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2022年第二专题敢叫日月换新天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宣传工作个人体会

时间:2022-06-01 16:24:02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第二专题敢叫日月换新天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宣传工作个人体会,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第二专题敢叫日月换新天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宣传工作个人体会

第二专题敢叫日月换新天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宣传工作个人体会6篇

【篇1】第二专题敢叫日月换新天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宣传工作个人体会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重要论述 

  浪费和贪污在性质上虽有若干不同,但浪费的损失大于贪污,其结果又常与侵吞、盗窃和骗取国家财物或收受他人贿赂的行为相接近。故严惩浪费,必须与严惩贪污同时进行。浪费的范围极广,项目极多,又是一个普遍的严重现象,故须着重地进行斗争,并须定出惩治办法。

  反贪污斗争和反浪费斗争的开展和深入,必将接触到各方面存在着的各种程度的官僚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工作作风。这种作风,是贪污和浪费现象所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中央要求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在此次精兵简政的工作中,在展开全国规模的爱国增产节约运动中,在进行反对贪污和反对浪费的斗争中,同时展开一个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凡在其所属机关、部队、团体、学校或企业中发生了严重的贪污现象或浪费现象,而事前毫无觉察、事后又不厉行惩治者,称为严重的官僚主义分子。这种严重的官僚主义分子,虽然没有亲手参加贪污行为或浪费行为,亦应以失职论处,决不宽恕。

  毛泽东:《实行增产节约,反对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1952年12月),《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8-209页

 

  我们要防止奢侈、铺张,不然将会脱离人民的爱好。美是要有条件的,人民的生活要一天天提高。如果你不按照这个规律,就要脱离群众。

  周恩来:《关于戏曲改革的几个问题》(1952年11月14日),《周恩来文化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22页

 

  为了把国家财政放在稳固的基础上,保证社会主义工业建设,必须节减一切可以节减的开支,克服浪费。……今天的问题复杂得很,仅靠几个章程、几个法令、几个办法办事是不行的,要因地制宜。只有大家管财政,大家热心财政,事情才好办。节约也要有积极性,如果没有地方的积极性,就不可能节约,就要发生浪费。

  邓小平:《财政工作的六条方针》(1954年1月13日),《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00页

 

  我们的国家虽然地大物博,但生产比较落后,财力有限,这就要求财政工作人员要善于节约,善于把钱用到主要方面去。

  邓小平:《地方财政工作要有全局观念》(1954年1月25号),《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00页

 

  节减国家机关经费,精简国家行政机构。这是国家积累工业化资金的一个重要方法。毛主席在1950年6月即曾指出:“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是争取财政经济情况根本好转的三个条件之一。所以尽可能地减少一切机关的非生产的开支,厉行节约,是我们必须坚持贯彻的原则。

  邓小平:《关于一九五四年国家预算草案的报告》(1954年6月16日),《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版,第272页

 

  我们必须了解,增加生产对于我们全体人民,对于我们国家,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只有生产不断地增加,不断地扩大,才能逐步地克服我们人民的贫困,才能巩固我们革命的胜利,才能有我们将来的幸福。一切破坏经济纪律、劳动纪律、财政纪律和损害公共财产、浪费国家资金的现象,在我们这里都是不能容许的,一切只顾个人不顾社会、只顾局部不顾全体、只顾眼前不顾将来、只顾权利不顾义务、只顾消费不顾生产的观点和行为,都是必须反对的。因为这些都损害曹我们国家的生产发展,因而也就是损害着我们将来的幸福。

  周恩来:《把我国建设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国家》(1954年9月23日),《周恩来选集》,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44-145页

 

  节约的观念,在我们现在要加紧建设的当中,是一个最中心的问题。要使我们的干部和人民都要有这样一个观念,节约一点,就是对于国家建设增加一分,对于国防力量增强一分;
浪费一点,就是对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有害。要用这个观念经常地教育我们的干部和人民,因为这是很容易疏忽的。国家大了,稍微不留神,就要浪费一批人力,或者物力,或者财力,对我们建设就不利。

  周恩来:《改善和节约生活》(1955年2月3日),《周恩来经济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206-207页

 

  我们的领导同志要积极地提倡艰苦朴素的作风,凡是妨碍这方面的,要尽量改正。我们从人民群众中来,离开得久了,就满脸灰尘,就忘记了艰苦朴素,这一点,我们的高级干部要时常敲警钟,要互相警惕。

  周恩来:《改善和节约生活》(1955年2月3日),《周恩来经济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220页

 

