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3最新江苏省电化教育馆馆长(3篇)【优秀范文】

时间:2023-07-01 17:42: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最新江苏省电化教育馆馆长(3篇)【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2023最新江苏省电化教育馆馆长(3篇)【优秀范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江苏省电化教育馆馆长篇一

今天能有机会出席这次全国电化教育馆馆长会议,非常高兴。电化教育馆系统是我们国家最早的一支教育信息化队伍。因此,我很愿意和大家在一起探讨一些问题。

在过去的一年里,各级电教馆在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建设和推广优质教育资源,进行教育技术培训,开展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研究,参与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示范项目和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中,都做出了显著成绩。特别是去年在抗击“非典”时期为“空中课堂”提供资源支持服务,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向广大人民群众展示了教育信息化在全民教育和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巨大作用和发展潜力。借此机会,我代表教育部向工作在教能息化一线的全国电教系统的广大干部和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就教育信息化发展和电教系统的工作,通报一些情况,提几点意见和要求。

一、我国教育信息化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教育信息化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党的xx大提出的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使全体人民享有良好教育的机会,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它不仅是教育发展全局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种必然选择。因此,国家近几年来采取了一系列的重要举措,以中央财政投入、国债等多种形式,支持教育信息化发展,并且已经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一)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步伐,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为了迎接世界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浪潮,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并组织实施了网络建设、资源建设和远程教育扶贫等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目前,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已经初具规模,建成了覆盖全国高校和部分中小学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教育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平台,初步形成了“大地合一”、“天罗地网”的教育网络。其中cernet己经建成了超过20xx公里的高速传输网,覆盖了30多个主要城市。中国教育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平台己经具备了播出8套电视、8套语音、20套以上ip数据广播的能力。通过“校校通”工程、“西部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工程”、“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扶贫示范工程和李嘉诚基金会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以及“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示范项目”等工程项目的建设和实施,带动了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信息化环境建设。到20xx年底,全国己经有超过70 %的高等院校建立了不同层次、规模的校园网。截止到20xx年9月,全国中小学建成的校园网已经达到3.5万多个。

一系列适应国内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信息化需求的应用平台、软件、网络课程和资源的开发和逐步推广应用,初步改善了过去“有路无车,有车无货”的局面。与此同时,职成教育信息化、教师教育信息化、教育政务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标准建设等也都有了较快的发展。在教育系统内初步形成了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新型教育体系的意识,有效地调动了广大师生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改善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奠定了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应该说,我国教育信息化己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制约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基础设施建设仍不能适应学校和各类最终用户的要求;

---教育资源存在着结构性短缺,优质教育资源匮乏,标准化问题没有根本解决,难以实现共享,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信息孤岛”;

---各级各类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东部与西部、城市与农村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存在看明显的差距。

对这些问题,教育部在20xx年制订的《20xx—20xx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给予了充分的关注。这个“行动计划”是在成功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基础上实现教育新发展的行动方略,凝聚了我们对今后一段时期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考和宏观把握。在新的“行动计划”中,确定了六大重点工程。其中之一是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通过这个工程建设,构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硬件、软件共享的网络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加快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教育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网的升级扩容工程建设,积极参与新一代互联网和网格的建设;强化资源整合,加强地区网的建设和管理,建立健全服务体系以及运行机制;加强高校校园网建设,创建国家级教育信息化应用支撑平台;加大各级各类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力度,形成多层次、多功能、交互式的国家教育资源服务体系;大力加强信息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着力改革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扩大培养规模,提高培养质量。这项工程的实施,将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教育,普及信息技术在各级各类学校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提供技术支持;建立网格学习与其他学习形式相互沟通的体制,推动高校数字化校园、数字图书馆和数字博物馆建设;开展高校科研基地的信息化建设,研究开发学校数字化实验与虚拟实验系统,创建网上共事实验环境;建立高校在校生管理信息网络服务体系,大力推动和加强教育资源政务建设。

我相信,我国的教育信息化一定会快速地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希望电教系统为国家教育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大力实施农村远程教育工程,确保农村教育在教育工作中“重中之重”的战略位置

20xx年9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农村教育在教育工作中“重中之重”的战略位置,颁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提出了西部“两基”攻坚等三大目标和深化改革、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中央决定将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促进了农村教育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紧密的结合。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教育部明确提出,20xx年,教育战线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以农村教育和高水平大学建设为重点,促进各级各类教育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20xx年,教育部除了继续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和“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之外,制订了《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为了尽快缩小东部与西部。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差距,我们在20xx年己经启动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落实农村教育在教育工作中“重中之重”的战略位置。《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己经启动,刚刚开完专题会议,部署了“两基”攻坚工作。

