利的富人或有权者投机购买限价房。

其三,廉租房不给农民工(或只给农民工中的“劳模”),经适房优先公务员,这类制度缺陷严重地扭曲了住房保障建设。福利房是单位分房,而且完全是向有权有势的人倾斜的,有权有实的人福利高,工资也高,权力少的人福利低,工资也低;
完全没有单位的人是没有福利的。这种“负福利”状况在各地的普遍存在,严重扭曲了住房保障的建设。

[意义]

虽说保障房供应规模扩大,并不能降低商品住宅的价格,但是,可以调整住宅供给结构,保障中低收入人群有房住。在北京等不少城市,保障房建设采取“捆绑式”,即在商品房小区中配建一定的保障房。与纯保障房小区相比,该保障房项目享有与商品房同等的城市配套条件,这大大增强了保障房的吸引力,并成为保障房成交比例上升的主因。

在城镇化“引擎”中,保障房同样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城镇化进程必然伴随着农民进城、居住条件改善等,这个过程不仅对保障房,也对相关的配套设施有大量需求,成为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

保障房建设规模的加大,也促使相关制度完善。随着大量保障房项目的陆续入市,保障房建设任务中潜藏的质量、分配、管理等问题也会放大,其融资、监管都需要更加严格的制度。因此,保障房的流转问题需要地方政府及时出台相关配套措施。

六:扩大营改增试点范围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结合税制改革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重点是加快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完善试点办法,适时扩大试点地区和行业范围。

【解读】

随着结构性减税的进一步深化,作为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营改增”已经成为减税的重点突破方向。在中国现行税制结构中,增值税和营业税是最为重要的两个流转税税种,几乎涉及中国所有企业和行业,“营改增”影响之大可想而知。

就目前来说,我国“营改增”改革的试点成效,首先在减轻企业税负方面,“营改增”试点地区实现了总体减负。第二,实行“营改增”改革后,为细化社会专业化分工提供了有效的税制保障,支持和促进了试点企业的创新转型;
第三,改革增值税和营业税并存的局面,将营业税并入到增值税,实现税制的公平统一,将对促进服务业快速发展并由此推动经济转型实现稳定增长产生重要深远的影响。

从“营改增”试点情况看,扩大试点行业范围并尽快将改革推向全国,是未来的重点也是难点。其实,“营改增”的减税意义还在于它的波及效应。一方面,企业自身的业务网络的链条越长,波及效应越大,企业越得益;
另一方面,“营改增”试点范围越大,覆盖的行业越广,波及效应越大,企业也会从中得益。

按照国务院此前要求,今年或将推出铁路运输、建筑安装和电信通讯领域内的“营改增”试点方案。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适时扩大营改增试点地区和行业范围,随着改革在试点的基础上循序推进,许多方面需要妥善处理,毕竟一项新政策的出台并非尽善尽美,在执行过程中必然有许多地方亟待完善,下一步要细化完善有关税制安排。另外,地区和行业范围扩大之后,还需进一步完善税收征管制度,防止出现漏洞。

事实上,随着将来更多行业以及更多的地区纳入试点,抵扣链条将逐步完善,进项抵扣也将更加充分,可以预见营改增带来的市场推动力更加有效,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动力会更加强大,从而能够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七:实施积极财政和货币政策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温家宝指出,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是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后作出的选择。要切实保障重要商品供给,搞活流通,降低物流成本,加强市场价格监管,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好地发挥积极财政政策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中的作用。

【解读】

与去年相比,今年CPI预期目标下调了0.5个百分点至3.5%,但仍高于去年全年2.6%的同比涨幅。

事实上,通胀目标设定在3.5%,较去年下调0.5个百分点,表明高层控通胀的决心。物价关系民生,降低通胀目标稳物价是从惠民生角度出发,希望老百姓获得更多实惠。另一方面,经济增速已出现回落,与其保持一致,CPI目标也应该相应回落。

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始终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去年CPI涨幅回落至2.6%,不仅与国家采取的一系列控通胀措施有关,也与经济运行整体态势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通胀压力仍然较大,主要为:我国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价格,农产品和服务类价格都存在上涨压力;
主要发达国家实行宽松货币政策并不断加码,输入性通胀压力不容忽视;
为理顺能源资源价格需要留出一定空间;
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影响约有1个百分点。