  一种错误的想法是认为“建设经验不够,工作经验不够,浪费一点不可避免”。我们的建设经验和工作经验不够是确实的,浪费也难于完全避免。但是,如果主管工作的本人有了这种想法,那么浪费就一定不可避免。没有经验的人是可能浪费的,但也可能少浪费或者不浪费,问题在于他对待浪费采取什么态度。只要谨慎从事,有意识地避免浪费,浪费是可以减少的。我们对于浪费的态度,首先不能采取原谅宽容的态度,必须采取批评教育、纠正以至制裁的态度。

  陈云:《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1955年3月21日),《陈云文集》第2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630-631页

 

  任何一项小的浪费,如果不加纠正,推算到全国,一年、五年、十年、二十年,那就没有一项不是巨大的浪费。我们只有这样去观察“小事情”,才不致熟视无睹地继续浪费,才知道纠正这种“小事情”是大有必要、需要立即动手的。

  陈云:《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1955年3月21日),《陈云文集》第2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631页

 

  要严格地节约,反浪费。现在城市里头大反浪费,乡村里头也反浪费。……要提高劳动生产率,严格节约,降低成本,实行经济核算,反对铺张浪费。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结论》(1955年10月11日),《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852页

 

  我们的国家一要勤,二要俭,不要懒,不要豪华。懒则衰,就不好。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结论》(1955年10月11日)《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953页

 

  勤俭办工厂,勤俭办商店,勤俭办一切国营事业和合作事业,勤俭办一切其他事业,什么事情都应当执行勤俭的原则。这就是节约的原则,节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中国是一个大国,但是现在还很穷,要使中国富起来,需要几十年时间。几十年以后也需要执行勤俭的原则,但是特别要提倡勤俭,特别要注意节约的,是在目前这几十年内,是在目前这几个五年计划的时期内。

  毛泽东:《按语选》(1955年12月),《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47页

 

  在一切企业中,在一切国家机关中,在整个社会生活中,都必须继续提倡节约,克服浪费。浪费在任何时候都是妨碍生产的发展和生活的改善的。我们的建设还在开始,我们更应当为积累每一元的建设资金并且加以最有效的使用而奋斗。……勤俭建国、勤俭办企业、勤俭办合作社、勤俭办一切事业,这是我们党建设社会主义的长远方针。

  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1956年9月15日),《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版,第227-228页

 

  克勤克俭是我国人民的优良传统。一切国家机关、国营企业、事业单位和合作社,都应该厉行节约,使人力、物力、财力都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以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由于国家建设规模的扩大,我们在物资供应、资金来源和技术力量等方面,还会遇到很多的因难,而厉行节约,合理地使用物力、财力和人力,正是克服这些困难的一项重要办法。

  周恩来:《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议的若干主要问题》(1956年9月16日),《周恩来经济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324-325页

 

  我们正处在创立社会主义家业的时期,我们要怎样才能把我们的家业创立起来呢?要靠勤劳,还要靠节俭。勤俭是我国劳动人民固有的美德。“克勤克俭,成家立业”的格言,现在应当成为我们每一个国家工作人员和经济工作人员必须时刻牢记和贯彻执行的原则。党中央一向要求我们全党的同志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并且多次领导全党开展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运动。这些运动,虽然每一次都收到了很大的成效,但遗憾的是,铺张门面、讲究排场、随便挥霍老百姓的金钱的严重现象,仍然时有发现。我们必须动员全党来抵制这种不良的倾向。

  朱德:《加强团结,建设社会主义》(1956年9月17日),《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40页

 

  要勤俭建国,反对铺张浪费,提倡艰苦朴素、同甘共苦。同志们提出,厂长、校长可以住棚子,我看这个法子好,特别是在困难的时候。我们长征路上过草地,根本没有房子,就那么睡,朱总司令走了四十天草地,也是那么睡,都过来了。我们的部队,没有粮食,就吃树皮、树叶。同人民有福共享,有祸同当,这是我们过去干过的,为什么现在不能干呢?只要我们这样干了,就不会脱离群众。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1956年11月15日),《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135页

【篇2】第二专题敢叫日月换新天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宣传工作个人体会

实用文档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一

高考总复习:中国近现代史复习

第八讲:第五单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内容概述

中国现代史开始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因此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又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

(1)1949年到1956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中国人民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并取得社会主义改造的决定性胜利实现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也是巩固人民民主政权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


实用文档

这一时期共七年可分为两个阶段:

前三年主要是祖国的统一巩固政权、没收官僚资本和恢复国民经济。同时进行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运动继续完成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新中国内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限制与反限制的斗争也初步集中体

现在“三反”、“五反”运动中。

后四年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线指引下我国开始实行

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并开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到1956年提前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指标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建立起以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要形式的社会主义制度。