在数亿人口的广阔大地上,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实现农村中小学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次伟大实践。目前,“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扶贫示范工程”和“李嘉诚基金会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的实施己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示范项目进展顺利,中央已经投入3.64亿,为西部各地配备教学光盘设备59490套,建设卫星教学收视点5016个,计算机教室200间。

面向西部各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中部六省的、更大范围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已经开始。20xx年,将由中央投入资金10亿元,地方配套9亿多,完成试点地区三种模式的建设工作。在试点地区将建设20594个教学光盘播放点,49598个卫星教学收视点,6934个计算机教室。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非常好的前景。但是大家要注意,信息化、高新技术往往也是双刃剑,弄得不好,浪费起来也是非常可观的。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一定要从组织管理、工程实施、资源开发、师资培训,包括后期维护等各个方面统筹规划。要使这项工程真正取得成功,最关键的在于教学应用。大家要在“用”字上下功夫,在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上下功夫,在提高教育质量上下功夫。各地在实践中要大胆探索,努力在日常运行、软件开发、教师培训、队伍建设,设备管理等方面走出一条适应现代远程教育特点的新路来,并把它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结合起来,共同推动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重视并及时解决好试点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电教系统在过去的工程项目实施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这项工程中要发挥重要作用。

我去考察过一些地方,看过一些计算机教室,包括收视点的计算机教室。我认为首先要有初步的、一般的应用环境和条件,包括日常的运行和维护。然后是要有师资,要有比较好的师资,这样计算机教室才能应用得好。光盘播放点的建设可以简单点,但是师资的培训工作一定要抓好。师资培训搞不好,源源不断开发出来的软件和课件就用不起来。当然维护也很重要,硬件发下去很快,几十万台计算机配下去,要是每天坏几台,而维护又跟不上,会给应用带来很多困难。

(三)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

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是在新时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教育部从20xx年秋季开始,计划用五年左右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目的就是以课程改革促进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充分利用新的方法和技术革新,特别是要把教育的信息化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新手段。

从目前情况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展比较顺利。20xx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验规模扩大到了1642个县(区),己有3500万中小学生使用了新教材。

从今年秋季开始,教育部将组织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20xx年全国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将全部进入新课程。20xx年,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将全部进入新课程;20xx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各年级将基本进入新课程。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的关键环节是做好新课程的师资培训工作,培训一定要先行。

开展新课程培训,要充分利用卫星电视和计算机网络等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教育部提出,要逐步构建“天网、地网、人网”有机结合、系统集成的教师培训网络体系,集中和共享优质教师培训资源,高水平、高效益地开展教师培训工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与中小学信息教育的普及工作相结合,把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与新课程紧密联系起来,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电教系统应该增进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了解,把握课程改革的精神,为课程改革提供服务。在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开展培训工作方面,有你们的优势,应该在这项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对电教系统工作的几点意见和要求

(一)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和服务意识,在服务中求支持,谋发展

目前,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在明显加快。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已经成为教育事业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的关键因素。对电教系统来说,这是我们拓展服务领域,促进自身发展的重要机遇。在新的机遇面前,大家一定要更新观念,坚持与时俱进,迅速适应在教育中应用新技术的要求。要从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高度,切实加强宏观思考、战略研究和前瞻性研究,认真分析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要求,谋划发展方向,脚踏实地,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谋发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普及、教育软件与资源建设、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等许多工作,都需要电教系统提供人才、技术和资源的支持服务。我们能做、要做的工作有很多,一定要抓住这个机遇,把各项工作做好,不断扩大电教系统的影响,通过服务和贡献来提高自己的地位。

(二)充分发挥系统忧势,着力建设和推广忧质教育资源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各级电教馆不仅在资源建设、科研、培训、工程项目运作,以及市场开拓等多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形成了一个全国性的、包括国家、省、地、县四级的网络系统,电教工作已经深入到了基层的中小学。这是你们的优势所在。大家一定要珍惜并充分发挥、利用好电教系统的整体优势,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发挥生力军的作用。

教育软件和资源建设一直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一个瓶颈。应该说,教育教学资源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从总体上看,教育资源仍然存在着结构性短缺,优质教育资源,尤其是符合课程改革要求的资源还很少。开发和建设与中小学文字教材相配套的多种媒体教材,特别是电子媒体教材,是电教馆系统的一项重点工作。一定要按照跨越、创新、集成的原则,紧密配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材改革,加快资源建设的步伐,大力开发、整合、推广优质教育资源。全国电教馆系统要加强合作,共同努力,在实践中探索资源建设的发展模式,逐渐形成规模,不断提高水平,实现电教馆系统的资源共建共享,努力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服务。