因此,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是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后作出的选择。”由此看来,今年国家着力抓好房地产工作,严控不合理需求,保障正常供给,并要求搞好农业生产,保持食品供应稳定。

八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温家宝在对2013年政府工作的建议中指出,食品药品安全是人们关注的突出问题,我国要改革和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加强综合协调联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严格从生产源头到消费的全程监管,加快形成符合国情、科学合理的食品药品安全体系,提升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水平。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中公解读】

较往年来说,本次政府工作报告,将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单列出一段,并明确提出改革艰难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加快形成符合国情、科学合理的食品药品安全体系的要求,可见国家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之高。

【综合分析】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一直是关乎国家发展、社会稳定和每个人生命健康的重大问题,如何妥善解决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种种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

[现状]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仅在2012年上半年就出现了诸如“毒胶囊”、“果冻中添加工业明胶”、“苹果套农药袋”以及屡禁不止的“地沟油”上餐桌等问题,还有前几年曝出的关于奶制品中三聚氰胺超标、山西老陈醋95%为勾兑醋、成色低劣的白燕添加硝酸盐染制成血燕、毒馒头、毒豆芽等等。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出现的各类不良事件,已经极大地影响了公众对于食品安全的信心,这种现状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严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是消费者,都无法摆脱食品安全问题的阴影。坊间流传着这么一种说法:生产加工那类食品的人绝对不吃某类食品。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严重降低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对于外出就餐,甚至是家庭餐桌都存在着不信任感。食品安全本应是食品生产加工领域最低限度的保证,但是事实正好相反,食品生产加工行业难以保证最基本的食品安全,直接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

其二,食品加工行业危机四伏,形成企业乃至行业株连的情形。近几年的食品安全问题一旦曝光,不仅危及出问题的企业自身,还直接危及整个行业。食品安全问题一经查出,往往并非是一个企业的违规操作,而几乎是该行业所有企业都在刀尖上起舞,并且集体讳莫如深。近几年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变成了十分敏感的问题,只要曝光一例,必然产生波及效应,严重地影响整个行业。所造成的直接恶果是伤害消费信心,消费者陷入了整体失望,觉得只要涉及食品安全领域,什么都无法信任,也不值得信任。食品安全领域的问题似乎已经达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很难让消费者去相信无良企业家,而且并非只是少数人缺乏最基本的良知,而是几乎整个行业的人,无人去找回自己的良知。

其三,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无力,政府监管缺位。食品安全的监管应当是一种全方位多角度的监管,既包括事前的监管,也包括事后的监管。但是我国目前的食品监管却体现出一种强烈的无力感,往往是食品安全事件曝光后,才会溯及食品监管的追责。不论是事前的防范还是事后的追责,都暴露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诸多不足。食品安全领域中政府监管无力及缺位现象直接引发了食品安全领域诸多问题的发生,且一旦查出便是整个行业的大问题,加剧了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不信任感。

事实上,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存在的关键问题在于监管重复和监管盲区并存的尴尬。监管重复是由于食品生产流通环节众多,监管部门的权限划分不明。监管盲区则是因为负责前后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职能部门彼此间缺乏信息沟通,这样就导致了既有可能发生重复检查的行为,又可能存在侥幸心理寄希望于别的监管部门履行监管职责。

基于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现状,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略显滞后,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反思,就能使我们找到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薄弱环节,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修订补充。由此而言,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其实任重而道远,还需要政府部门更加关注,投入更多的精力切实履行监管职责。

九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温家宝在对今年政府工作的建议中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要遵循城镇化的客观规律,积极稳妥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城乡统筹、节约用地、因地制宜、提高质量。

特大城市和大城市要合理控制规模,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增强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

加快推进户籍制度、社会管理体制和相关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为人们自由迁徙、安居乐业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村庄建设要注意保持乡村风貌,营造宜居环境,使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

【解读】与去年政府工作报告“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相比,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更强调“积极稳妥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并且报告首次提出“加快推进户籍制度、社会管理体制和相关制度改革”,这正是提高城镇化质量,保障城镇化健康发展的破题之道。

在我国,就业质量和医疗、教育等福利保障依附于户籍存在,有无户籍差别很大。其实,新型城镇化重点就是“人的城镇化”,也就是实现让农民工彻底地转移。和这个问题有关的是户籍,在户籍上有60多种城乡之间不平等的福利。加快户籍改革,有利于推动转移人口的市民化。