(2)1956年到1966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这一时期党为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进行了艰苦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曲中前进。一方面党和国家的指导方针在这个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里基本上是正确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这是主要方面。另一方面1957年以来的“左”的错误是严重的

后来又逐渐发展影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为“文化大革命”的错


实用文档

误发动埋下了伏线。

这十年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56年9月到1957年底。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八次

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正确的线、方针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

向。毛泽东提出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中国共产党开展

了整风运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提了正确的政治方针。

但在反右派斗

争中犯了严重的扩大化错误造成了严重后果。

第二阶段从1958年初到1960年秋。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后来又发动了反右倾运动“左”的错误进一步发展加之

天灾和苏联政府撕毁合同造成国民经济的三

年严重困难局面。

第三阶段从1960年冬到1966年春。中共中央制定和贯彻“调整、

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全面调整国民经济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在此期间我国石油工业发展迅速建成大庆、胜利、大港油田实现石油全部自给。钢铁、电力等工业也有较大发展。社会主义建


实用文档

设事业取得很大成就。但是“左”的错误在经济方面尚未彻底纠正而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又有发展终于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3)1966年到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大革命”使整个中国陷入空前的浩劫之中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受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和损失。

“文化大革命”10年的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66年5月毛泽东错误发动“文化大革命”到 1969

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主要是摧毁所谓刘少奇的“资产阶级司令部”在全国实行夺权全国陷于内乱刘少奇等一批无产阶级革命家被打倒。

第二阶段从1969年5月到1973年8月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九大”以后“左”倾错误继续发展。林彪反革命集团阴谋夺取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策划反革命武装政变。毛泽东、周恩来及时采取措施粉碎了这场政变。“九一三事件”后林彪反革命集团覆灭。周恩来采取措施纠正“左”倾错误但很快被“批林批孔”冲掉了。

第三阶段从1973年9月到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文化大革命”结束。周恩来病重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对各方面工作进行整顿。“四人帮”发动“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以“天


实用文档

安门事件”为代表的全国人民对“四人帮”的强大抗议运动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江青反革命集团终于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

(4)从1976年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以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正确线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方针对国家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进行改革。

这一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有了新的发展。邓小平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线;
在党的十四大江泽民强调以邓小平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确立了迈向21世

纪的行动纲领。

重点讲解

考点1:1949年——1956年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实用文档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基本上得到解决。在过渡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像建国初期的“银之战”、“米棉之战”、“三反”、“五反”运动中的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偷工减料、反盗骗国家财产、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等很多内容以及限制与反限制、改造与反改造等都说明了这一主要矛盾的存在。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不复存在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考点2:调整和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政策的联系和区别

调整和改造是党在不同的阶段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不同政策。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

a.背景不同。合理调整工商业是党在恢复国民经济时期采取的

措施。而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在三大改造时期进

行的。

b.目的不同。调整是为了恢复资本主义私营工商业发挥其有利

于国计民生的积极作用从而从根本上恢复整个国民经济;

改造是为了

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变革其生产资料所有制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为国家工业化开辟道。

c.影响和作用不同。调整使私营工商业得到恢复发展从而使国

民经济根本好转。改造是消灭剥削制度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


实用文档

制度在我国得以确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当时的认识是进入社会

主义)。

联系:前者为后者奠定基础、创造条件后者是前者发展的必然结果。通过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认识:党的政策是依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来制定的具有灵活性。民族资产阶级在民主革命时期是无产阶级的同盟军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是革命的对象。

考点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探索历程

(1)1949 年——1956年间在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我党的指导思

想所发生的变化过程:

①变化过程:由照搬苏联经验到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

本国情况走自己的。

②原因

a.1956年基本完成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确立

了社会主义制度。

b.建国初期向苏联学习是必要的但苏联经验并不都是成功的。

c.1956年苏共二十大全盘否定斯大林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

了巨大的灾难但中国共产党也由此破除了对斯大林和苏联经验的迷

信更加注意总结本国建设经验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


实用文档

道。

(2)1956年——1966年党的指导思想存在的两种趋向及评价:

两个趋向:

①正确和比较正确的趋向。即正确的理论观点、方针政策和实践经验。如《论十大关系》的提出;
中共八大关于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条件下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和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总任务的规

定以及综合平衡经济建设方针的制定;
关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提出;
对国民经济实行八字方针等。

②“左”倾错误的趋向。即一些错误的理论观点、政策、思想和实践。如追求主观臆想的、盲目冒进的高速度急于求成的思想把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扩大化等。

认识:

