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时间:2022-11-16 14:24: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供大家参考。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编写教案有利于教师弄通教材内容,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

《两颗鸟蛋》: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喜欢朗读诗歌。理解“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的意思。

3、懂得鸟类是人类的朋友,有爱鸟的意识和情感。

教学重点: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的意思。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情感,导入新课

1、播放音乐《百鸟朝凤》,你们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

2、在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中,鸟类是一个繁盛的大家族。无论是陆地、海洋,还是天空,到处都有鸟类的身影。那么鸟妈妈是怎样把它的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呢?

3、出示课件——书上的插图(不显示小男孩),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课题:两只鸟蛋。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的字音,遇到自己认为比较难读的字或容易读错的字做个记号。

2、通桌之间互相读一读,互相纠正字音。

3、请小朋友选择自己喜爱的一小节读一读,其他小朋友认真听、比一比谁的耳朵灵,能够发现读错的字音。

4、请小朋友分四人合作小组再读课文,互相听一听,比一比谁读得准。

5、出示词语大转盘,让学生自己转动大转盘,转到哪个词语就读该词语。(词语:鸟蛋、取下、凉凉的、一定、捧着、连忙、轻轻地、仿佛、抬头、投向)

三、细读课文,促进感悟。

1、学生自由读全文。

2、全班交流。

(1)第1小节:当学生说出——我知道鸟蛋小小的、凉凉的,教师顺势出示挂图或实物,让学生看看或摸摸这小小的鸟蛋。

①交流感受。当你看到或摸到这小小的、凉凉的鸟蛋时、你有什么感受?把自己的感受讲出来。

②指导朗读。学生朗读,师生共同评议,发现学生朗读中的闪光点,引导学生把鸟蛋“小小的”“凉凉的”,“我”拿着鸟蛋“真好玩”的感觉读出来。

(2)第2小节:当学生说出——我知道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

①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组织交流:你怎么知道两只鸟蛋就是两只小鸟?

②出示或播放小鸟破壳而出的图片或课件时,引导学生们说看了之后知道了什么。(一只鸟蛋就是一个生命)

③此时的鸟妈妈发现鸟蛋不见了,会怎么样?(读词语:焦急不安)

④启发想象。小朋友们闭上眼睛想一想,假如你就是鸟妈妈,你会怎么做?

⑤指导朗读,读出鸟妈妈焦急不安的语气。

(3)第3小节:学生谈理解后,让学生边读边演。师生共同评学生表演中出现的闪光点及不足之处,并加以引导,读出送还鸟蛋时小心翼翼的心情。

(4)第4小节:学生谈理解后,教师问:读了这一段,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为什么“我”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

①启发想象。假如你就是课文中的“我”,当你的耳边传来鸟儿叽叽喳喳的叫声时,你抬头仰望蓝天,能看见什么?

②课文中的孩子和你们一样,都看见了鸟儿美好的明天。那这一段该怎么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四、借助想象,升华感情。

1、学生齐读全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所描述的情景。

2、交流:你喜欢课文中的“我”吗?为什么?

第二课时

一、背诵诗歌。

学生练习背诵,指名背诵,小组背诵,全班齐背。

二、复习巩固生字词。

1、出示不带拼音的词,学生认读。

2、显示红色的生字,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记忆生字的字形。(启发学生用熟字加偏旁、换偏旁等方法记忆字形)

3、做“走迷宫”的游戏,复习巩固生字。

三、学写生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字。认识,观察,说说怎样把字写漂亮。

2、学生描红、书写,师生评议。

3、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重点指导“连”、“远”。

四、实践活动。

1、引导学生积累词语。

(1)出示“我会读”中的词语,指名读。

(2)男女同学轮读左边的词组与右边的词组,说说发现了什么。

(3)扩展练习。

①“找朋友”游戏。把写有“花儿”“小草”“天空”“红红的”“绿绿的”“蓝蓝的”的卡片分发给学生,让拥有不同词语的学生去找朋友,读一读;再让两个朋友交换左右顺序,读一读。

②教师提供图片,引导学生照样子说几组词语。

③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展示平时积累的词语言

2、小调查:保护鸟类。

寻找有关益鸟的图片、资料,想想应该怎样保护益鸟,然后全班交流。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