与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仅提出“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相比,今年明确提出,“加快推进户籍制度、社会管理体制和相关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需要注意的是,户籍改革并不是简单改户口,关键是户口背后带有社会福利性质的公共服务。这一点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有所突破,报告要求,“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这也就意味着实现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事实上,对于已经具备条件的公共服务项目,如义务教育、就业培训、职业教育、计划生育等,应率先实现同等对待,而与城市户籍紧密挂钩的低保、保障性住房等,要通过逐步增加和不断完善农民工的公共服务,逐步覆盖符合条件的农民工,最终达到消除户口待遇差别的目标。

【综合分析】

在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

第一,“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问题。近几年来,一些地方打着“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旗号,盲目拉大城市框架,滥占耕地、乱设开发区,不断扩大城市面积。部分地区在“经营城市”的理念下,大肆追求土地增值的收益,进一步助长了多占耕地和不合理拆迁的行为。失地农民增多和一些地方后续社会保障跟不上,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
另一方面,促进农民工在城市落户的制度仍未建立,导致“土地城镇化”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速度。若按此模式继续推进城镇化,失地农民的数量还会大量增加,农村人口人均占有耕地资源的数量将进一步减少。农村人口的减少慢于农村耕地的减少,不仅危及国家的粮食安全,而且势必进一步加剧解决“三农”问题的难度。

第二,空间规划和城市规划问题。一些城市布局结构不合理,相邻城市之间发展不够协调,不利于形成分工明确、布局科学的城镇体系和空间格局。还有一些城市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和扩大城市规模,不考虑当地资源环境承载条件,提出超越发展阶段的人口、经济、城区面积等指标,发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部分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功能过度集中于中心区,不同程度地存在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交通拥挤和环境恶化等问题。城市规划和管理脱节,市政工程缺乏统筹规划和建设,综合管理能力滞后,影响城市运行效率,一些城市“城中村”和“城市贫民区”问题比较突出。

第三,农民工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目前,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人数已超过1亿人,但大部分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岗位不稳定,流动性很强,农民工社会保障滞后的问题也很突出,农民工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纳入保障范围的工作刚刚起步,养老保险尚未纳入统一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范围。很多录用农民工的企业都没有按国家有关规定为其录用的农民工提供法定的保险。值得关注的是,当前对广大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欠帐,虽然降低了目前的企业运营和城市发展成本,但是将构成对未来社会保障体系的巨大压力。

第四,城镇化的多头管理问题。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不同的政府部门从各自的职责范围和自身利益角度出发对城镇化的过程进行管理,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的现象非常普遍。城镇化的进程涉及许多领域,但在统一市场的框架内,具有区域整体性的特征,部门分割、地区分割的管理模式不符合城镇化这一特征的要求,不利于统一的城镇化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各项政策在实施中难以形成合力,影响城镇化进程健康高效地发展。

由此看来,户籍制度改革已是大势所趋。尽管一些城市有顾虑,提出承载能力有限,但其实这些农民工已经在这些城市里了,不能无视这一事实。中小城市的户籍制度要尽快全面放开,大城市至少第一步要做到,城市里有稳定工作的农民工享受与市民同样的基本公共服务,如此才能真正做到为人们自由迁徙、安居乐业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

2022年两会理论文章篇4

2019 年党委中心组学习体会优秀理论文章两篇【理论文章精粹】范文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积极推动王府井集团的改革与发展

王府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毅

党的十九大报告是我们党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为党和国家事业进一步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精神,对我们全面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在思想上、组织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意义重大;多学习、多思考、多谋划,真正学懂、弄通、做实,积极推动集团的改革与发展,对我们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新时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实在在落实在我们的行动上,确保王府井集团各方面工作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意义重大。

?一、关于对党的十九大盛况的感触和体会

党的十九大肩负着 8900 多万党员的重托,带着 13 亿多人民的期待,2338 名代表和特邀代表出席大会,绘就伟大梦想新蓝图,开


2022年两会理论文章篇5

2020年国企党建心得体会理论文章

近日, ___ ___印发了《中国 ___国有企业基层 ___工作条例(试行)》,对国有企业党 ___工作作出全面规范,是新时代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的基本遵循。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 ___、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对于战胜各种风险挑战,支撑 ___事业发展显得极为重要而紧迫。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发扬斗争精神,在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方面,加快补短板、强弱项、增效能,把国企党建作为管党治党重要任务抓紧抓好。