①这一时期在党的指导思想上的两种趋向都是党在探索中国自

己建设社会主义道的过程中发生的要正确地加以总结。

②十年探索中一再出现过的“左”的趋向和错误使建设事业遭受重大损失和挫并最终发展为文化大革命。

③但符合中国国情正确的趋向和理论也在探索、形成和发展着并在一个时期内居主导地位使建设事业取得丰硕成果。


实用文档

(3)20 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共产党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的历史

条件主要问题、重大方针政策、经验教训、意义。

①历史条件:

a.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b.一五计划顺利实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c.苏共二十大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面临巨大困难中国共产党开

始破除对苏联经验的迷信。印度支那停战周边环境相对安定。

②面临两大问题:

a.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问题。

b.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问题。

③方针政策:

a.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党和人民的主要

任务是进行经济建设。

b.经济方面坚持了既反冒进又反保守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的经济建设方针;
提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中的各种关系。

c.政治方面提出必须正确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

质的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提出与

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科学文化方面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编制了 12年科技发

展规划。


实用文档

④意义:是对建设社会主义道的一次成功探索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提了历史依据。

⑤经验教训:

a.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必须

以经济建设为中

心。

b.经济建设的方针必须依据我国的国情必须按经济发展的客观

规律办事。

(4)1956 年——1966年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要矛盾和经济建

设方针的认识实践上所存在的成败之处及经验教训。

成功之处:

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国内形势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的矛

盾。提出了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任务。在经济上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方针。


实用文档

失误之处:

随着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强调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社会主义道同资本主义道的斗争始终是我国的主要矛盾从而逐步走上了

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道。在经济上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和公有化的程度和规模超越了当时生产力的水平严重破坏了综合平衡造成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重大失误。

经验教训:

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

②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③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不可超越生产力水平盲目调整生产关系和生产组织形式片面追求高速度;

④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阶段的阶级斗争问题阶级斗争已不是主要矛盾要防止阶级斗争扩大化;


⑤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坚持群众线。


实用文档

考点4:“文化大革命”及其发生的原因

首先要明确“文化大革命”一词是当时的错误称呼实际上那场运动根本不能称为革命它只是一场破坏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内乱;
它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左”倾错误占统治地位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一个历史时期。

“文化大革命”这场动乱产生的原因是复杂而多方面的。其中“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是导致“文化大革命”产生的主要原因。另外还有如:党缺乏领导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
“反右倾”斗争扩大化以来没有彻底清算“左”倾错误;
毛泽东对国际形势估计过于严重对国内阶级斗争形势估计错误;
党内民主生活的破坏和个人崇拜严重等。

考点5:中国人民在前进道上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

①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当时的主要任务:维护民主共和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②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结束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当时的主要任务:巩固


实用文档

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建立

社会主义制度。

③第三次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当时的任务:发展生产力实现四个现代化。

考点6:新中国成立后国际上和中国建交的几次热潮及形成原因

(1)建国初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主要原因在于新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同时又采取团结世界各国人民的方针。

个国家建交。主要原因是中国政府本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实行“一大片”的外交方针把大力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关系作为外交工作的重点。

(3)20世纪70年代由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影响的扩大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同时由于中美关系的改善和中日关系的发展国际上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第三次热潮。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日益增大对外政策也作了重要调整。这样与我国建交的国家越来越多中国的外


实用文档

交事业也有了长足进展。

试题回眸

1.1956年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期间某资本

家担任某的副长。一时间工人议论纷纷。以下四种意见唯一正确的是

( )

A.他是资本家怎么可以担任我们的副长

B.资本家是要剥削的我们一起把他拉下马

C.工人阶级当家作主他说的话我们不听

D.他懂业务他说得对我们还是要听的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辨别能力。解题关键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

观点正确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改造期间的资本家。

D项意见是正确的。

其它三项意见是片面甚至错误的。

D。

2.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相比 1954年《中华人

民共和国宪法》的新特点是

A.规定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 B.规定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C.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D.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解析:本题属比较式选择题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

新特点即只有它具备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不拥有。


实用文档

A、B、D三项是两部文件的共同之处 C。

3.1957年——1966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其历史阶

段特征是

A.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B.正确与失误、成

就与挫错综交织

C.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和损失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解析:1957年——1966年又称“十年探索时期”由于中共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上缺乏经验急于求成又加上“左”倾错误的发展社会主义建设遇到了困难但仍在曲中前进所以B项正确;
C项是文化大革命;
D项主要表现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B。

4.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有一副楹联:“扶大厦之将倾⋯⋯安邦柱国万民额手寿巨擘;
挽狂澜于既倒⋯⋯兴工扶农干载接踵颂广安”。