(三)大力开展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培训,在教师继续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信息技术、教育技术培训;二是围绕课程教材改革的培训。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技术培训和新课程标准的学习,是推动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开展教学改革,提高业务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这两个方面的培训任务都很重。电教馆系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在信息技术、教育技术培训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去年,教育部启动了“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提出要以远程教育手段为突破口,构建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实行人网、天网、地网相结合,培养、培训一体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沟通,动员高水平的高等学校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为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提供有力支持。对电教馆系统来说,这既是一项任务,同时也是一个新的发展空间。

电教馆系统还应该在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中发挥作用。在做好面向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教育技术培训的同时,还要面向全社会开展信息技术培训。这点也很重要。要积极开展面向全社会的信息技术培训和信息技术宣传工作,特别是针对一些基本的信息技术,包括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要承担起宣传和科普的任务。

(四)进一步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努力为国家和地方的教育决策服务,为广大中小学服务

教育科学研究工作是我们各项工作上台阶、上水平的一项基础性、先导性的工作。开展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的研究,是各级电教馆的一项重要任务。一方面要着眼未来,从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高度,切实加强宏观思考和战略研究,积极主动地为解决教育发展和改革中的重大问题服务,为国家和地方的教育宏观决策服务;另一方面要立足当前,面向中小学,深入探索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认真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中的问题,努力为基层服务,为广大中小学服务,为提高教育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服务。当前,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是,利用远程教育手段、利用光盘、利用收视点进行教学辅导,作用起在什么地方?它们是作为老师教学的一个补充,还是作为其它什么?与没有利用这些手段进行辅导性教学以前相比,它们好在什么地方?从整体上应该有一个比较研究,应该提供一个有说服力的研究报告或是材料。另外,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性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是值得研究的。

(五)进一步加强对电教馆的领导,充分发挥电教馆的作用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中央电教馆和各地电教馆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战线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是推进教育技术应用,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电教馆的领导,关心并支持电教馆的建设,提升这支队伍的整体实力。要站在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加速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战略高度,重视这个系统的建设与发展,使其成为适应时代发展,能打硬仗的队伍。在资源建设、工程项目实施、师资培训、教育技术研究与实验等工作中,要充分发挥这个系统的整体优势和作用。要把这条战线的工作规划好、部署好,使其在教育技术事业发展和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电教系统的同志们,也要以不断创新、求真务实的精神,围绕教育行政部门的中心工作,自觉增强服务意识,主动承担各项任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同志们,当前正是加快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大好时机。我们一定要不断增强对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团结合作,加快发展,努力把电教馆的工作做得更好,把电教系统的工作做得更好,为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江苏省电化教育馆馆长篇二

同志们:

20xx年全国电化教育馆馆长会召开以来,全国电教系统在推进教育信息化方面,特别是在资源建设、应用推广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天这次馆长会的召开,对于电教战线意义重大。此次会议的主要任务就是进一步学习、领会和贯彻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研究和部署全国电教系统下一步、特别是今明两年推动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的重点任务。下面,我讲两个方面的意见。

一、深刻领会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准确把握新形势、新要求

20xx年是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而深远意义的一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9月5日,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召开了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刘延东国务委员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

会上,延东同志对于近年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同时也深刻分析了国内外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和方向,对于教育信息化的战略意义进行了全面深刻的阐述。她特别强调,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一场深刻革命,要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化将给教育带来革命性影响。教育信息化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创造泛在学习环境、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必由之路。同时它又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提升教育水平、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战略。

电视电话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口径、全方位的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应该说这次会议的召开,是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具有重要标志性的大事,也是教育信息化工作新的征程的开始。延东同志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我们要深刻地学习和领会,把大家的思想统一到对教育信息化重要作用的深刻认识上来,凝聚各方面力量,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

关于贯彻落实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和延东同志重要讲话精神,我再强调几点:

1.要进一步增强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紧迫感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教育信息化具有革命性的影响”,这为我们提出了非常重要的任务。能不能发挥这个作用,责任非常重大,任务极其艰巨。前不久,我参加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泰国教育部共同主办的亚太地区教育信息化部长级论坛,感受很深。有些国家经济水平、科技实力、教育水平都不见得比中国强。但是我觉得他们对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力度、政策制定与实施等方面都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我们的经济发展了,科技发展了,教育发展了,教育信息化绝对不能落在后面,要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要增强紧迫感。

2.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过程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