一、坚持正确 ___方向守正创新

要以 ___新时代 ___ ___思想为指导,登高望远,继往开来,加快构建 ___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充分运用 ___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坚持 ___自主、开放包容、与时俱进相结合,依托国企 ___发展的 ___实践,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分,把新时代如何更好实现党对国有企业的 ___这一课题研究透彻,形成一整套与我国市场特征、制度环境、社会传统相协调的公司治理理论,进而推动顶层设计,引领和指导国有企业加强党的建设、应对 ___发展中所面临的新挑战。

同时,国企党委要以勇于自我 ___的精神推进实务层面的探索研究。深化“、牢记使命”成果,引领广大党员干部澄清模糊认识,深刻理解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 ___,是 ___ ___制度的必然要求,是 ___ ___制度在国有企业中的具体体现,关系到坚持和发展 ___ ___事业全局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要增强 ___定力,坚持正确方向,使公司治理始终与党的 ___、 ___ ___制度合拍,充分发挥党 ___作用,确保国有企业始终成为党 ___执政和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

二、完善党委 ___制度

必须深刻理解 ___ ___制度的先进性和巨大优势,善于从 ___上考量,找准党的建设与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结合点,推进完善《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配套制度机制,明确党 ___在各类企业中的 ___ ___地位和党 ___设置方式、功能定位等问题,为加快深化国有企业 ___特别是混合所有制 ___、真正把加强党的 ___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提供精准有力的依据。要进一步厘清党委与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管理班子等其他治理主体的关系,细化明确党 ___在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和工作机制,做到边界清晰,相互协调、无缝对接,使党委发挥作用 ___化、制度化、具体化。

要加快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 ___体制,在集团及分(子)公司层面探索实行董事长和党委书记“一肩挑”,落实董事长和总经理分设、通过法定程序推荐党委成员在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任职等制度,严格控制董事会、经理层成员进入党委人数。加快落实外部董事制度,增强董事会的 ___性和权威性。要推进董事会建设和职权落实,建立董事评价、激励和问责机制,优化总部和子公司两级权责清单,完善分级授权体系,优化二、三级公司治理机制,维护经理层经营自 ___,调动各方 ___极性,提升整体运营效率。要规范党委派出委员的工作职责、任务和程序,确保党委决议在各治理主体层面得到全面落实。

三、提升议事决策机制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要完善国企党委 ___重大问题决策的内容和机制。应当按照国有企业应履行 ___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的要求,针对“三重一大”决策事项的 ___性、经济性和社会性,制定党委分类研究讨论规则,重点是讨论合不合规、要不要干、总体目标和风险控制底线。要明确凡是党委会未讨论通过的事项,不得提交董事会、经理层研究决策。要进一步完善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决策事项和权限管理清单。党委坚持突出谋长远、议大事、抓重点,前置讨论经营管理重大问题的范围,一般应该是公司须提交股东会、董事会审议决定的问题,力求 ___与效率相统一。要立足贯彻落实 ___集中制,以强化基层 ___协商为抓手,按照完善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的落实机制要求,规范会议从计划到表决所有环节的制度流程,建立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末位发言制,既防止个人和少数人专断,又消除自由主义。

四、完善权力运行制约监督机制

进一步完善党委 ___ ___下的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制,健全党委委员共担 ___使命、共抓党建工作的机制。严格执行中国 ___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建立党委委员定期向党委会报告履职情况和建议的制度,强化党委 ___建设和 ___建设。健全派出委员向党委及时报告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拟作出不当决策情况的制度。建立党委跟进督查和纠偏制度,以及对不正确贯彻执行党委意图的委员的问责、惩戒机制。加快健全监事会,落实监事会 ___进入企业党委班子和由 ___选任外派监事,以及纪委书记列席董事会、经理层会议等制度,完善监事会监督事项权限清单及监督检查意见处理机制。由纪委牵头构建纪检、监察、监事会、审计、法务“五位一体”监督体系及其运行机制。健全和落实职工董事、职工监事向工会、职代会报告工作制度。加强党委对工会等群团 ___的 ___,健全 ___管理制度,完善工会定期向党委汇报工作、反映职工意见建议等机制。