此联创作当不早于( )

A.1949年 B.1956年


实用文档

C.1966年 D.1978年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阅读、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解题关键是要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分析出隐性信息:主要是歌颂邓小平同志改革开放之前的丰功伟绩。所以它的创作当不早于1978年。D。

5.在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处理国

家间关系的“求同存异”原则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据此回答:

当时提出“求同存异”原则的背景主要是 ( )

A.亚非国家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B.亚非国家间宗教信仰不同

C.一些亚非国家存在着严重的边界冲突

D.一些国家的代表在会议中提出“反对共产主义问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再认、再现“求同存异”方针提出的历史背

景。D。

6.从1953年底开始。我国对粮食、食油、棉花等农副产品实行统购

统销政策。这一政策的作用是

A.城镇农副产品 B.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质量

C.进一步缩小城乡差别 D.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解析:A。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一五”计划进行工业化建设集


实用文档

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农业相对落后为确保工业化建设我国对粮食、食油、棉花等农副产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7.1956年1月2日下午上海50万人冒雨集会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

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 这一伟大胜利是

我们人民的胜利。”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

A.工商业改造 B.统购统销 C.“一五”计划

D.土地改革

解析:A。抓住关键信息时间是1956年又提到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无疑是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8.1961年5、6月间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工作会议决定在三年时间

内减少2000万城镇人口。其主要目的是

A.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B.加快城市化的进程

C.支援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 D.缓解国


家的经济困难


实用文档

解析:D。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十年探索时期政府进行经济调整的主要目的。1959——1961年是中国国民经济困难时期针对这一情况A、B、C三项显然不符合中国国情故应该排除。

9.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针对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正确分

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C.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线 D.提出调整

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解析:D。50年代末经济建设的三面红旗:社会主义建设总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造成了经济建设一味求快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造成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因此50年代末党和政府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比例的八字方针即“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10.“文革”中我国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 1973年却出现复苏局

面这是因为

A.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国民经济

B.“四人帮”的倒行逆施遭到毛泽东批评


实用文档

C.“文革”动乱接近尾声

D.国际形势趋于缓和

解析:A。九一三事件后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期间开始批判极“左”思潮着手恢复国民经济到1973年国民经济开始出现复苏局面。

高考预测

1.过渡时期巩固政权、恢复经济的重要措施三大改造和“一五”

计划仍将是命题热点。

2.全面建设时期要注意成功、失误的表现及经验教训。

3.“文革”注意背景全面整顿、对“左”的抵制。

4.新时期肯定是高考热点尤其要关注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的形成。

课后练习

一、单项选择

1.建国初期旨在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运动是 ( )

A.“三反”“五反” B.农业合作化

C.抗美援朝 D.土地改革


实用文档

2.1958年“左”倾错误的表现为 ( )

①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

②发动了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运动

③发动了建立“一大二公”的公社化运动

④全党范围掀起大规模的“反右倾”斗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文革”中的二月抗争、全面整顿、四五运动三者的共同说明

的问题是 ( )

A.“文革”中老

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斗争

B.动乱中中国共产党已着手经济恢复工作

C.党和人民一直同“左”的错误进行斗争

D.“文革”缺少群众的支持而失败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 )

A.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


实用文档

C.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D.尽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

5.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主要成就是 ( )

①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②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中日关系开始正常化

④中苏关系开始正常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材料解析: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民公社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目前形势下建立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农商学兵互相结合的人民公社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并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所必须采取的基本方针。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

公社问题的决议》(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通过)

材料二北戴河会议以后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没有经过试验只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实现公社化。⋯⋯人民公社的特


实用文档

点叫“一大二公”实际上就是搞“一平二调”。所谓大就是将原来一二百户的合作社合并成四五千户以至一二万户的人民公社。一般是一乡一社。所谓公就是将几十上百个经济条件、贫富水平不同的合作社合并后一切财产上交公社多者不退少者不补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

统一分配实行部分的给制(包括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叫做共产主义因素)造成原来的各个合作社(合并后叫大队或小队)之间、社员与社员之间严重的平均主义。同时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也都被收归社有。在各种“大办”中政府和公社还经常无偿地调用生产队的土地、物资和劳动力甚至调用社员的房屋、家具。这些实际上都是对农民的剥夺使农民惊恐和不满纷纷杀猪宰羊砍树伐木造成生产力的很大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摘自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结合材料回答:

①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方式两个方面概括指出人民公社化

运动的错误及其危害。

②简要指出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教训。

三、问答题:

7.1956——1966年我国在关于社会主要矛盾和经济建设方针的

认识和实践上有哪些成功和失


实用文档

误?从中可总结出哪些经验教训?

