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2年担当作为、锐意进取,甘为群众“人”(全文完整)

时间:2022-05-25 12:06: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担当作为、锐意进取,甘为群众“人”(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担当作为、锐意进取,甘为群众“人”(全文完整)

担当作为、锐意进取,甘为群众“人”3篇

第一篇: 担当作为、锐意进取,甘为群众“人”

锐意进取,不忘初心

1950年4月2日,新中国第一所高等戏剧学府——中央戏剧学院成立大会隆重召开。吴玉章、郭沫若、沈雁冰、周扬、田汉、梅兰芳、程砚秋、沙可夫、徐悲鸿、李伯钊、周巍峙、金山、吴雪、张瑞芳等北京国立各高校校长以及文艺界、教育界重要人士出席典礼,院长欧阳予倩,副院长曹禺、张庚,及师生员工到会千余人。这一天,是中央戏剧学院百年历程的新起点,标志着我国戏剧教育事业开创新的纪元。1949年东棉花胡同老校门

1950年第一届普通科师生

历史沿革 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是中国革命文艺的摇篮,中央戏剧学院的前身。鲁迅艺术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一所培养文学艺术干部和文艺工作者的综合性艺术院校。1938年4月10日,在延安城内的中央大礼堂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鲁迅艺术学院宣告成立。中央任命沙可夫为副院长(院长暂缺),院务委员会由沙可夫、周扬、李伯钊、吕骥、张庚等组成,张庚为戏剧系主任,吕骥为音乐系主任,沃渣为美术系主任。毛泽东出席成立大会并讲话,他强调:“要在民族解放的大时代去发展广大的艺术运动,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指导下,实现文学艺术在今天中国的使命和作用。”4月28日,毛泽东在鲁迅艺术学院发表演讲时说:“鲁迅艺术学院要造就具有远大的理想、丰富的斗争经验和良好的艺术技巧的一派文艺工作者,这三个条件缺少任何一个便不能成为伟大的艺术家。”毛泽东还为鲁迅艺术学院题写了校训:“紧张、严肃、刻苦、虚心”,并题词“抗日的现实主义,革命的浪漫主义”,进一步明确了鲁迅艺术学院的发展方向。毛泽东同志为鲁艺师生作报告

茅盾在鲁迅艺术学院上课

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旧址

鲁迅艺术学院演出《带枪的人》诞生背景 1949年7月2日,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在会上,郭沫若致开幕词,并作《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总报告,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到会祝贺并讲话,周恩来作政治报告,根据戏剧界代表们的倡议,决定成立戏剧、美术、音乐高等院校。

经中央批准,成立了国立戏剧学院筹备委员会,主任为文化部副部长周扬,委员包括欧阳予倩、洪深、田汉、曹禺、张庚、梅兰芳、程砚秋、沙可夫、焦菊隐、马彦祥、光未然、戴爱莲等。1949年8月,中央任命欧阳予倩担任国立戏剧学院院长,负责国立戏剧学院筹委会的工作。

1949年12月16日欧阳予倩院长任命书

1950年10月中戏歌剧团演出《白毛女》

1950年普通科同学上基础表演课

校址与校牌 1949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将北洋政府总理靳云鹏的宅第确定为国立戏剧学院的校址——棉花胡同12号(现北京东城区东棉花胡同39号)。学院东邻民居,北侧是北兵马司胡同,南侧是东棉花胡同,西侧是从元代伊始有700年历史的南锣鼓巷胡同,占地总面积25.3亩,共计16849.8平方米。

11月4日,毛主席题写校名 “国立戏剧学院”。学院全体倍受感动,很快就将校牌挂了起来,并将题字印制在校旗、校徽上。

11月30日,学院党组根据文化部的指示,确定了学院的教育方针:“为培养新中国的戏剧人才,学生毕业后应具备下列条件:第一坚决执行毛主席的文艺方向;
第二具备一种戏剧业务上的专门技能。”1949年11月开办了一年制的普通科。

1949年11月,毛主席题写国立戏剧学院

1950年话剧系同学在做表演训练

1950年歌剧系教学活动表演小品“断桥”

1955年舞美系设计班在上设计课

初创时期 1950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核准国立戏剧学院更名为“中央戏剧学院”。学院创办初期,处于办正规大学和战争时期体制交替的探索阶段,为适应当时教学和演出创作的双重任务,学院先办属于培训性质的一年制普通科,相继又开办了两年制本科,调训省、军级以上的专业干部,提高专业水平,成立了歌剧系、话剧系、舞台美术系,还有普通科、舞蹈运动干部训练班、崔承喜舞蹈研究班等。学院还设有研究部,下设创作室、戏剧室、音乐室、编译室,负责教材编写、理论研究和剧目创作。演出机构设有歌剧团、话剧团、舞蹈团、管弦乐队。

建院之初,学院集中了国内外一大批艺术专家、著名艺术教育家和艺术家作为师资。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曹禺、沙可夫、李伯钊、金山、刘露,著名导演艺术家孙维世,著名舞蹈艺术家戴爱莲,著名诗人贺敬之、光未然,著名中国戏曲史学家周贻白、张庚,著名莎士比亚研究专家孙家琇,著名西欧戏剧史专家廖可兑。应邀来学院授课的著名艺术家和专家有焦菊隐、阿甲、胡可、欧阳山尊、夏淳、赵丹、舒强、吴雪、顾仲彝、郑榕、苏民、吕复、蔡松龄、马可、傅天仇、侯宝林、筱白玉霜、骆玉笙等。

1960年焦菊隐给导演系56班讲课

1963年顾仲彝来中戏讲学

1964年赵丹在我院讲课 建设“特色鲜明、世界一流”的艺术院校,是时代赋予中央戏剧学院的历史使命,是我们必须要承担的历史责任。我们一定要牢记中央戏剧学院的血脉传承,继承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和戏剧传统,努力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才兼备的戏剧影视精英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央戏剧学院东城校区中央戏剧学院昌平校区

第二篇: 担当作为、锐意进取,甘为群众“人”