《小猴子捞球》: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通过看一看、想一想、动一动、(试一试)等,生活情境出发,从感兴的话题切入,在一次告诉学生,遇事要动脑想办法;同时培养学生完整地表达和认真有顺序地编故事能力。

二、教学内容:

能说会写《小猴子捞球》。

三、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表达是听与说双方互动的过程,”在教育中,构建一个开放的交际的课堂,自然地将儿童多彩的生活与文本“键接”,营造宽松的氛围,使学生的说,写能力在多维的互动中得到切实锻炼。

四、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动脑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能力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讲述故事的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凭借教材,自主构建,多元解读。

六、教具准备:

实验用品,图片,投影片。

七、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童话导入:我们来给小猴想办法。

1、出示《小猴子捞球》的画面,播放有趣的童话故事。

2、听童话,看画面,提出问题“我看懂了……。”

“我想知道…………”。

3、议一议“我看懂了……。”

“我想知道………。”

4、全班交流。

板书“小猴子捞球”。

小猴子把球捞上来了吗?怎么捞的?我们来帮小猴子想想办法。

(二)口语交际,互相评说。

小组讨论:我来帮小猴想想怎么办。

1、全班交流,学生评价。

师随机提示“如果用这种方法,你要提醒小猴子注意什么?”

2、学生们帮小猴想出了不少好办法,那么他们会采用什么办法呢?他们会怎么说,怎么做?现在请大家扮演小猴子,四个人为一组先商量好你们打算用什么办法捞球,再分角色表演。

(三)请你完整地给大家讲一讲“小猴子捞球”的故事。

(四)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朋友听。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

《一寸光阴一寸金》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猜谜语:

看不见,摸不着,跑得快,没有脚。

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

(二)初读儿歌,读准字音

1、自由练习读

①小声读

②同桌互读

2、检查朗读

①指名读

②去掉拼音读

③读儿歌

3、脱离语境读词语

①定位认读

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

不让岁月空度过,

分分秒秒要抓紧。

②移位认读

金寸阴岁分秒光买

③抽读本课生字卡

④换语境识字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用多少金钱都买不回来。

◆光阴似箭,年岁不断增长。我们要抓紧时间学习。

◆做人要讲诚信,失去诚信将寸步难行。

◆要想做好这件事,难度很大。

4、生字回文,再读巩固

(三)拓展延伸,丰富认知

1、拓展延伸,训练表达

◆光阴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流回。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人生一世,如驹过隙。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莺花犹怕春光老,岂可教人枉度春。

◆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

◆《劝学》

南宋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2、拓展短文,丰富认知

《小河流过我门前》

小河流过我门前,我请小河玩一玩,

小河摇头不答应,急急忙忙去浇田。

小河流过我门前,我请小河站一站,

小河摇头不答应,急急忙忙去发电。

小河不肯玩一玩,小河不肯站一站。

一分一秒也不停,日日夜夜奔向前。

(四)积极探究,识记字形

1、寸:独体字,按笔画记,书写时“竖钩”在竖中线稍右的位置。

2、光:独体字,按笔画记,书写时“横”要居中。

3、阴:合体字,左窄右宽,新笔画“横撇弯钩”,“月”的撇要舒展大方。

4、金:左右对称的字,“人字头“的两笔要长一些,展开,盖住字的下半部分。

5、买:注意写好三个点,第二笔、第三笔的两个点,上下基本对齐,最后一个点要写得长一些。

6、岁:上下结构,上短下长,下面是个“夕”字。

7、分:上下大体相当,“八”的撇、捺要写得舒展,盖住字的下半部分。注意不要把“八”写成“人”或“入”

8、秒: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注意新偏旁“禾木旁”的写法。“禾”的捺变形为点。“少”的撇要拉长,是这个字最低的一笔,这样才能把字写紧凑。

(五)归类指导,写好生字

1、整体观察

2、重点笔画

①寸:独体字,按笔画记,书写时“竖钩”在竖中线稍右的位置。

②阴:新笔画“横撇弯钩”