参考:

一、单项选择

1.D 2.A 3.C 4.C 5.A

二、材料解析:

6.①生产资料所有制:“一大二公”盲目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化程

度严重地脱离了当时农业生产力水平。分配方式:“一平二调”实行平均主义和无偿调用完全违背按劳分配的原则。危害: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生产力遭到很大的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是造成三年经济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②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线搞建设必须从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的国情出发不应片面追求高速度。

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

的调整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能只凭主观愿望和意志办事。

三、问答题:

7.成功之处:中共八大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

后的国内形势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


实用文档

社会生产力的矛盾。提出了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任务。

在经济

上:提出既反右派又反冒进坚持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

针。

失误之处:随着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强调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

的矛盾、社会主义道同资本主义道的斗争始终是我国的主要矛盾从而

逐步走上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轨道。在经济上:片面追求社

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和公有化的程度和规模超越了当时生产力的水

平严重破坏了综合平衡造成了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重大失

误。

经验教训:

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

②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③搞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不可超越生产力水平盲目调整生产关系和生产组织形式片面追求高速度;

④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阶段的阶级斗争问题阶级斗争已经不是社会主要矛盾要防止阶级斗争扩大化;


实用文档

⑤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坚持群众线。

【篇3】第二专题敢叫日月换新天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宣传工作个人体会

雄关漫道真如铁 敢叫日月换新天

  “新旧动能转换”是开年初我省推进新发展的一项有力通道,也是站在历史新的起点上,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走在前列”目标定位的有力措施与保障。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对产业产品及能源等方面进行“合理消化―有效整合―精品再生”的一个全新的过程与认识。即在“消化”与“整合”上做文章,才能“再生”出新的精品。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也需要有“新旧动能转换”的意识与改变。把陈旧的教学思想与理念合理地消化,再将知识与方法有效整合,打造出新的精品方案。这需要我们改变过去教学过程中一些陈旧的教育理念、方法、手段、效果,为新旧动能转换增添新的活力!

  “消化”,即淘汰落后的产能,将一批低设置的产能,为创业提供新的载体,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为新动能拓展发展空间。在我们教学中,也要消化掉低效的劳动与观念,若在课堂上只关注自己教了多少,上得如何,这种满堂灌的方法是最落后、最不负责任的教法。所以摒弃陈旧的教学观念,推陈出新,势在必得。

  记得有一位学生这样告诉我:“我喜欢看老师对我笑。我可以感受到温暖与信任,也能感受到自己在不断地进步。”很质朴的话,却让我感动。下课后,我变成一位幽默的“妈妈”,走到孩子们中间。孩子们脸上的笑容多了,和我的交流多了,上课回答问题更自信、更积极主动了。可见,摒弃旧的思想观念,利用合理有效的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整合”是一个伴随阵痛的调整过程,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生成过程,意为培育新的动能要付出长期的努力与奋斗,为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精准把脉,提出有特色、可操作、能解决问题的思路。将整合应用到我们教学中,就是学习再学习的过程。时代变了,教材变了,作为教师的我们需要走向社会,走向生活。不断总结与反思,争作研究型、专家型、学者型教师,勤奋学习,辛勤耕耘。更要有“一支粉笔绘华夏,三尺讲台有雷声”的气势。

  我班的同学李某,这个孩子很聪明,但是他总是以生病为由请假,可以说每学期总有一半的时间在家养病,我和老师们多次家访劝他到校学习,可是效果有限,来校不几天就接着请假回家了。后来,我走到孩子们中间调查了解发现,他喜欢画画、打乒乓球。在家访的时候,我认真倾听了他的想法,结果和我的调查了解的完全一样,其症结所在是父母望子成龙心切,不希望孩子总是画画、打乒乓球,以为是不务正业,久而久之,他对父母产生消极抵抗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我专门做李某父母的工作,阐明画画、打乒乓球与学习文化课的关系,让他们明白这些爱好不仅不耽误学习反而对文化课学习更有利。解开了他父母的心结,也解开了他自己的心结,于是,李某开始信任我了。现在他每天高高兴兴地来学校上课,一个多月下来还没有请过假,他还想和我班学习最好的同学一决高低呢!

  孩子们一点一滴的进步让我的工作变得非常充实,也让我为教师这个职业感到自豪。从教二十多年来,一直扎根偏僻的农村小学。教师的使命感让我怀揣一颗爱心,认真履行人民教师的职责,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直到做完美!将所学知识与经验相结合,因势利导,才能真正走进孩子心中,成为他们的榜样!

