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建党100周年党史学习专项党课心得体会合集五篇

时间:2022-06-07 09:00: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建党100周年党史学习专项党课心得体会合集五篇,供大家参考。

建党100周年党史学习专项党课心得体会合集五篇

  只有启程,才会到达理想的目的地;
只有播种,才会有收获;
只有竞争,才能脱颖而出,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下面是小编为您推荐建党100周年党史学习专项党课心得体会合集五篇。
 

  建党100周年党史学习专项党课心得体会1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临新的发展要求,常回头读好、学好党的历史,从中汲取治理智慧和前进力量,探寻新征程新任务“解锁密码”。

  回首来时路,党的“初心”和“使命”中一直蕴藏着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密码,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近几年,历经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还有即将开始的党史学习教育,都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党员干部进行自我教育、自我革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创举,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凝聚升华的中国智慧,对引导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历史和现实意义。

  一、学习党史,就是要学会在自我革命中诠释初心使命。

  中国共产党天然具备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批判性和革命性属性,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政党自我革命的优良传统,它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这给了共产党人敢于自我革命的勇气。无论是早在1922年就列出的六类必须开除党籍的情形,还是1926年发出《坚决清洗贪腐腐败分子》的通告,或是后来1942年到1945年的延安整风运动,还是当前进行得“打虎”“拍蝇”“猎狐”,都是共产党针对影响党的先进性纯洁性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等一切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相违背的行为的集中发力、严整真治。

  二、学习党史,就是要学会在担当作为中践行初心使命。

  担当作为是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也是践行初心使命的本质要求。时代更迭,召唤着共产党人更好地敢担当善作为,要求各级党员干部必须以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责任感、紧迫感,争当改革发展的促进派、实干家。从宏观方面讲要坚定不移地推动各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从微观来说,就是要立足岗位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推动解决好群众关心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方是对守初心、扛使命最好的回应。

  三、学习党史,就是要学会在历史先贤中强化初心使命。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从井冈山上的艰难探索,到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苦跋涉;
从抗日战场上的奋斗牺牲,到解放战争中的披荆斩棘;
从建设时期的战天斗地,到改革年代的砥砺奋进……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在各自的岗位艰苦奋斗、奋发有为,用青春、热血乃至生命共同绘制了今日中国国强民富的蓝图。今天,我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感到自豪的同时,更应该坚定立场,继续奋斗,通过学好党史,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初心守得更牢、把使命担得更实,让党的事业薪火相传、蓬勃发展。

  建党100周年党史学习专项党课心得体会2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学习和总结历史,从历史的细节中感悟人生,从历史的经验中汲取养分,从历史的规律中总结创新,从历史的风云中借鉴方法,是我们党一贯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党史中蕴含着磅礴的精神力量、深厚的历史经验和深邃的政治智慧。党员干部要想学好党史,应当点亮“明理之灯”,照透历史迷雾,不畏浮云遮眼,做到永葆初心;
点亮“信念之灯”,照亮前行道路,做到矢志不渝;
点亮“崇德之灯”,照耀使命担当,做到牢记宗旨;
点亮“力行之灯”,照见榜样标杆,做到知行合一,从而在党史中获得启迪、从历史经验中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进而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

  一、学史明理,党员干部要从历史经验、优良传统中汲取政治智慧,点亮“明理之灯”,激发精神动力,永葆初心。

  回望中国近代波云诡谲的历史,各个阶级和政治力量纷纷登上历史舞台,但种种救国方案皆化为泡影,最终人们把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希望寄托到新兴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这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大背景,也是历史必然性的依据所在。通过党史学习,我们要学懂弄通“中国共产党诞生、发展直至执政的历史必然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等关键性问题,就能点亮“明理之灯”,从历史经验中汲取政治智慧,从优良传统中激发精神动力,永葆初心使命,从而传承好、弘扬好先辈们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

  二、学史增信,党员干部要从仁人志士、革命先烈身上汲取信仰之力,点亮“信念之灯”,保持昂扬斗志,矢志不渝。

  红船百年破波涛,理想信念是导航。一百年前,嘉兴南湖红船起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登上了历史舞台。从此,中国共产党就带领中国人民踏上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光明道路,开启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壮丽征程。从此,一位位革命先烈为了心中的信仰,抛头颅,洒热血,他们中有“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有“留得豪情作楚囚”的恽代英,有“白山黑水除敌寇”的赵一曼……回顾党的光辉历史,我们深受震撼,无论是革命战争的严峻考验还是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亦或是改革开放的创新实践,都充分展示着我们党领导人民英勇顽强、气势恢宏的奋斗足迹,我们认真学习领悟党史,就要汲取革命先辈的精神力量,从而燃起不灭的“信念之灯”保持昂扬斗志,矢志不渝奋斗。