③买:注意写好三个点,第二笔、第三笔的两个点,上下基本对齐,最后一个点要写得长一些。

④分:上下大体相当,“八”的撇、捺要写得舒展,盖住字的下半部分。注意不要把“八”写成“人”或“入”

⑤秒: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注意新偏旁“禾木旁”的写法。“禾”的捺变形为点。“少”的撇要拉长,是这个字最低的一笔,这样才能把字写紧凑。

3、认真书写

4、展评激励

5、指导后再书写

(六)回读儿歌,复现字词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

《看花灯》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能用生字组词。

2、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说出课文中花灯的名字,能把自己见过的花灯讲给大家听,感受看花灯的欢乐。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教学难点:真正体会看花灯的欢乐。

一、激情导入:

在寒假期间我们度过了一个热闹而快乐的春节,在春节期间我们即可以放鞭炮又可以逛庙会看花灯,别提有多高兴了!

在元宵节有一个小同学也看到了各式各样特别的花灯,你们愿意和他一起去看看吗?

板书课题:看花灯

学生齐读课题

过渡:为了更好的理解课文我们首先要把课文读熟。

二、指导朗读

(一)初读课文

1、读熟课文,不认识的字拼拼音。

要求:①不丢字,不多字,读准字音,不读错字。在哪里遇到困难可向别人请教(包括老师和同学)。

②在课文中圈出课后生字,认真地读一读。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谁愿意第一个把课文读给大家听?指名朗读。

2、同学们已经把课文读熟了,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要求:把语句读连贯通顺,画出不好读或读不好的句子。准备在课中教时加强注意,同时标出自然段。

师对个别学困生进行指导。

3、分自然段检查朗读。

(二)细读课文,体会花灯之美。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估计:我和妈妈去看花灯。

对策:什么时间谁去干什么?

过渡:我和妈妈看到了怎样的情景呢?

2、指名读第2自然段,通过他的朗读你知道了什么?

估计:花灯很多。

对策:从那可以看出花灯很多?

(墙上、树上、栏杆上都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花灯。)

教师:如果你看到这么多花灯心情会怎样?

估计:惊喜、高兴……

对策:那你就把这种心情用朗读的形式表达出来。

谁愿读给大家听?指导读好轻声

你能用书中的一个问来形容吗?(灯的世界)

结合自己的实际体会“灯的世界”

过渡:正月十五的大街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花灯,整条街成了灯的世界。这么多的花灯到底都什么样呢?

3、读第3自然段用“——”画出花灯的样子。

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花灯读给同桌听,读完后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这种花灯。

指名读,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个花灯(指6、7名学生读)

指导朗读,想象花灯的样子做出动作体会形态的逼真。

你还见过哪些花灯,谁愿意介绍给大家。

三、试背课文

选第2、3节自己喜欢的内容记一记、背一背

通读全文,体会花灯之美。自己设计一种美丽的花灯画一画。

比一比看设计的花灯最漂亮。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

《会变的瞳孔》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利用学生已有的识字方法学会本课生字,认读6个二类字,认识“犭”。会写5个左右结构的生字,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会读课后练习中的词语。

2、通过对字、词、句的检查,使学生能把课文读通顺,字音读正确。

3、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正确读文,学会生字。

教学难点:记忆字形,规范书写。

课前交流:表演唱《猫咪别淘气》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介绍瞳孔(课件)。

师:小朋友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眼睛里有最重要的一部分——瞳孔。有了瞳孔才能看见东西(课件瞳孔),读音。这是人的瞳孔,小花猫的瞳孔是会变的,今天我们一起学习——

2、揭示课题,读课题。

师:用你的朗读告诉大家是什么样的瞳孔?(会变的瞳孔)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文,要求:借助音节把字音读准确。

2、读字表生字——同桌互查。

3、指导读好生字、新词及难句。

师:这些新的字词朋友从课文中跑出来了,快跟他们打打招呼吧!

(1)带拼音读:自读——指名读——跟读

师:他们换了一副模样,你还认识吗?

(2)去拼音读:自读——开火车读(看谁读的又快又准)

①拉着、抱着:带动作读

②理解词语:一条线、又大又圆、枣核

③读难句:他早上起来抱着小花猫仔细看,猫咪的瞳孔像枣核。

师:有个新朋友来晚了,你认识它吗?