  “再生”,是对一个全新产业的完美再现。也是供给侧改革、新旧动能转换的生成目标,再生新的精品。作为教师,我们在不断的学习与反思中进步成长。搞好教学科研,在此基础上升华为一种新的理念,从而为教学提供最有价值的指导与改进方案,最终提高自为能力与感知教学。突出知识的更新和实践经验的反思,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促进教师从“经验型”向“专家型”转换,掌握现代教学理论与手段。追求自己的信仰,达到众所仰望的美好愿望。

  去年,县里举办大型的鼓号操表演,国家级、省级少工委主力人员陈鹰、候桂智等莅临指导,需要从全县几十个单位中选出十个参赛队伍,我们快速调整方案,做好部署,可面对着那一身身大小不一、样式陈旧的鼓号服,我的心降下温度。大鼓、小鼓、大镲、小镲怎么教?辅导教师人员少怎么分工?任务急、困难重,我横下一条信念:“一切困难都不成问题!”和时间赛跑!鼓槌的包扎、彩绸的缝补修剪我利用周末加班完成,各种乐器的记谱与队列花样利用中午和晚上解决。有几个体型胖的队员,因为鼓号服没有弹力,裤子穿不上,我便合二为一!把两条裁剪合并成一条穿。针对活动时间少,为了不耽误学生学习,我会提前备课,每次活动,早早站在排练地点等候姗姗来迟的学生……最后鼓号队取得可喜的成绩,成为进入决赛的唯一一所农村定点小学。团县委王琼主任在大会上总结说道:“要从四五六年级不到三百名的学生中挑选出一百多名精英上阵;
在衣服与个头参差不齐的情况下,能取长补短、克服各?N困难;
在每周共四节活动课的训练安排下,组织起这么庞大的比赛队伍,并且内容丰富,有创新,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那一刻,我流下了欣慰的泪水。

  “人间万事出艰辛,越是美好的未来,越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努力。”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坚信:教师之路今后定会注入新的活力!

  编辑 李烨艳

【篇4】第二专题敢叫日月换新天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宣传工作个人体会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赴革命老区大悟县参观考察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现代领导科学与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陈海春

【引子】最近手头上的事情太多,一是为学校教代会准备文件,二是为应武汉市委宣传部和武汉市图书馆之邀在“名家论坛”上开讲座精心备课,三是每天晚上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公选课。终日忙得不可开交,身心疲惫。周末,朋友邀请我到大悟县,稍事休息。大悟,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地处大别山南麓,雄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建县于1933年,原名礼山县。为纪念大悟山根据地人民革命精神和在历次革命战争中的卓越贡献,1952年经政务院批准,更名为大悟县。以境内巍峨秀丽大悟山故名。大悟还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和将军县,是历史上的名地,也是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三个时期红旗不倒的地方。举世闻名的中原突围在这里打响,从而拉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大别山上红旗飘,大悟人民永不倒。当时,仅有16万人口的大悟县,有7万人为共和国建立献出宝贵生命。孕育出徐海东、刘华清、聂凤智、陈世才等100多位高级将领导人。周恩来、董必武、李先念、徐向前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均在大悟留下光辉的战斗足迹。这样的地方应该来,一为增加历史知识,二为增加革命斗志。

(一)

我们从武汉出发,经黄陂,径直来到大悟县最北端的宣化镇。这里正在大兴土木,经了解,是争取到了国家“红色旅游”工程的一笔资金,将“解放战争打响第一枪”的地方,重新规划,恢复原貌,吸引游客,发展经济。

宣化店,原名仙花店,因仙花山而得名,后转音宣化店。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50余公里,是鄂豫相交的边界镇。这里山清水秀,水陆交通便利,倚大胜、墨斗二关之险,扼南北交通之咽喉,既是南北商品的集散地,又是兵家必争之战略地。1946年1月,中原局、中原军区、中原解放区行政公署移驻于此;
3月,董必武代表中共中央来此慰问中原军民;
5月,周恩来副主席偕同美蒋代表前来视察,并进行了举世闻名的“宣化店谈判”。宣化店谈判旧址位于竹竿河西岸,原“湖北会馆”。该馆建于清道光元年(1821年),坐北朝南,2进5间,左右厢房3间,门窗均套格雕花,工艺精细,古色古香。厅外柏翠花红,庄严静谧;
厅内陈列着当时三方谈判代表的席位及有关图片和文字资料;
厢房内原样保存着周恩来同志睡过的门板及办公用过的桌、椅、油灯等文物。