砥砺前行,锐意进取
作者:姜蔚
来源:《新媒体研究》2017年第21期

        摘 要 主要围绕社办少儿期刊所面临的困境、形成原因、突围之路等方面进行逐一分析,最后得出社办少儿期刊唯有加快体制改革,由发掘作者向经营作者转变,全面开展书刊互动,进行多方面的跨界融合,才能在数字化时代砥砺前行,成功实现自我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 社办少儿期刊;
体制改革;
书刊互动;
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21-0066-02

        2016年是“十三五”的第一年,少儿出版呈井喷之势,2015年少儿图书动销品种为15万种,2016年少儿图书选题有61 000多种,各项数据仍处于增长状态。难怪很多人都说,又一个少儿出版的“黄金十年”已然到来。然而,在少儿图书出版繁荣的背后,各家社办少儿期刊日子过得如何?是否也乘着“黄金十年”的大风起飞呢?我看,未必!

        深思社办少儿期刊发展滞后的原因,主要有这几方面:1)纸媒行业衰落,“互联网+”时代到来,社办少儿期刊难以适应全媒体变化;
2)出版业改制尚未彻底,社办少儿期刊受羁绊,无法灵活进行决策,执行力较低;
3)缺乏公平的市场,长期被教育部门、团系统、妇联系统的少儿期刊蚕食市场份额;
4)缺乏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

        那难道社办少儿期刊就没有适合自己的突围之路吗?除了一些客观因素无法改变外,我认为在内部体制、内容产品、作者经营、多媒体融合转型升级等方面还是大有可为的。

        1 加快体制改革,成立二级独立法人单位

        目前,大部分社办少儿期刊依旧属编辑部性质,如能加快成为二级独立法人,由隶属于出版社的一个编辑部,变身为拥有自主决策、财务独立、能够激发员工积极性的出版社子公司,将可从内部解决社办少儿期刊所受到的种种束缚。

        以江西出版集团的《琴童》杂志为例,该杂志2000年最初创办的时候,社会上兴起一股钢琴“考级热”,该杂志可谓应运而生。但因为编辑部在江西,主要的市场也在南方,曾一度想进军上海市场以及北方市场,却因为内部的决策因素,使得这一计划破产。2010年,又一次机会降临,有两家公司想与《琴童》进行合作,并将杂志改为股份制,但体制上的因素,导致合作无法推进。如今,《琴童》随着纸质刊的没落、新媒体的出现,辉煌不再。

第三篇: 担当作为、锐意进取,甘为群众“人”

改革创新 锐意进取

努力推进内燃机协会工作

各位理事、常务理事、副理事长、理事长:

2009年就要过去了,一年来在第四届理事会的领导下,在各位理事的努力下和广大会员的大力支持下,我协会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使我协会影响力和社会公信力在服务中不断提高,会员凝聚力、社会服务能力在各项活动中日益扩大,工作取得了成效。现将工作汇报如下,请审议。

一、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努力工作,促进内燃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实现中国内燃机工业平稳较快发展

2009年是中国建国60周年,内燃机行业积极应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2009年预测:内燃机产量同比增长10%以上,2010年预测:同比增长10%。

一是行业规模继续扩大,2009年内燃机工业产销同比增长10%,产量达6700万台,总功率11亿千瓦。二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新产品开发成果显著,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内燃机产品增长速度加快,产品结构发生可喜变化。三是企业改革重组以及结构调整深入开展,内燃机企业优化资源配置生产集中度提高。四是产品的出口量有所回升,但形势依然严峻,。五是持续盈利能力有所增强。六是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在优化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节能减排,绿色制造、推动产业集聚、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二)围绕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绿色制造,推进行业科学发展

1、推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1)为了响应党和国家关于加强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号召,促进我国内燃机骨干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在战略层面有效结合,协会积极推进行业自主创新体系的建设。2009年9月,由协会和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发起成立“节能环保内燃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目前联盟正在建设中。

(2)积极组织行业参与2009年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行业共有17个项目获奖,其中一等奖一项,二等奖八项,三等奖六项。

2、推进绿色制造节能减排工作

(1)组织企业积极参加工业和信息化部推荐节能机电产品工作,并受工信部委托,组织专家组,由协会组织推荐和评审节能产品工作。在工信部组织的第一批产品评审中,内燃机共有柴油机四个系列产品和汽油机一个系列产品通过专家评审,并予以公示。

(2)积极参与国家发改委组织实施推荐2009年重大节能示范项目工作。

(3)围绕着节能减排国家发展方针提出后的各项支持政策的要求,正式向发改委和工信部分别以“工业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储备项目”,“重点节能推广技术”为内容,提交了内燃机节能改造项目和推广技术。

(4)配合工信部完成“进口装备自主化产品分析论证报告”,从民族工业发展和国内市场替代进口两个视角,完成了论证报告内燃机部分的编写。

(5)根据发改委的要求,结合企业“十一五”的发展现状,在国家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中,从行业当前急需解决的燃油系统制造装备,提出了具体的目录清单,并同时在鼓励发展的重点行业中,提出增设内燃机用供油系统制造业、内燃机排放后处理制造业和内燃机增压系统制造业。

(6)根据工信部要求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8年本)的修订中,分别在鼓励限制类、淘汰类中做出了符合中国内燃机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调整修改意见。

(7)根据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国家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2009年版)》的要求,为更好的引导企业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工艺和技术,协会积极组织企业推荐清洁生产先进技术。

(三)围绕政府需求、会员诉求,开拓创新,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内燃机产品由于以耗能和排放的特点而备受配套主机厂、工业管理部门、法规提出部门、质量监督部门和社会各界关注,贯彻实施国家出台的各项技术法规,则是全行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对此,协会协助政府制定和实施相关环保政策,积极反映行业诉求,维护企业利益和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1、协会和各分会组织了各种形式的技术研讨交流报告会,通过共享信息、共享技术的形式,探讨中国内燃机工业在产品自主开发、合作发展方面的大命题,为贯彻国家各项技术法规,做了充分和认真的准备。