袁贵仁部长多次强调,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无论如何强调都不过分,关键就在于它可以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搞教育的人,一定要站得高一点,眼光放得远一点,看得深一点,因为我们是为未来培养人才。特别是电教系统面向中小学,就更要特别清醒地认识到教育信息化不是一个简单的工具,要通过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为未来培养优秀人才。

推动教育信息化要牢牢把握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这是把我国教育信息化推向更高水平的重要的、核心的指导思想。单纯的硬件设施建设不是教育信息化的本质,只有把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过程结合起来,根据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特别是学生的学习问题,去开发相应的产品、建设相应的环境、形成系统的解决方案,才是教育信息化的本质。要通过信息技术和教育过程的深度融合,来牵动教育教学各方面的改革发展和教育质量提高,以及人才培养素质的提高。

3.坚持应用驱动的思路

应用驱动是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硬件建设只能作为基础,不是本质,不是目的,应用才是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着力点。我们之所以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中没有提生机比等硬件指标,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要突出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是要会用、用好,防止出现硬件导向,建而不用。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由于缺乏深入的需求分析和系统的解决方案设计,容易出现建设和应用“两张皮”现象。当然,也不是说硬件不重要,不需要硬件设施建设,而是强调必须把主要精力从单纯的硬件建设转移到系统解决方案的研究、设计和实施上来,切实把应用作为教育信息化的出发点、终极目标和检验成败的核心指标。

在深圳举办的首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展演活动非常好,好就好在它就是讲应用,抓住了要害,展示应用的效果。刘利民副部长给予刚刚在深圳闭幕的首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展演活动高度评价。这次活动也获得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方的认同。

坚持应用驱动,就必须要坚持在信息基础设施、教学资源、软件工具、人员培训等方面进行系统投入,要努力使整个教育系统形成多比应用和效果、少比设备和硬件的发展环境。在加大对义务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为重点的教育信息化投入时,要努力做到通过应用减少设备的闲置或浪费,提高硬件使用效率,实现最广泛的普及应用,这样才能使广大师生真正体会到教育信息化的实惠。希望电教系统在这个问题上思考得更深一些,做得更实一些,更细一些,为教育信息化的相关各方面出主意、想办法,做出榜样。

4.要探索推动科学发展的创新机制

机制创新是推动教育信息化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一个关键思路。一方面,教育信息化是项伟大的事业,但它不是电教系统一家的事,不是教育行政部门一家的事,也不仅是政府的事,而是全社会的事,要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参与,特别是产业界的参与。另一方面,教育信息化本身可能带动一个很大的产业,要深入研讨怎么共建共享的机制,要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特别是企业的广泛参与。所以,如何共建共享共赢、科学发展,就需要大胆探索、实践、创造。

建立“政府引导、市场驱动、教育需求、多方参与、共建共享”机制,就是在充分分析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内涵是以教育需求为本,坚持政府和市场“两轮”联动,形成教育内外、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广泛参与的局面,以达到最广泛的资源共建共享的目的。

在教育信息化机制初步建立、攻坚克难的过程中,政府的引导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机制创新要落到实处,政府首先要积极探索建立发挥不同主体优势的政策环境。要不断增强教育与社会的开放沟通能力,及时发布教育需求的信息;不断完善教育信息化相关标准,建设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要帮助企业新产品、新应用和新的解决方案寻找试点,在用户的试用中,完成研究成果向应用成果的转化;要支持和用好企业对教育信息化的捐赠,用好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带来的物质资源和智力资源,合作打造有显示度的试点班级、学校和地区,并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具体到重点工作任务上,一是在网络宽带校校通方面,要探索以“政府政策支持、大企业投资建设、学校持续使用”为主的新机制:政府要有规划,提出明确的建设目标,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支持企业参与建设并提供服务;电信运营企业要积极出资参与建设和服务;学校的重点在应用,要积极开展宽带网络条件下教育教学活动,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是在优质资源班班通方面,重点是推进建立“企业竞争提供、学校自主选择、政府评估准入”的新机制;采用市场机制,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特别是中小企业共同参与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建设,政府择优收购、后补助、奖励或推荐使用;增强资源使用者的购买能力,特别是增加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用于自主购买数字教育资源,保证学校对数字教育资源的持续使用能力;政府部门要制定完善技术标准,建立优质数字教育资源评价与审查机制,引导企业开发行为,监管市场竞争秩序,维护市场环境。三是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方面,探索建立 “以企业建设、运营为主体,政府规范引导”的信息化建设运营机制,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开发、运营学习空间,为学校、教师、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5. 要切实把今明两年的重点工作落到实处