五、全面落实党管干部原则

健全上级党 ___及其 ___部门、国资监管部门党委在董事会选聘经理层成员工作过程中,履行设定标准、规范程序、参与考察、推荐人选、监督评价等职责的机制。要把推进企业董事会建设与加强企业 ___队伍建设相结合,依法落实和维护董事会行使选人用人、薪酬分配等权利,支持经理层依法行使用 ___。加快探索董事会通过差额方式选聘经理层成员,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建设,完善中 ___激励机制。优化年轻后备人才梯次化选拔、综合培养、多向交流和及时任用制度,建立职业经理人思想理论武装制度,建立完善干部激励机制,营造聚贤汇能、奋发有为的良好氛围。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2022年两会理论文章篇6

2022年党员两会精神解读心得
收入分配问题是这几年社会广泛关注的老问题,在今年两会前夕,在一项两会十大热点问题的网上调查中,收入分配问题高居第二位。回忆近年的两会调查,收入分配的关注度一直位居前五位,2022年个人收入排在第四位,与收入分配相关的贫富差距排在第五位。可以说,关于收入分配问题的关注度呈现出年年上升的趋势。
钱袋子问题,是经济的问题,更是民生的问题。最近这一项针对北上广三座城市居民的收入现状调查就显示了,第一收入群体的收入上升比例缺乏30%,而高收入群体中这一比例那么接近60%,居民财富的积累呈现出穷者越穷,富者越富的分化趋势,这一效益也被西方经济学称为 马太效应 。我国政府对于推进分配制度改革工作,已经开展了不短的时间,为什么居民的收入增长仍然呈现出 马太效应 的端倪呢?
我想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第一个方面的原因是因为此前的很多年,从美国到中国,货币发行量都太大,在这样的一个资本时代,通常越有资金的人,通过一些虚拟的经济可以得到更大的收入。而你从事实体经济,尤其是一般的工作者,在企业里面收入相对增长是非常慢的,所以在这样的一个多货币的环境下,总体来说不利于实体企业里面工人薪酬的增长,也因此扩大了收入差距。

第二个原因是城乡之间、各个行业之间,在行业内部不同的就业群体之间,他们的收入差距扩大得越来越大。比方说金融行业跟一般的制造企业之间,或者是在石油行业领域里,没有正式编制的工人跟那些有编制的,然后是比拟轻松的管理人员之间,收入差距会非常大,这就牵扯到收入不公平的问题。

第三个方面的原因是政府的财政收入增长要快于居民的增长,也会导致这方面的结果。
还有一个观点,是全国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团的董事长宗庆后提出的,认为我国当前整体的税费水平过高,税种过多,企业不堪重负,同时也因为这样的原因导致了目前企业员工的收入难以提高。
我们国家的税务部门计算方法可能跟一些其他的研究机构不太一样,但是总体而言,税费水平是比拟高的。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两个方法来取决这个 1 / 2


问题,我们一直在说结构性减税,所谓结构性减税,就是给实体企业,比方说那些小微企业进行一个税费的清理,给他们减税。
还有一个是对于中低收入阶层进行减税,来提高中低收入阶层的购置力。这两个方面是结构性减税的重点。
给企业减税,从经济上来说,有一个比拟直接的效益。由于经济学理论认为,减税之后会使经济上升,企业盈利水准提高,并可以雇佣更多的工人,而且可以支付给工人更多的工资,这样就通过经济的开展,来解决就业缺乏和分配不公平的问题,这是一种比拟主流的理念。从这方面来说,由于我们大局部的就业都是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来解决的,所以是可以解决大局部的就业问题,也可以通过就业来解决收入不公平的问题。
另一方面的减税是直截了当的,其实是二次分配方面的问题。比方说,我们现在财产性收入,拥有十套房子,你在市场上卖掉八套之后,你事实上可以获得非常大的财产性收入。这个时候是不是应该征收资本利得税。比方你拥有一些原始股,甚至没有花本钱就在证券市场获得了几千万的收入,对于这局部是不是应该有一个税收的考虑。
而对于中低收入阶层来说,一个月3000块钱或者是4000块钱的工资,是不是应该根据CPI的上升幅度来挂钩,来提高他的最低工资的水平,这个也是减税的方面,就是个人所得税按照家庭来征收,或者是按照购置力来征收,这也是减税比拟重要的一个方面。
2 / 2


推荐访问:两会 理论 文章 两会理论文章 2022年两会理论文章 2022年两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