2、2009年4月,会同中汽协在无锡组织了一次规模较大的内燃机技术发展高峰论坛综合会议,环保部、工信部等主管部门的负责人到会,向企业解读技术法规的提出和实施要求,并由增压系统、燃油系统、后处理系统共同提出支持保障主机实现更高等级排放要求的技术方案和减排措施。会议组织的技术报告和参会代表相互交流的经验,引发了工信部委托协会提出的“行业减排措施技术发展报告”的命题,使协会的工作在为行业和政府搭建桥梁的作用方面做实了。

3、2009年6月,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国家有关部门迫切需要从更微观的层面了解行业有关情况,以进一步制订更具针对性的行业扶持政策,为中国经济注入持续上升的动力源泉。为此,工信部开展了名为《中国汽车工业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的课题研究,协会积极参加并组织企业参与,该课题的调研和报告论证工作,该课题已通过工信部组织的评审。

4、支持企业参加中国驰名商标评选活动,协会同分会及时为申请会员出具相应的证明材料。

5、协会对龙头企业申请国家级技术中心的申报要求,及时做出了必要的证明、疏通、推荐等工作。行业内天雁已获得了通过。

6、国家和地方政府为扶植企业的发展,在技术改造过程中,就进口设备减免税等下发了一些调整政策,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予以支持,对此,协会从全行业发展和企业需求出发,及时为需要者提供了证明并广泛宣传。个别企业以从中受益。

7、中机联召开“行业开展现代制造服务业的现状和主要企业的做法” 专题研讨会;
为充分反映内燃机行业在现代制造服务业的情况,协会对部分有代表性的会员单位进行调研和摸底,并对“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优化提高效率和效益方面、转变生产方式开展增值服务方面、通过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实现企业节能降耗方面、企业在开展现代制造服务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进行了调研和情况反馈,并在中机联专家委员会对行业中潍柴、玉柴、锡柴、朝柴等企业的经验进行了介绍。

8、2009年3月,为了广泛、深入推进机械工业行业和企业信息化工作,工信部拟建立《信息化专家库》,为下一步行业信息化工作的监测、评价和推广工作开展做准备。对此,协会积极组织上报了行业企业信息化专家。

(四)围绕行业发展,扎实做好行业基础性工作

1、努力做好已下达项目计划的标准编制工作。

完成了《汽车柴油机燃油滤清器的试验方法》11项标准的编制工作。其中国家标准6项,汽车行业标准5项。

2、小型汽油机分会承担环保部课题,负责起草《非道路移动机械用小型点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与测量方法(中国Ⅰ、Ⅱ阶段)》,并完成了报批稿。

3、组建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

为充分发挥中国内燃机工业专家作用,按照谭旭光理事长尽快建立委员会的要求,2008年11月19日,秘书处下发了103号文《关于成立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的通知》,就专家委员会的组成和职责进行了阐述,2009年7月专家委员会成立。

4、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

建立了与美国、欧洲、日本内燃机协会的联络,于1月份共同组织了“中国非道路发动机排放认证”国际会议,并建立了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合作机制。

5、为更好地做好行业服务,协会积极解决了会刊问题,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会刊经国家新闻总署批准,由《内燃机配件》更名为《内燃机与配件》。同时出版《信息与决策参考》内部刊物(双月刊),服务行业、企业。

6、组织编撰《2008年内燃机工业年鉴》。

7、撰写《2008年内燃机工业改革与发展报告》,刊登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2008年中国机械工业发展与改革报告》。

8、协会网站加大了信息量,基本上做到重大事项在网上传递,推进了信息交流。

(五)围绕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采取措施为企业、行业、政府服务

1、面对金融危机下企业行业受到的冲击,积极主动走访联系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环保部、质量监督局等政府部门汇报工作,建立工作渠道争取支持;
主动走访中机联领导及部门汇报工作,接受相关业务指导;
主动走访相关协会,加强横向业务联系、协作。

2、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开展了应对世贸组织成员之间的贸易协商、关税调整,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市场条件等提出了较多的以税则为基础的调整方案。在这些议案中,大多都涉及到我国内燃机产品,对此,秘书处本着随到随办、推动我国内燃机产业发展和产品发展的原则,本着维护企业公平合理进入国际市场的原则,及时地提出了各类(项)修正议案,最大限度和积极地为行业争取利益。

3、协会从内燃机大行业的角度出发,积极向各级政府主管机构宣传、介绍、解读行业的特点。在道路车辆方面,以车用动力为主,力争在节能减排方面扎扎实实做好服务;
在非道路方面,我们从服务三农,服务国家基本建设入手,从可靠性、耐久性方面突出产品的技术特色,做好服务,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召开会议,参加中国农机工业协会牵头的三农办公室开展各项活动等等,力求使内燃机这一中间产品最大化地在各类配套的终端产品中发挥影响。

4、参加中机联召开的机械工业经济运行会商会,围绕产业、行业热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研讨,及时反映行业经济运行动态,供领导和专家对机械工业行业亟待解决和超前的问题开展专题研究。

5、积极参与商务部组织的机械装备制造业产业损害预警信息通气会议,反映中国内燃机工业经济运行中的实际状况。

6、参加工信部组织的行业经济运行分析工作会议,反映行业的经济运行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7、积极参与推进由发改委和工信部组织的“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协会迅速组织相关企业汇集各自的技改项目,一方面通知企业主动通过省市上报,另一方面汇总由企业提出的重大项目,正式呈文报送发改委和工信部,并同时将项目分类汇总,提出十四大类当前行业急需发展的项目。

8、分别向发改委、工信部提交了内燃机在五年振兴规划期中需支持发展的重点项目。

9、召开了技术交流研讨会,就内燃机减排技术措施的确定、推广形成意见,报环保部请求政策导向支持,报科技部请求科研专项支持。

10、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对内燃机零部件出口冲击,结合商务部和工信部的调查,提出了出口重点发展的思路,替代进口重点发展领域,用以指导行业确定年度发展目标和计划。

11、应工信部和环保部的要求,结合我国非道路移动机械用内燃机的出口发展及所遇到的技术、法规、贸易等门槛,对欧盟和WTO组织发来的标准法规,提出了主权类和技术类的意见,为此领域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主权地位争取话语权。

12、会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出了行业协会实际贯彻国家排放标准的意见.