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特别强调要抓落实。国务院领导、教育部党组对落实今明两年的重点工作高度重视,要求非常明确,简单地说,就是要在短期内见到成效,见到实效,努力形成一些亮点。有很多的省市已经开始在系统地采取措施了,进展总的是非常好的。

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完成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简称为“三通两平台”。三通是主体,两平台是服务。宽带网络校校通是基础,优质资源班班通是近期工作的关键,人人通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它们是不同的层次,有密切的联系,要不断地深入做下去。所以不同的地区如何抓,重点抓什么,要自己定好位。对于那些教育信息化建设起点较高、进展较快的地方,也要清醒的认识到,“三通”只是我们工作的起点,不是终点,教育信息化永无止境,要进一步在实践中把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有机结合,探索更为广阔的天地。

二、抓住大好机遇,发挥中坚作用,切实做出贡献

国家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规划、计划、指导思想、行动步骤、任务部署都基本形成,现在主要是抓落实。作为电教系统,要在努力推动和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中发挥好中坚作用。为什么是中坚作用呢?因为中小学是教育系统的最大群体,电教系统的工作对象就是中小学,此外,电教系统的任务主要是资源建设和应用,而应用是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所以电教系统作用发挥得好坏,切实关系到教育信息化整体推进的速度、质量和水平。我在这里提几点要求:

1.增强机遇意识,在服务大局中谋发展

谋发展就是谋电教馆自身系统的发展。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在服务大局中谋发展。

为什么机遇意识很重要,一是谋大事,必须要有机遇,顺势而为,才能成大器。二是机遇来了,你必须得抓住,你不抓,别人就抓走了。机遇不是任何时候都有的,要敏锐,要善抓。三是抓住机遇,必须要有新的视野、新的思路、新的举措,否则有机遇也会浪费掉。对电教系统来说,当前就是一个很好的、难得的发展机遇。第一,教育信息化的加快发展提供了广阔天地,有足够的空间供大家施展才华,现在大家需要的是拓展自己的眼界,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来适应国家宏观的更大的发展。第二,国家教育投入大幅增长,教育信息化就是最好的、最显著、最具有标志性的领域,效果也是最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所以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投入也会比以前有较大增长,这也是难得机遇。第三,事业单位改革也是一个机遇,国家全面部署事业单位改革给了电教系统一次更科学准确定位和谋求发展的机会。

如何服务大局值得大家认真思考。必须把围绕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和全国教育信息化会议提出的要求摆在工作优先位置,认真谋划,扎实推进。当前,全国电教系统的同志们必须要尽快行动起来,围绕教育信息化重点工作任务,系统设计,形成合力,强力推进。要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结合本地实际,抓好落实,做出实效,在贡献中谋发展。

2.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健康发展

宣传贯彻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是当前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教育部已经全文印发了刘延东同志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一些地方已经掀起了学习宣传的热潮。各地电教馆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优势,增强加大学习宣传工作的主动性,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把宣传贯彻会议精神的工作做实。要利用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战略加以实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宣传延东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宣传《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的战略思路、重点亮点和具体内容,宣传重点工作的启动实施与全面推进,宣传教育信息化的创新案例、做法和模式;要以多种方式组织学习讨论,提高各级各类学校对教育信息化核心理念和工作方针、目标的认识与理解,让学校和师生了解会议的内容,把握会议的精神实质,把对教育信息化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战略部署上来。要向社会各界、特别是对企业大力宣传,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良好环境,为教育信息化工作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落实造舆论,促进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社会密切互动,营造共同推动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的社会环境。工作中还要注意收集各级各类学校学习讨论、宣传贯彻的情况,用基层经验和典型,推动学习宣传工作的深入。

3.把握核心理念,找准定位,打造特色优势

从历史上看,电教系统为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电教馆”在新形势下必须创新发展,不仅内容要创新,机制要创新,思路也要创新。新时期电教业务的转型,不是一个简单的名称问题,而是教育发展和信息技术发展共同向电教系统提出的内在的、必然的要求下的重新定位和工作思路调整。要用我们的行动、用实践,用效果、用贡献去定位。

中央电教馆在全国教育信息化中的主要任务是资源建设,要建设成为一个全国的优质资源中心,这就是中央电教馆的主战场,只有找准主战场,发展空间才大。要以资源为主业,以网络为载体,以服务为主线。这意味着教育资源建设要转型为以数字教育资源为主体的资源建设,教育资源共享转型为以网络为载体、为媒介,以服务为主线的资源共享,开发资源的目的就是通过服务实现共享。同时,中央电教馆要努力实现三个跃升:第一要从维持正常运转向推动事业发展跃升;第二要从适应性服务向主动服务跃升;第三要从面向需求自行开发资源向以组织协调、指导资源建设跃升,要发挥协助政府连接社会的中间环节的作用。中央电教馆还要起到领头雁作用,要在资源建设上拓宽工作领域,提高工作层次,认真服务和指导地方工作。