  三、学史崇德,党员干部要从勇挑重担、艰苦奋斗中汲取为民情怀,点亮“崇德之灯”,高举人民至上,牢记宗旨。

  “德莫高于爱民。”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记讲述了发生在湖南汝城县的“半条被子”的感人故事。红军长征时期,3名女红军借宿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村民徐解秀家中,见到徐家家境贫寒,连床御寒的被子都没有,临走时,女红军用剪刀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开,将半条被子留给了徐解秀。“半条被子”的故事,生动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荣辱与共、风雨同舟的鱼水深情,深刻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学习党史,我们就要汲取革命先辈同人民群众心心相印、患难与共的光荣传统,进而高举人民至上,始终保持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的情怀,做到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悟初心、担使命中,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四、学史力行,党员干部要从优秀榜样、先进模范身上汲取奋斗营养,点亮“力行之灯”,实现身体力行,知行合一。

  学以致用是真学、知行合一是真知。党员干部们要学习先进典型,做到见贤思齐,从党史中寻找理论滋养、精神支柱以及模范标杆,从王进喜、焦裕禄、孔繁森、廖俊波、黄文秀等一位位好干部身上学习共产党人宝贵的精神实质,从而对标榜样,不断凝聚实干动力,身体力行。历史与现实均证明,美好的蓝图不会自动实现,真抓实干才能梦想成真。因此党员干部要在党史中汲取奋斗的营养,把初心使命变成党员干部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把榜样标杆顶在头上,把行动注在脚下,在攻坚克难中激发斗争精神,在实干中不断增强斗争本领,推动各项事业开拓前进,勇于担当、甘于奉献,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建党100周年党史学习专项党课心得体会3

  习近平总书记记在青年干部培训班上明确指出,青年干部学习理论要舍得花精力,要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理论学习以及理论思维是我们党执政以及不断前进的重要保障,学习党的理论要与党的历史进程相结合,从历史中了解党的理论形成的国情、世情,才能真正学懂原文、悟透原理,深刻理解理论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等,进而在理论与历史的融会贯通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理论学习要从历史大势中理解、洞察和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记曾鲜明指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在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能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和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不能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不能把历史顺境中的成功简单归功于个人,也不能把历史逆境中的挫折简单归咎于个人。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同样,理论学习只有放在当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才是从历史实践中去理解、洞察和研究理论,才能在历史实践中学会总结、提炼理论的方法和能力。回首一部满载着峥嵘岁月的党史,它记录着一代代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浴血奋战、团结奋斗的光荣历史,更记载着党的光辉理论、宝贵经验、优良作风。作为党员干部,只有坚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学习党的历史、提升理论修养,才能真正掌握蕴含在历史和理论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才能在在历史的大势中深度掌握党的理论成果,使理论成果内化为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转化为人生路途中的不竭动力。

  理论学习要从历史大道中学习、思考和践行。

  毛泽东同志曾告诫全党:“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事实证明,从理论的高度研读历史与从历史的维度学习理论是辩证统一的。“欲知大道,必先读史。”只有了解党的奋斗历史,解读好历史和人民为何在革命历史时期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从艰难的历史中跋涉的?改革开放是如何打破僵局、步步深入推进的……在研读党的历史,特别是在党的历史中深入研读党的理论,才能看清党的历史的脉络和规律,才能把握党的历史的大势和主流,更加坚定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只有深入学习、思考,将党的诞生史学深,深刻理解“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才能理解“经历了无数次狂风骤雨,大海依旧在那儿”的国之自信;
将党的成长史学透,使为民之本色内化于心,才能更加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
将党的优秀代表学活,使忠诚干净担当成为党员干部的信念,深入学习、杨靖宇、孔繁森、焦裕禄、雷锋、李保国等人的精神品质,才能做一个有信仰与激情、责任与担当、人格与情怀的合格共产党员。