13、会同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对环保部提出的《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提出了科学合理的修改意见。

14、按工信部的要求,答复农机产品三包服务条例的修改。

15、适时开展了科技部国家科技发展指南项目的提出工作。

16、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装备制造业节能减排技术筛选与评估课题的提出和承担内燃机部分。

17、受工信部委托,四季度正式启动了内燃机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并即刻同中汽协联合组织了技术报告会,将国际同行业的最新动态、发展重点、法规要求等信息传输给行业,为“十二五”的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做准备。

18、根据行业在“十一五”、“三年振兴规划”和“十二五”三个特殊发展期,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发展所需,协会在组织专业分会的建设上,正式启动了“增压器分会”和“测试化设备和测试仪器分会”的组建工作,争取为产业“十二五”稳固发展打好基础。

19、围绕内燃机产品关键零部件加工制造技术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并为企业培养专业人员,协会组织了“内燃机关键零部件加工新方法”培训班。

(六)围绕“三个服务”深化改革,加强协会建设

1、加强协会制度建设,科学规范管理

完善了总会各项规章制度,按国资委和民政部相关规定和要求,制订了《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分支机构管理办法》,并加大执行力度。建立了财务管理制度、印章管理制度、公文签发制度、会议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多项管理制度。

2、加强协会组织建设,提高管理能力

秘书处就中内协组织机构建设提出了一室三部的方案,并就加强秘书处组织建设,提高行业管理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

3、开展会员普查,建立协会信息数据库

据协会统计,目前在册的有1287个会员单位,但缺少完整的会员信息。换届后,秘书处下发了《关于开展会员单位基本情况普查的通知》和《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会员单位基本情况普查登记表》,该项工作仍在进行中。

为了便于协会会员信息、专家信息和年报数据的管理,由协会秘书处组织开发了《协会信息数据库》,实现了协会信息和数据的信息化管理。

4、召开四届二次理事长工作会议

2009年3月12日在北京召开四届二次理事长会议,这次会议,是在全行业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努力保持全行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形势下,又时值两会期间召开的。理事长、副理事长及委派代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围绕中国内燃机工业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绿色制造,确保行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主题,履行职责,共商中国内燃机行业发展大计。在京参加两会的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也参加了会议。

5、召开了秘书长工作会议

2009年3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二次秘书长工作会议。会议主要内容:传达贯彻四届二次理事长会议精神;
听取了秘书处关于2008年工作总结和2009年工作安排;
听取了各分会的工作汇报;
听取了会费缴纳执行情况;
听取了会员普查情况;
进行了2008年经济运行分析。会议还研究了相关工作。

6、2009年7月召开第四届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四届二次理事会议。国家工信部、科技部、商务部、环保部、国家统计局、中机联及相关协会领导参加。大会主要内容:一是由谭旭光理事长代表行业向全社会发出“努力推进中国内燃机行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倡议;
二是进行工作报告和完善组织程序;
三是成立中国内燃机专家委员会;
四是领导、专家做经济运行报告。

7、认真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按照中机联安排,协会秘书处积极参加第一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工作实际并深入企业调研,参加了八个专业委员会的年会,走访近二十多家企业,对于了解企业,分析行业的经济运行状况,提出秘书处整改方案,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并受到中机联的表扬。

8、各分会围绕行业健康发展、促进行业企业交流

协会18个专业委员会先后召开了分会年会,分析经济运行,布置分行业的年报工作,总结分行业的工作。各分会从为会员做好服务的角度出发,做了大量的行业内的技术信息交流工作。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要看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主要是对行业情况深入了解不够,对国家宏观政策的把握尚有差距;
满足政府、行业和企业要求,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工作目标要集中,重点要突出,人员配备不齐,整体素质和工作质量还亟待加强。

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我们充分认识到为企业、为行业服务,为政府服务必须与时俱进,必须针对政府的要求,针对行业、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的需求,及时调整服务内容,不断改进服务方式。

二、2010年内燃机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根据当前形势变化和内燃机工业的产业特点,我们对2010年的行业走势有以下判断:一是内燃机工业连续多年持续快速增长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但仍将会保持10%以上的增长,全行业要坚定信心,同时要增强忧患意识,积极在自主创新、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减排上下功夫,取得发展。二是国内市场需求总体仍将保持增长,但要注意解决增长过程出现的问题。三是受金融危机影响,很多国家经济停滞,将对内燃机产品的传统市场和主要出口产品带来影响,对此应有思想准备,早作应对。四是相关行业产业结构的问题,造成生产领域的矛盾和困难将加深,原材料、燃料、动力及人工成本增加,融资困难加大,利润率明显下降,企业效益增长将增加困难。五是随着市场需求的升级,市场门槛较低的普通内燃机产品竞争加剧,其中的中低档产品运行形势将更为严峻,而市场紧缺的重大技术装备和高技术产品将继续受到重视。六是汽车、工程机械、农业机械在国家产业政策拉动下。预计2010年内燃机工业的工业总产值预计增长10%左右。内燃机行业面临着以产量扩张为主到以加快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内燃机工业提高产业集中度,走新型工业道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所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

三、内燃机行业面临的严峻挑战

1、来自于国际内燃机工业技术快速发展的挑战。

内燃机已进入高科技时代,面对世界各国日益加严的环保和能源以及可持续发展要求,目前世界上大的跨国集团和公司,利用各种高科技手段在研制发展低排放、超低排放、准零排放、零排放的技术。其中低排放汽油机、柴油机、单一清洁燃料(氢燃料等)发动机的开发、电动、燃料电池动力和混合动力的研发,已经成为世界各大汽车公司、发动机公司的主要研究方向,以适应日益苛刻的排放法规要求。内燃机的创新重点是节能减排,发展动力多元化;
而国家参照国际研发水平制定的整体节能、减排标准和实施时间表,给企业带来不小的压力。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行业整体核心技术,这无疑是中国内燃机行业将要面对的严峻挑战。

