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专家建议固定法定假期取消调休你同意吗:延长假期取消调休可行吗(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专家建议固定法定假期取消调休你同意吗:延长假期取消调休可行吗
专家建议固定法定假期取消调休!各位网友觉得如何呢?延长假期取消调休可行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专家建议固定法定假期取消调休你同意吗,如果喜欢请收藏分享!
专家建议固定法定假期取消调休你同意吗?
4月17日,“能不能接受五一放一天不调休”的话题冲上热搜第一。
有媒体发起投票,截至发稿前,投能够接受调休的网民占比58%,不能接受调休的占比13%,其中参与投票的人群多为90后。
今年五一劳动节放假日期为4月29日至5月3日,一共5天,4月23日(星期日)、5月6日(星期六)上班。
有网友认为“不如不放,调休很累”。
也有网友评论,“还是调休吧,想要去远一点的地方旅游。”但更多网友表示,既想要五天的连续假期,又想不调休。
据同程旅行发布的“五一”假期旅行消费预测数据显示,目前平台上“五一”出行的云南、海南、四川、新疆等长线游目的地订单量环比增长超过15倍,出境游订单环比增长近5倍。
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截至4月10日,五一假期国内旅游订单较2019年同期增长约200%,创五年来最高。
其中,住宿累计预订量已与2019年4月25日持平,这意味着今年游客大多早有打算,住宿预定节奏更前置。
延长假期取消调休可行吗?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2月28日通过个人社交平台发布文章,建议延长春节假期至9天,取消调休制度。
赵皖平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积淀,是中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春节绝对是一年当中,最隆重、最热闹且富有特色的一个传统节日。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日渐丰富,春节作为中国人乡愁亲情和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年味却越来越淡。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也要同步推进春节的现代化,我们需要与时俱进,量身打造一个适配工业化、信息化时代的现代化新春节。
基于此,赵皖平提出如下建议:
一、提升传统节日认知。年是中华文化的浓缩,更是中国人抹不去的心结。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娱乐生活丰富,物质和娱乐逐渐成为春节附属物,回老家探望父母亲人成为中国人最核心的情感需求,而且这件事情只有在春节才能实现,这是新时代背景下维系年味最重要的原因。春节看似七天的小长假,包含了双休日和调休,满打满算其实休了三天。调休更是让春节假期“变了味”,疲惫感攀升,还没陪伴父母几天就要复工复产,老百姓心里不痛快,干活也使不上劲,年味自然就变淡了。建议将3天春节法定假期增加至5天,加上一头一尾两个周末,取消调休制度,将春节假期延长至9天,以思维和形式的现代化,让老百姓安定过年,过个团圆年。
二、丰富传统庆典活动。“爆竹声中一岁除”是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诗句,从爆竹到烟火,体现着古代精湛的工艺发展和繁荣的文化传统。松绑烟花爆竹燃放政策,不仅是对我国绵延上千年过年仪式中燃放烟花爆竹传统的回归和文化的传承,更是对群众过年期间期待平安健康的精神需求的回应。建议调整燃放烟花爆竹政策,设立集中燃放点,在规定时段、规定区域,合理、有序引导禁放区有需求的市民前往燃放,以充分回应市民群众燃放需求,同时加强安全防护及保障,对可以燃放的烟花爆竹进行分类,危险性较大的,不建议个人进行燃放,以场景和管理的现代化,保证老百姓安全过年、喜庆过年。
三、持续输出优质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精神源泉,用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化自信,在道德、政治、教育等方面都对于当代中国具有重要价值。建议强化技术赋能,丰富节目形式,深挖文化潜力,延伸文化内涵,让经典“活”起来、“火”起来。同时,变革传播形式,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发挥矩阵优势,形成传播合力,最终实现传统文化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表达和融合传播,促成传统文化与当代年轻人的有效链接,以内容和技术的现代化,让老百姓欢乐过年,过个多彩年。
延长假期的好处
根据统计,第一放假期间人们在实体店、网购、旅游的各方面消费能大大的拉动内需,促进我们国家社会的经济发展,让资金流动起来!
第二就是假期所带来的交通压力!因为假期比较短,人们的时间也比较短,那么人们就会都在同一时间往返各地,那么大大加重了交通的负担,如果延长假期,能有效缓解交通压力!
第三点就是大家都所想的了,就是能多陪陪家人!特别是很多外地挣钱的人,一年可能就过年回来一次,这么合家欢乐团圆的日子如果能多几天,那么第二年工作上班那一定是事半功倍干劲十足!清明节延期也能让我们有时间从外地赶回家祭奠逝去的亲人!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