每个省市电教馆的工作要求和范围是有差异的,但总的来讲,都要改革,要创新,要转型,要提升,都要把资源建设工作作为核心工作,定位好资源建设、资源共建共享的发展方向。

4.切实转换机制,在服务教育信息化的主战场上作贡献

在过去的工作中,电教系统与教学一线紧密联系,积累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希望电教系统继续发挥扎根基层、扎根教学应用的优良传统,站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把自己的工作统一到国家对教育信息化的整体部署中来。特别是在机制创新方面要进一步深化。

第一,作为电教系统,要善于抓好试点示范的引导。中小学量大面广,不可能一下子就做到面上。希望各地电教馆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结合实际、解放思想、先行先试、探索路子,认真组织落实好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

第二,要在服务机制的建立和服务内容上下工夫。例如,有些地方电教馆做得很好,县教育局每年拨出经费,让电教馆承包全县或者某片的计算机支持服务工作,这样既减轻了学校负担,又提高了服务质量,降低了服务成本,就是一个好的机制。电教系统服务的领域非常宽广,要做的事情很多,服务的模式也是无止境的,关键是要创新,要总结提高。

第三,要在合作机制上下功夫。前面讲过,教育信息化是全社会的事,单靠政府不行,单靠教育行政部门和电教系统也不行,电教系统也不可能把所有的事都包办,一定要善于学会和应用新的合作机制,跟政府、企业和其他的社团组织都建立起更广泛更深入的合作,要运用好这种有效的合作机制推动我们的事业。

5.提高专业水平,队伍建设上打造一流的团队

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深刻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也在影响着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这对于转型中的电教系统队伍提出了严峻挑战。

教育信息化本身也是一项专业化的工作。作为电教系统,专业化不仅是技术上的,更是服务上和管理上的。全国电教系统有约50万名电教工作者,这是一支宝贵的队伍。要在现有良好的基础上,建设好一支业务精良、结构合理、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专业队伍。下一步,要建设好电教系统专职专业队伍、专家队伍和一线实践工作者队伍,要加强培训,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全国电教系统各级领导学习培训的重点。一定要把电教系统建设好,用好,充分发挥作用,使其发展成为一支高水平的专业化团队,担当起教育信息化中坚力量的大任。

同志们,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是国家信息化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战略任务,是事关教育全局的战略选择。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希望大家按照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教育部党组的要求,切实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努力奋斗,为教育信息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召开!

江苏省电化教育馆馆长篇三

尊敬的昌亚厅长、史馆长、巴珠书记,自治区教育厅各处长,来自全国其他省的各位馆长,各地的局长和电教界的同志们,大家上午好:

我们非常荣幸受自治区教育厅和电教馆的邀请,一行20 多人来到西藏,亲自聆听西藏教育厅领导和电教馆领导关于未来全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宏伟规划及任务的部署,我们也将亲自感受西藏各地区落实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一系列要求的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一些新的气象、新的做法、好的经验。对我们20 多名同志来说,能够进藏是我们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刚才,从史平馆长的报告和昌亚厅长的报告中,了解了很多情况,学习了很多东西,这次我们来是与西藏的同志们共同商讨新的形势下,怎么样为西藏的教育发展,特别是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做出我们共同的努力和共同的工作。下面,说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回顾十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取得的成绩