2、来自市场方面的挑战。

一是跨国集团将中国市场列为全球战略发展之重,纷纷采用独资或控股等形式在中国布点建厂,将其整合成为集团的零部件和发动机的生产基地;
二是由于环保法规更加严格,能源及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市场恶性竞争等因素的影响,市场低端柴油机产品进入艰难发展时期,小型内燃机(摩托车用、通用、农用)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制约,难以满足国内、国外市场高速增长的需求;
在大功率柴油机(船用、机车用、固定电站用)领域,亟待引进技术后消化吸收再创新,解决造船工业迅速发展而自主品牌主机供应迟缓的问题;
三是金融危机对经济实体的影响,内燃机出口带来负面效应。

3、来自产业结构调整的挑战:

(1)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有特点,但存在缺乏技术层面在国际市场竞争力优势,零配件行业缺乏自主创新开发的实力优势,特别在全球经济复苏后的市场总供给上,将面临技术、材料、法规高要求下的新挑战,目前行业的应对策略、方案和能力都不足。

(2)产品竞争力弱;

有优势的是重型车用柴油机领域;
弱势的是轻型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用动力;
乘用车用汽油机无整体实力,也无话语权,更谈不上优势。

(3)在全球美洲(北美为主)、欧洲、东亚(日、韩)为主导的内燃机制造大市场中,除产能以外无其他特色;
区域规模不突出,无特点,除以常州地区为主导的农用单缸柴油机在亚洲享有一定声誉外,车用、工程机械用、农业机械用等领域,特别是多缸机行业无区域品牌;
无集团优势规模,无品牌带动下的团队规模。

(4)基础零部件产业仍显零乱,主要表现:零件制造优势企业不多,且自主研发基础薄弱;
部件制造企业合资品牌占主导,话语权旁落的现象尤为突出;
点燃式、压燃式内燃机燃油系统制造企业面临国际知名企业在国内市场的垄断和竞争,中资企业已无技术优势可言。

总之,从世界各先进国家内燃机工业发展看,先进国家的内燃机工业已进入一个高科技、高投入、高产出时代,跨国公司大都按照利用全球性资源来发展壮大自己。新产品开发速度,产品的性能、品牌、质量、成本以及售后服务,已成为国际内燃机企业竞争胜败的决定性因素。目前,中国内燃机工业与跨国大公司的差距较大,面临严峻挑战。

四、2010年的工作思路

2010年是中国内燃机工业落实“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我们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新务实的精神做好各项工作。工作指导思想是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围绕振兴中国内燃机制造业平稳较快发展。⑴把保持行业平稳较快发展作为中心任务;
⑵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以市场为导向,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行业的科学发展;
⑶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技术创新为支撑,实现行业的科学发展;
⑷加强节能减排,科学地推进技术改造,提高行业的装备水平和信息化手段;
⑸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⑹加强人才培养;
⑺努力做好行业基础工作;
⑻强化服务意识,做好行业服务工作;
⑼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协会自身建设;
⑽加强国际交流;
⑾2010年第九届国际内燃机展。

(一)把保持内燃机工业平稳较快发展作为中心任务

作为国民经济的装备产业,当前国家“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稳民生”,内燃机行业承担着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

积极贯彻落实《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和《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在现阶段保证行业增长的同时,对产业的长远发展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任务。我们要根据国家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着眼于保障产业安全和增强核心竞争力,重点解决当前经济运行和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二)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以市场为导向,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行业发展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全行业尽快实行经济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制造模式由全能企业大批量生产向满足多样化及个性化需求的大批量定制生产动态动量转变,由对环境挤压向对环境友好保护转变。

1、随着国际发动零部件集团和独立发动机企业在中国新一轮的调整和资本投入,中国内燃机行业必须要继续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加快资产重组步伐,提高自主品牌企业的集中度,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支持有优势的大企业实施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合、兼并、重组及走出去的战略,鼓励优势企业做强做大,进一步提高行业企业的规模经济水平和产业集中度,重点发展独立的零部件工业集团,培养创新意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适应企业技术进步需要,加快提升技术水平,增强抗风险能力。推介潍柴、玉柴等大企业集团成功经验。

2、要根据内燃机工业产业链长、产业相关度高的特点,认真发掘、整理和总结产业集群建设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加快区域布局调整(积极推广如山东、江苏、广西、长沙等经验),推进内燃机工业集聚发展。努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相关配套产业,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产业结构目标

加大重组整合力度,积极推动内燃机企业之间和内燃机与配套主机制造企业之间的战略重组与整合。推动和促进企业(会员)间和相关产业(配套企业)间的合作,采用资本置换、协同合作、策略合作伙伴关系等不同方式进行强强互通(指相关产品)、互补(指优势)、互惠(指共享信息,共享一个供应商,共享一个市场服务体系等)多元化的合作。以主机企业为中心平台,以部件零件企业为支撑基础,将行业的优势集中,将产业做大、做强。根据产品结构不同,应着力发展以车用配套动力为主体的产业集团,以农业机械配套动力为主体的产业集团,以工程机械配套动力为主的产业集团,以摩托车配套动力为主的产业集团,通用小型汽油机产业集团,以军工产品配套动力为主的产业集团,这些产业集团企业在自有产品的功率段上形成体系。在点燃和压燃式以及在配套机械上形成互补,争取用10年的时间形成中国内燃机工业的基础优势。在重组整合时应是强强联合重组,以利企业今后做强做大,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与此同时,鼓励并支持部分有条件的企业与国外跨国大公司进行各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走学习→合作→合作竞争→竞争合作之路。学习跨国公司的经营技巧和经验与模式,为我国内燃机企业今后走向国际市场,加快企业国际化进程,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创造条件。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和外资进入,实现投资多元化,以加快推进行业结构调整和行业发展。