④多音字:觉

师:要想把多音字的字音正确,就要看它在什么词语或句子里面。

4、再读课文,要求:读音正确,把课文读流利。

5、分段接读,想:读课文之后你知道了什么?

6、小结:文文观察到小花猫的瞳孔是会变的。

三、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读生字。

2、按结构分类。

3、学习生字:猫、线、抱、拉、放

讨论交流: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认识“犭”:猫有四条腿,很多四条腿的动物都带“犭”;看到带“犭”的字你就会想到什么?

4、指导书写:

猫:①观察田字格:怎样写就漂亮了?(结构:左窄右宽。关键笔画:草字头的起笔要穿插到这边来,这样左右两部分就不分家了;田字竖的起笔与横的起笔处对齐)

②教师范写。

③练习书写——实投反馈。

线:①观察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

②教师范写。

③练习书写,同桌互查。

拉、抱、放:①同桌交流,怎样写好这3个字?

②学生练习书写。

③实投反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认读6个字。认识“反犬旁”。

2、会读写课后练习中的词语,能够用“又大又圆”说一句话。

3、朗读课文,感受文文是一个仔细观察生活的小朋友。

教学重点:会读写课后练习中的词语,能够用“又大又圆”说一句话。

教学难点:感受文文是一个仔细观察生活的小朋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21课《会变的瞳孔》

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观察同学的眼球,看见了什么?

眼球中呈圆盘状部分,中间有一个小圆孔,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瞳孔,光线就是通过瞳孔进入眼内的。

(二)初读课文

1、猫的瞳孔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请同学们快读读课文吧,从课文中寻找答案。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朋友多读几遍。

2、课文中的字词朋友走出来了,快读一读,看看你们认识吗?

出示(1)养猫抱着拉着一条线放学又大又圆

(2)瞳孔新奇枣核傍晚睡觉仔细

3、同学们,词语朋友又回到了课文中,你们还能念出它们的名字吗?自己再读读课文,不仅要做到读准字音,还要做到不丢字,不加字,读完后标出自然段。4、同桌互读,纠正错误的读音。

(三)品读课文,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1、自读课文,想一想:文文是怎么知道猫的瞳孔是会变的?

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要读出爱小猫的语气。

2、读一读,找一找:猫的瞳孔一天中会变化几次?分别在什么时间变化?变成什么样?

小组合作学习,找答案。每个小组推选出一名代表在全班汇报发言

早上:猫咪的瞳孔像枣核。

中午:猫咪的瞳孔变成一条线。

傍晚:猫咪的瞳孔又成了枣核。

晚上:猫咪的瞳孔又大又圆。

3、猫的瞳孔一天中会有这么多次的变化,真是很新奇。请你带着这种心情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1)学生用手势表示猫的瞳孔一天中的不同时间的变化。

(2)出示没有小猫瞳孔的四幅图,让学生描出小猫早上、中午、傍晚、晚上瞳孔的变化。

4、文文看发现猫的瞳孔一天中有这么多次的变化,心情会怎样?

请你带着这种高兴、喜悦的心情读一读最后一段。

5、你们知道猫的瞳孔为什么会变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做补充。

6、用“又大又圆”说一句话。

(1)读一读课文中带有“又大又圆”的句子。

(2)说一说“又大又圆”是什么意思?“又大又圆”:个头大,形状是圆的。

(3)想一像除了瞳孔“又大又圆”外,还有什么是“又大又圆”的?

又大又圆的西瓜、又大又圆的眼睛、又大又圆的屋顶……

(4)用“又大又圆”说一句话。例如:妈妈买了一个又大又圆的西瓜。

(四)指导书写。

1、你有什么方法来记住“猫”这个字呢?

学习新偏旁:“反犬旁”。

2、自己说一说“猫”字的笔顺。

按结构来记“猫”。

3、观察“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书写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反犬旁”的第二笔是“弯钩”,不要写成“竖钩”。

4、学生描红。

5、教师板书写范字,提示学生注意。

6、学生独立书写。

(五)小结:

1、你觉得文文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猫的科学知识吗?

①猫的胡须有什么作用

②猫从高处掉下来摔不伤

推荐访问:下册 语文教案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及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