在座的同志都是我们行内人,我们知道,1999 年是我们国家教育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年,在那一年里,召开了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国务院转发了《面向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xx 年至到20xx 年的教育发展是在这样一系列党和国家的重要方针指导下来推进的。同年,还召开了全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在会上,当时的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对基础教育信息化提出了“两个半目标”。即:在5 到10 年时间里,要使全国的中小学校联网,中小学校要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同时,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应该说从99 年底到现在,我们已经走过了十年的路程,各方面学者、包括教育行政部门也在认真总结十年的工作,我们是不是有这么一个基本的判断。(一)我们1999 年提出要用教育信息化来带动教育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在基础教育“两个半”的措施的支持下,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我想有几个方面的表现。一是,我们国家的学校包括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应该说今天即使是农村的中小学(指完全小学以上),有相当一部分的学校都可以通过adsl 方式来联网。虽然目前没有特别准确的统计数字,我们在各地做调研中了解到包括内蒙,所有通电话的学校都已经能够通过电话线来上网。大家想一想,这是一个多么大的变化,在这里头我们看到了十年前我们提出的“校校通”,用多种方式,包括卫星接入的方式来实现中小学校进入数字化的基本环境的目标基本实现。二是,我们提出了要为全国的三年级以上小学生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检查下来看,我们的所有高中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高中课程被列入通用技术课程的一部分,有五个模块,其中有2 个必修模块和3 个选修模块。所有学校都已经能够开课。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农远工程建设之后,我们所有初中都具备了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的条件,我们算下来,小学经常能够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的在一半左右。我们还有相当多的小学还不能够开课。三是,在这样一个推进过程中,提出了一个要求,叫建网、建库、建队的口号,这是上海教委首先提出的,在全国迅速形成了共识。今天,我们已经形成了丰富的基础教育资源,为什么这样讲呢?今天无论你对中小学,特别是义务教育的各个学科和各个主题有需要,你去互联网上用关键词来搜索,那么得到的资源恐怕都不是数以百计,应该是数以千计以上的资源都能得到。那么,我们已经改变了在1999 年推进教育信息化之初讲到的有路无车或者有车无货的概念。在网络建设过程中,我们已经建成了一部分的“路”。同时,我们在这样的“路”中开起了各种所谓的“车”,即各种各样的管理和信息系统。在这样的信息系统中,我们已经具有了各方面的数字化资源,这些资源虽然量很大,但是还不能根本上满足我国的基础教育需要。所以,在20xx 年,教育部在中央电教馆建设了基础教育资源中心。我们今天已经看到,在全国的省级馆包括西藏馆,大概有10 多个省都已经建起了资源中心。这样一种机构的变化,使我们资源的整体的规划和发展向前迈进了一步。应该说,回顾10 年的时候,我们觉得基础教育资源已不是99 年由我们专家提出的,如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积件、素材的概念,更重要的是我们在这样一系列概念的基础上,形成了知识点资源,探究性学习资源和自主性学习资源、专题教育资源和教师培训资源、为农服务资源等六大类。这六大类资源支持我们中小学信息化发展,特别是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发展。所以20xx年开始在作中长期规划的时候,我们与科技司和基础司共同研究,觉得和其他各级各类教育比起来,基础教育的资源应该说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结构和体系,这是一个来之不易的成果。

在建队伍方面,我们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如,在20xx 年,由教育部发布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能力标准。经过几年的努力,使我们从到十五期间,对全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基础知识以及制作课件的基本技能,走向了怎么样结合教育教学的需要,结合学生的成长特点和认知特点来应用技术的培训。据我们统计,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除了体育之外,其他学科的应用都超过了10 %。在课堂中经常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师在各学科中都超过了10 %。这些说明了什么呢?证明各个学科都提出了应用信息技术来提高教育质量、效率及教育效益的一系列的要求。应该说,我们在过去10 年的一系列工作,对未来10 年我们师生应用信息技术,特别是结合教与学的过程来应用信息技术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我们看到了在一系列的信息化环境,包括三种模式,包括光盘资源,卫星发送的ip资源以及互联网资源和硬盘形式或者局域网存储资源的教学化资源等资源的支持下,信息技术和课程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我们觉得在10 年的发展中,还有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没有解决。首先,我们的应用水平还不高,我们看到发达国家在世纪之初的时候开始转型。上个世纪末的时候,他们非常注意联网。互联网连到教室和连到每个学校。但是03 、04 、05 年的时候,发达国家已经把兴奋点转移到有效应用上。我们是发展中国家,应该说中国现在发展很快,钱也渐渐的多了起来,但是这个钱来之不易,而且我们大家也看到了,在我们发展的过程中,竞争和挤压越来越大,在这样一个国际环境下,我们必须要利用好国家和人民给的每一分钱。因此,教育信息化的应用就摆在一个非常非常突出的位置。怎么样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要提高教育应用水平,必然要涉及到设备必须要更新换代,必须要使我们的硬件设备从一种物流化的光盘发送逐渐向大规模的依靠数字传输的通信技术的转移。我们必须要将过去的数字资源库的概念,逐步地让它走向数字资源体系的概念。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去提高我们的应用水平,也更好地为我们孩子今后在国际竞争中去获得他们发展和生存的位置。那么,提高应用水平,除了我刚才说到的这些以外,有两个方面必须要提高,认识或者是更加关注能力建设。第一个能力叫领导能力。曾经在各种教育信息化研究,包括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等等,大家在讨论过程中,有的专家认为,教师的能力、学生的能力是信息化发展瓶颈。我认为学生和教师的信息化能力,今天用我们更高水平的应用来说还是瓶颈,但不是根本性的瓶颈。如果说我们有很好的策略,他们的积极性、他们创造性可以焕发出来。因此,我觉得教育信息化第一位需要建设的能力是领导能力,包括各级政府的规划能力,以及我们教育系统的规划力和执行力。电教系统,作为教育行政部门重要的技术支持力量。我们用什么样的办法去支持国家的规划,我们用什么样的办法去支持国家的实施,以及能够有效的评价,同时通过各种各样的奖励、发展使我们的信息化能够走向正轨,让孩子能够不是被动,而是让他们有兴趣、个性化、智能化,随时随地都能学习。我想这是我国中长期发展纲要创设的。第二是,我们要特别注意利用技术的创新。我们用领导力把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引向什么地方。我想我们必须要认真学习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关于创新人才的一系列新的论述。我觉得这里头给我印象非常深的就有三条。有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这既是目前国际上在研究教育信息化21 世纪技能的培养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同时,它的表述也完全反应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智慧。那么,我们怎么样在这个过程中,在这样一些指导思想下,让我们的孩子学技术。