总之,内燃机行业通过深化改革,调整重组整合,生产集中度要进一步集中,经济效益要有较大提高,企业的开发创新能力要有很大的提升,产品的技术水平要上新的台阶。整个行业开始逐步形成内燃机专业制造企业与兼业制造企业,大中小内燃机与配附件企业协调共同促进发展的格局。一个投资来源多元化、产品多层次的新型内燃机工业体系初见成形。

产品调整目标

产品结构:

首先要建立健全中国内燃机产品的总体载荷谱,建立健全动力性、经济性、环保性、可靠性四方面的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建立健全部件和零件的技术标准体系。

其次应大力倡导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创新为工作重点,以全新设计新的系族的产品为主,老产品的咨询改进为辅,利用5年左右的时间,在中国道路车辆进入国四排放标准,非道路移动机械压燃式、点燃式内燃机进入了阶段标准之时,使全行业的自主知识产权、自主设计开发的产品应占70%以上,经过搭载部分新技术改造的产品不大于30%,使产品间更高一个技术等级跨越时具有坚实的基础。在这样一个基础目标下,主机应重点从燃烧开发新技术和功率密度的提高,二个方向进行研究和应用。供油系统、增压系统和排气后处理系统,重点在电子控制应用方面做好工作,同时配合协同主机做好对排放和油耗控制策略的标定,并确保其各系统的使用寿命。在使用寿命方面,排气后处理系统尤为重要。

五、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以技术创新为支撑,实现科学发展

为了尽快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我们要通过技术引进,合资合作,并购企业等多种途径,学习利用全世界的技术成果,消化吸收再创新,迅速提高内燃机行业的产品技术水平。

以企业为主体,国家在资金和政策方面给予支持,整合国内外技术资源,聚集高水平人才队伍,提高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充分利用和发挥企业、院所的主机、零部件的研发中心,形成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开发体系。从深推进由协会和天津大学国家重点燃烧实验室发起的“节能环保内燃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工作。重点加强内燃机关键技术、基础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突破一批制约我国内燃机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高端产品,逐步形成中国自己的核心技术、核心产品、核心品牌、核心用户、核心市场和核心竞争力。加强对各层次技术人才的培养,建设面向全国的内燃机技术培训基地,培养个层次的内燃机制造、使用和维修服务人才。

六、努力提高行业的装备水平和信息化手段,科学地推进企业技术改造

1、要坚持扩大投入与调整产业结构并重的方针,把技术改造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充分利用国家加大技改投入和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的有利政策,抓住国际经济停滞,原材料价格、设备价格大幅下跌的有利时机,按照“突出重点、整体提升、破解瓶颈、先进适用”的原则,用高新技术改造落后的技术、装备和工艺,加快提高行业的制造水平和竞争实力。

2、在技术改造工作中,要以自主更新、国内装备为立足点,使技术改造与扩大内需、提升能力与开拓市场有机统一起来。协会要积极推进鼓励企业提出行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鼓励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的升级换代,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3、企业技术进步要着眼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重点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逐步提升“软”实力。协会要积极组织企业技术和管理交流,加大技术创新、产品和工艺研发、市场开拓与服务、人力资源培训等方面的工作。

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的重点工作是:在政府和企业的支持下,要协调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研发,提高装备设计与制造的系统集成与成套能力。建立关键技术和共用技术的项目研发平台。

1、企业的创新,需要现代设计技术、可靠性技术、关键基础技术的支撑,这些科研工作处于竞争前阶段,跨越了应用研究和竞争前的试验发展两个阶段,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同时要求企业研究单位拥有多学科的研究能力,这是一般企业所不具备的,企业难以独自承担。这也是自主创新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要针对行业产业状况,分析行业的主要技术问题,选择排头兵企业,选择目标企业,大力推动企业优势和面向未来的新领域的发展。

2、进一步加强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工作,组织重点项目攻关。实施技术创新工程,把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作为行业振兴的切入点,采取多种方式在重点领域实现重点突破,提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技术装备制造能力。一是要主动争取政府支持,要积极组织重点企业及科研院校,联合建立共享技术平台,研究内燃机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重点在新型汽油机、柴油机的系统优化设计技术;
电子系统匹配及应用技术;
发动机排放后处理技术等,汽油机重点研究缸内直喷技术、增压技术、稀薄混合气燃烧技术、传统排气后处理器技术等,柴油机重点研究高压共轨技术,进气中冷技术,可控混合燃烧技术、EGR技术、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等。全面掌握以降低污染和油耗为目标(达到每百公里3~5L)发动机设计与制造技术。二是要以国家重点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项目为依托,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为载体,加快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行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着力从四个方面实现突破。一是掌握核心技术;
二是关键零部件的设计与制造;
三是高度重视新能源发动机的研发;
四是重大技术装备整体设计能力,使我国内燃机工业的发展不再受制于人。

同时,建议国家科技攻关研究和技改投资方向如下:

代用燃料在内燃机上的应用;
内燃机排放后处理应用;
新一代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国产化研究;
内燃机基础零件新材料应用研究。上述四个项目,从主机、部件、零件角度提出,用四个各自独立又相互协调的联动研究应用国家课题支持,配套技改投资,力争用三年的时间,使我国内燃机工业的整体基础实力有一个质的提高。在课题的攻关研究和工程化实施的过程中,可有效地对零部件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在全球经济复苏之际,力争使我国能真正从内燃机生产大国迈入世界内燃机制造强国。

集成创新是未来一段时期企业技术进步的主要途径。由于内燃机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落后,多数企业在原始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方面能力薄弱,不具备取得重大技术突破的能力。中国企业技术优势的取得将主要依赖于集成创新,通过整合相关配套技术取得整体技术优势。

3、积极开展行业(企业)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成果的总结、鉴定、评价、评估和推广应用。继续开展2010年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励和科技成果的鉴定推广工作。