  理论学习要从历史大逻辑中把握、谋划和开拓。

  “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饱含智慧。历史记载着一个民族的兴衰起伏,隐藏着一个国家的文化基因,一定意义上,历史学也是未来学,只有正确的认识历史,才能更好地开创未来,只有以明澈的历史大视野、清晰的历史大逻辑读党史,才能在新时代不断地丰富创造理论,才能从历史的深处把握现在。回顾历史,党的诞生、国共合作、全面抗战、xx会议、八七会议、改革开放等等,我们党总是能够在历史的重要时间节点上找到正确的道路,关键在于我们党善于从历史的大逻辑中找寻实践探索的方向。因此,理论学习既要放在革命抗战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更要放在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放在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寻求现代化途径,以及解决人类问题的历史视野中考察,才能更加符合中国当下的国情、世情。恩格斯说“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深入学习党史、铭记党史,就会真正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深入学习历史,就能从中找寻胜利的源头,吸取智慧、经验、意志和力量,从而夯实个人的理想信念,继承优良作风,传承红色基因,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坚强有力,让中华民族始终沿着人间的正道浩荡前行。

  建党100周年党史学习专项党课心得体会4

  回眸党的光辉历史,中国共产党一路披荆斩棘,实现一个个突破;
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着华夏儿女用不屈的民族脊梁挺起了中国的前途与辉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中华民族的富裕拼搏奋斗。

  历史的长河奔腾不息,奋斗的道路曲折艰辛。看清来路,牢记为什么出发,才能把握方向、行稳致远。唯有矢志不移才能不断前行。100载风雨兼程,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我们党带领人民不懈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前途命运,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伟大奇迹。今天,我们比历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面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的事业,面对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新的“赶考”,只有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才能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

  中国共产党100年风雨兼程,100年岁月峥嵘,100年自强不息,100年奋斗前行。时间不会停止,脚步也不会停滞。在奔涌不息的时间长河中,今日之中国正面临近代以来的发展时期,也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唯有保持锐意进取、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敢闯敢干的奋斗姿态,脚踏实地,方能创造无愧于伟大新时代的新辉煌。

  建党100周年党史学习专项党课心得体会5

  岁月在更迭,青年会老去,但青春的集结号经久不息,嘹亮而清澈。

  100年前的您说:“部队要攻城了,为了抢到背炸药包的机会,我虚报年龄火线入了党。要知道,参加尖刀班、背炸药包是共产党员才有的‘特权’。”这是一位革命前辈在谈到入党初心时的真诚独白,云淡风轻之间饱含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情怀。

  100年后的我们说: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前辈们您看,2019年3月31日,是令人无比心痛的一天:凉山的扑火英雄在执行任务时壮烈牺牲,留给世界最后一道“最美逆行”。在和平年代,以青年为主体的消防和公安队伍是牺牲最多的群体,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无论在哪个时代,青年人都是肩扛社会大任,推动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而今,责任的大旗正向我们递来,我们应不负韶华,共同振兴国家。现如今,中国仍不乏勇扛国家大任的青年。“蛟龙号”总设计师、潜航员叶聪,付出常人十倍百倍的努力,让大国重器落地;
嫦娥团队中那些90后的年轻人,同先辈合作将中国的兔子送上月球背面;
哈工大那群二十几岁的青年,成功在轨抢救回了“龙江二号”并拍下了被世界称赞的“最棒的地月合照”……这些走在时代前列的年轻人,完美地诠释了什么是“振兴国家,不负韶华”。

  青年,不愧是中国革命的燎原火种,中国大厦的不锈钢钉,中国故事的青春注脚!

  青年兴,则国家兴;
青年强,则国家强。呼唤新章,领袖新时代的嘱托在耳畔久久回响:“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毫不畏惧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披荆斩棘中开辟天地,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用青春和汗水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

  过去的100年,你们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前仆后继,100年后,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继承了你们的精神,正在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定进发……

  新的时代,我们将迎来小康生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世界强国……这些都将在新时代青年的手中变为现实。

  百年青春心向党,矢志建功新时代。100年前,你们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100年后,我们比历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国梦。

  100年前,你们乘着小小的“红船”,劈波斩浪,抒发人生壮怀;
100年后,我们驾驶时代的“巨轮”,凯歌前行,挥洒青春豪情……今天,我们比历任何时期都更加信念坚定,更加斗志昂扬!



 

推荐访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