二、未来10 年发展任务和特点:

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对教育信息化笔墨很重,应该说是史无前例的重视。我刚才讲到了1999 年党中央、国务院的关于素质教育的决定,其中有一条是写教育信息化的,标题是要大力提高教育技术的程度和教育信息化的水平,一共只有一段,但这次纲要一共是四个总体部分,加前面的序言和后面的实施一共六个部分,22 章70 条,我们教育信息化作为独立的一章,而且写到了三条。所以比重是比较大的。特别是信息化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这句话应该说对各方面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我们听到了反对的或不太同意的意见。但是我也更多的听到我们教育系统的很多同志感到非常振奋。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这次提出的四个任务。讲到任务的时候,首先要讲到目标。这次提出的未来10 年的目标要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方法和教育手段的现代化,这是总体的目标。那么,我们总体的目标不是建设一个网络,而是建设一个服务体系,那就必然想到,教育信息化的定位是保障措施。在教育保障措施里面,第一是教师,第二是经费投入,第三是教育信息化,第四是教育的政策法规,第五是项目的实施和改革试点,第六是组织领导。所以,把整个教育信息化定位在服务各级各类教育、为教育发展提供支撑的重要的地位上。这三段文字提出了四个任务。第一是建成基础设施,第二是大力的开发资源,第三个任务是强化应用,提高师生的水平,第四是第一次在信息化相关的内容中提到了信息管理系统。我们一定还会继续使用三种模式的技术,如光盘技术、卫星技术,但是在未来的10 年中,全国基本建成各级各类数字服务体系,也就是说要进入宽带接入互联网的时代。我觉得教育信息化支撑的是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育公平。因此,教育信息化要落脚到推进教育公平和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三、共同为西藏教育信息化做贡献

我想在未来的西藏教育发展过程中,西藏的信息化发展一定会有广阔的空间的。根据国家的信息化发展,西藏自治区教育厅非常及时地已经作了规划,我相信这样的规划能够得到非常好的落实。

我们希望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共同帮助促进西藏教育信息化工作。一是,全国所有免费资源能够服务到西藏的每一所学校,特别是联网的学校。我们现在已经建立了全国的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按照教育部的要求,这些全都是免费的资源,这些免费的资源主要是汉语资源。目前还有一部分由西藏和青海两省(区)教育厅联合开发藏语资源。二是,我们要为西藏搭建网络环境下的远程培训平台。我们的技术人员预计,在暑假期间把网络平台部署到西藏,并联通所有联网学校。第三,根据西藏电教馆要求,我们要进一步修改、修订教育技术和现代教育信息化的管理体系和服务平台及技术支持系统。这项工作放在下半年或明年年初完成。同时,我们也应西藏教育厅的要求,继续在西藏支持培训工作。培训可以是多方面。一是请内地的同志进藏。二是西藏的同志到内地各地去走一走、看一看。有短期培训,也可以稍长时间的培训,见习挂职等等一系列的培训。同时,我们也欢迎所有的西藏各地的同志到全国各个地区参观,我在这里代表中央电教馆,也代表我们今天来到会上和没有来到会上的所有的电教战线同志们表个态,无论什么要求,我们一定努力去完成,和西藏的同志共同为建设一个美好的长治久安的西藏作贡献。

推荐访问:江苏省 馆长 电化 最新江苏省电化教育馆馆长(3篇) 最新江苏省电化教育馆馆长(3篇) 江苏省电化教育馆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