4、实施“机械工业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加快推进重点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推广计划目录,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5、进一步加强行业质量和标准化工作,大力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和名牌战略,加快行业大集团企业和自主品牌的培育步伐,全面提升内燃机工业的整体素质。

七、加强节能减排,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全体会员要坚定信心、坚持努力,将国家提出的节能减排发展方针贯彻到实处、落实到产品上、落实到自主创新和推动技术进步上。第一,坚决认真贯彻国家的各项法规和技术要求,不拖延、不对付,要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国家责任,以主人翁精神来对待;
第二,坚持走自主创新的原则下,解决好现有产品的节能减排工作,以自主创新为基本原则,以节能减排为产品发展目标,争取利用5年的时间,建立健全有中国内燃机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体系;
第三,大力倡导和促进团队协作,一个产品一个系列形成一个开发、制造、销售、服务的大团队,加强中国内燃机工业真正的话语权;
第四,解决好企业生存、进步、发展和社会责任的关系,摆正中国内燃机行业的位置。即要明晰为社会生产发展提供动力产品的市场责任,还要有确保为国家经济和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直观地讲,要对全行业每年消耗掉的近2亿吨石油,对经过燃烧后所排出的有害气体污染环境负责。

在节能减排和技术进步的另一方面,全行业应积极开展在传给动力装置上应用替代能源(如气体、煤、生物能源)的探索和研究工作,发展多元化能源在内燃机上的应用。

1、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向全社会发出的在内燃机行业开展“绿色制造,和谐共赢”的倡议,实施绿色制造行动计划。

优秀企业宣传:在行业中挑选10家节能减排绿色制造典型企业,组织相关内燃机企业上门学习,介绍经验;
与现代零部件共同组织好“绿色制造走进企业”的活动,同时在媒体上进行报道和宣传,扩大内燃机行业节能减排的社会影响力。

协会要积极落实国家相关政策措施,推进企业重点工艺改造,加强重点环节管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推广先进生产技术。

2、绿色制造技术推广

邀请业内专家、企业家就绿色制造的理念以及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进行研讨,提升企业对绿色制造的认识,解决企业在绿色制造中存在的技术等方面的问题。认真贯彻国家的各项减排技术法规。

3、再制造技术推广会

配合国家发改委做好内燃机再制造试点推动工作,重点抓好再制造试点单位的推广宣传工作。与现代零部件共同组织好“绿色制造走进企业”的活动。选取再制造技术试点单位,组织会员单位参观学习和交流,推动行业再制造技术的推广。

4、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工业节能减排工作,积极协助工业和信息化部建立工业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储备库,推荐内燃机行业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储备项目。

5、贯彻落实《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和国务院《2008节能减排工作安排精神》,继续组织工信部推进《节能机电设备产品推荐目录》和《低效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工作。

6、与相关协会合作,从推进创新工艺入手,开展行业节能工作。

八、加强人才培养

我们要以专业人才培养为重点,加强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特别要培养重大装备研制和系统设计的领军人物。企业要完善人才机制,营造出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营造出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环境。

九、切实加强行业基础和服务工作

1、积极参与国家装备制造业的产业规划

围绕调整产业布局,优化产品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联合重组等关系到行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提出建议。针对内燃机工业的特点,对支撑内燃机工业所发展需要的条件、存在的问题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战略提出建议。

(1)积极参与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和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的贯彻落实工作,积极做好制(修)定行业规划、产业规划的前期调研和中期评估工作,起草并推动实施行业标准。在提出将内燃机亟待发展的重点产品列入此次规划的基础上,继续提出内燃机工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项目。并积极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行业诉求。

(2)跟踪“十一五”规划执行,结合“汽车、装备、船舶振兴规划”出台,成立“十二五”规划编制小组,做好“十二五”规划的编制筹备工作。在规划调研、编制过程中,将采取座谈会、区域调研会、专家会等形式,请会员、理事单位给予支持。

(3)协助工信部装备司对进口装备(内燃机部分)自主化产品,提出分析报告,为政府决策提供服务。

2、加强行业自律,建立健全适应行业发展的自律性管理制度,组织实施行业职业道德准则,推进行业诚信建设;
建立完善行业自律管理约束机制,规范企业行为,防止同业恶性竞争,维护市场秩序;
加强协会公信力建设、公平、公正、公开地处理行业事务,协调会员企业关系,协商解决企业间竞争。

3、继续加强统计信息工作

要关注行业经济运行走势,加强对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分析。关注有关变化对行业的影响,行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向政府部门反映行业经济运行中的热点问题和建议。参加中机联经济运行会商活动,逐步建立企业年度经营情况及产销统计制度,做好内燃机行业和零部件小行业的数据统计工作。协会各分会要做好各行业季度经济运行报告。秘书处要做好催缴工作。

4、做好行业标准修订工作和重要标准的贯彻实施工作

尽管我国已是内燃机生产大国,但目前产品制造标准大都套用欧洲法规,技术提升上严重受制于人,阻碍了自主品牌的快速成长。

目前,在协会尚未正式获得授权行业标准修订工作的情况下,要鼓励各分支机构通过各种途径,参与国家相关产品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5、积极组织参与工信部运行监测局“关于征求《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的参考工作,提出协会的调整意见。

6、做好网站建设。

7、整合资源,做好各类期刊的编辑出版工作

参加《机械工业史》-内燃机部分的编撰工作;
组织2009年《中国内燃机工业年鉴》的编撰工作;
与机械工业出版社合作,编辑出版《机电产品供应目录》;
组织好《信息与决策》杂志的编辑出版发行工作;
组织协调好《内燃机配件》杂志。撰写《2009年中国内燃机工业改革与发展》。

8、做好行业各类人才的教育和培训工作

帮助企业建立企业新型运营模式,提高生产管理水平,针对企业需求开展精益生产培训班;
装备制造能力提升需求培训和咨询;
对信息化知识方面的培训;
对税改知识方面的培训;
对知识产权制度方面的培训。

十、强化服务意识,开展信息咨询服务,做好行业服务工作

发挥协会联系政府、服务企业、促进行业自律的功能,积极接受政府委托开展有关工作。协助政府加强和改善行业管理,加强调查研究,反映企业诉求和行业情况,组织制定“行规行约”,并监督实施,协调维护企业利益,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1、总会和分会要广泛深入企业,联系相关行业、政府部门;
总会定期参加中机联组织的经济运行分析会议,汇报行业的经济运行情况;
要积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要积极服务于会员单位;
要把协会建设成企业之家;

2、在行业自主创新,技术进步方面,协会要组织有针对性的重大的行业课题调研,为会员企业办实事,办好事;

3、根据政府的要求与企业的希望,为政府提供有效服务,组织内燃机工业情况汇总,向工信部、科技部汇报工作,争取支持;
要注意行业协会的形象价值、位置价值,做强做大行业品牌。

4、协会与分会要有创新思维,积极推动会员企业间的交流和链合创新;
为政企交流、引导、搭建平台。

5、认真做好信息统计工作,多做调研,依据数据进行分析并提出有利于行业发展的建议。

6、积极开展行业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有关基础工作,建立产业损害预警机制。

为了维护内燃机产业的安全,2009年,协会将与中汽协会“汽车行业国际贸易协调委员会”一起,在国家商务部的直接领导下,互通情况,分析、评估车用发动机产业损害的形势,就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获得公平的待遇、维护合法权益,为政府部门提出政策、法规方面提出建议。

7、组织行业积极参与国务院正在审查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稿)》(送审稿)的修订工作。

十一、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协会自身建设

我们要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需求、新目标,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不断加强能力建设,创新活动方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协同作战,将协会工作推进到新水平。

推进改革与发展,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的管理体制,建立自立、自主、自养为原则,完善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协会的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重点是观念、机制、制度和人才。要加强思想建设,正确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协会的地位和作用,把服务职能与行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规范工作程序,热心为企业、行业、政府服务,重点是提高服务能力,树立大局意识、发展意识、责任意识;
要加强组织建设,搞好协会领导班子建设。同时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品德修养、专业知识和行业知识,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加强内部管理,严格按照协会章程开展工作;
要坚持依靠企业办协会的方针,把协会建设成“国内有威信,国际有影响”的协会,并逐步通过提高综合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服务质量来实现。

实现科学发展,坚持一个宗旨,即以振兴内燃机工业为己任做好服务;
坚持履行好“两种责任”,即职业责任和社会责任;
坚持三个服务“领域”,即政府、行业和企业;
坚持培养“四种能力”,即学习能力、服务能力、执行能力和创新能力;
努力做到树立科学发展观,形成有特色工作思路,拓展优势服务领域,强化协会团队意识,争取协会自主、自立、自养。

1、完善会籍管理系统。继续做好会员普查工作,对会籍进行动态管理,年底前完成会员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及时更新会员单位基础信息。

2、充分发挥专家资源优势,加快内燃机工业专家库建设。加强专家委员会建设,要实现业务工作专业化和规范化管理,提高协调能力和执行能力。为企业提供经济信息技术创新和企业管理咨询服务;
指导企业树立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促进管理创新,提高管理水平;
推广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完善质量保证体系,积极帮助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提高企业和产业目标竞争力。分析高层次人才队伍现状、结构,提供科学依据。为专家提供服务工作、为创新科技人员继续教育、专业培训工作、加强企业技能人才培训、加大行业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力度,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与支撑。继续做好《中国内燃机工业高层次人才信息管理系统》信息采集工作。

3、继续做好新会员发展工作。秘书处应与分支机构紧密配合,把发展壮大协会组织工作贯穿始终,在共同发展中实现共赢。

4、做好会费收缴工作。加大收缴力度,增强会员单位的归属感和组织意识,提高协会的团体凝聚力。

5、加强协会财务管理。认真贯彻落实民政部、财政部、国务院等6部委下发的《关于规范社会团体收费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做好会费的管理和使用工作,做好分支机构财务管理的监督工作。

6、加强协会制度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进一步完善总会和分支机构制度建设,重点是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

(1)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管理,编制《协会工作手册》;

(2)将制度合订成册,便于执行和检查;

(3)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保证各项制度得以执行;

(4)秘书处工作要有流程性、制度性、引导性;

(5)建立有序的协会管理程序,提高管理水平;

7、预定三、四月份召开四届三次理事会议和年会。

加强分支机构建设,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

(1)定期召开秘书长会议,形成例会制度;
加强分支机构秘书长之间的经验交流活动,互相促进;

(2)规范换届工作。今后按照《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分支机构管理办法》的要求开展工作;

(3)吐故纳新。欢迎外资和内资内燃机及零部件企业加入协会;
同时,对长期不履行会员义务的会员企业予以除名;

(4)协会要全力支持分支机构秘书长的工作,开展对分支机构秘书长的年度表彰奖励活动;

(5)秘书处要积极参与分支机构的活动,不定期的到各分之机构调研、走访,听取会员单位的诉求。

十二、加强与世界内燃机行业的交流

目前,我们已经和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的内燃机协会形成了交流机制。今后我们要继续扩大国际交往,通过各种渠道,为会员企业“引进来,走出去”,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创造条件。

1、定期与欧洲和日本内燃机行业协会沟通与交流,了解行业信息;

2、积极组织会员企业对外进行技术考察和交流;

3、组织开展国际内燃机技术研讨和交流,拟定与日本LEMA和欧洲内燃机协会开展深层次的技术交流。

十三、将展览工作做为协会重点工作

为了不断扩大中国内燃机工业的国内外影响力,我们要把展览工作作为协会重要工作。组织、协调办好第九届国际内燃机展览会,并做大、做好、做成品牌。成为行业交流技术信息展示,最新科技成果,促进生产力要素流通,优化资源配置,引导产业发展,提升制造水平的重要作用。同时根据行业需求,利用国家相关政策参加境外国际展览,并与相关协会、学会资源整合、互补,形成共赢的工作局面。

推荐访问:锐意进取 担当 群众 担当作为、锐意进取 担当作为 锐意进取 甘为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