宣化店也是体现我们党“生存第一,胜利第一”和“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毛泽东语)战略思想最有代表性的地区,不亏为红色山镇。当年,那位木匠出身的新四军5师市长李先念,以其特有的中国农民式的精明,上演了一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好戏。突围前的当天下午,李先念司令员在宣化店国际招待所举行宴会,晚上在中原军区大礼堂演戏,“慰问”美蒋谈判代表。随后,1946年6月26日这个载入青史的日子,中原军区6万将士跳出30万美式装备的国民党军队的铁壁合围,分路向西飞奔。以中原突围战役为起点的全国解放战争便拉开了帷幕。中原军区部队的成功突围,打破国民党军苦心经营半年之久的封锁和包围,胜利地完成了战略转移的任务。这一行动不仅粉碎了蒋介石企图消灭中原军区部队的企图,而且牵制了国民党军30多个旅的兵力,并将其大部调往豫西、陕南,从战略上有利地配合了其他解放区的作战。值得一提的是,解放后,新四军5师师长李先念当上了国家主席,八路军南下支队359旅旅长王震当上了国家副主席。

(二)

在黄站镇的一个朋友开的一个山上宾馆睡了一觉,吐故纳新,扬眉吐气。然后按照约定前往县城。在途中我们瞻仰了徐海东大将亲属纪念墓地,这里安葬着徐家为革命牺牲的十多口人。墓建于1949年10月。1978年又在墓南侧辟平台,立纪念碑。碑高10米,坐北朝南,为台体形,上有“轿”式斜坡顶,下有正方形台脚,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矾石贴面。正面刻有徐向前元帅题写四个大字“光荣流血”。左侧刻有亲属烈士名单及生平,右侧刻有徐海东逝世后中共中央所致的悼词。碑前砌有半圆形平台,约100平方米,四周用青砖、水泥制成石凳,外围植有马尾松。墓四周则苍松翠柏,象征烈土英灵常在。

我非常敬佩徐海东,少年时就在《西行漫记》里读过他的事迹。中共九大时,他已病入膏肓,毛主席让人把他抬到主席台,并鼓掌致意。他由一个穷窑工,成长为解放军大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其功勋卓著被毛泽东主席誉为“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是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徐海东也是我研究中共早期领导人的对象之一。从领导学的角度看,徐海东在人格上具有鲜明的“两面性”:虎气和仁气。正如毛泽东所称赞的,徐海东“满身虎气,并不吃人”。他对敌人讲虎气,对同志讲人性。外号“徐老虎”的徐海东,不仅具有特别能作战的勇往直前的精神,而且具有运筹帷幄、指挥战斗的卓越智慧和才华。在党和军队处于紧急关头的非常时期,他带领军民坚持根据地斗争,在大大小小的战斗中,他身先士卒,指挥若定,喊出的口号是“打他一个乌龟缩头!”特别是在敌强我弱的危难时刻,他右手举刀,左手握枪,赤膊上阵,那种气势,那种拼劲,那种视死如归的凛然正气叫敌人闻风丧胆。

徐海东身上的普通人性的一面,更多地体现在他对战士和群众的态度上。他把自己的草鞋省给战士穿,把战马让给受伤的战士骑。他还与代表“左”的势力的领导人进行斗争,改变他们错误的决策。到了陕北取得直罗镇战役胜利,为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举行了“奠基礼”之后,他专门找毛主席,要求为三百多人解决肃反中的问题。程子华来到以后,他主动提出让程子华当军长,自己当副军长。再看看我们周边的某些人,对上面唯唯诺诺;
对下面,耀武扬威。徐海东大将告诉了我们如何做人、如何思考,如何为官。一个放鸭郎,一个黑窑工,能走到如此高位,还不能让某些人头脑清醒吗?

(三)

到了大悟县县城,我们参观了鄂豫边区革命烈士陵园。鄂豫边区是革命老根据地。在历次革命战争中,边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作出了巨大的牺牲。陵园坐落在城关镇环河东岸江岗山,占地230余亩。园内有接待厅、烈士纪念堂、骨灰祠、烈士纪念碑等主要建筑物。面对环河,居高临远,庄严肃穆。烈士纪念堂,建在陵园中央。厅堂敞亮,端庄雄伟。正中大厅有人民子弟兵塑像,高5—6米,刚毅勇武,正气凛然。左右4厅陈列有鄂豫边区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和部分文物。

江岗山顶峰海拔120.1米,上辟平台,占地1600平方米,建革命烈士纪念碑。碑用大理石镶砌,底座4米见方,高21.8米。上有李先念题词:“为革命事业英勇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
徐向前题词:“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们的精神,为建设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而奋斗。”背面刻湖北省委、省人民政府撰写的碑文。1986年列为全国十大陵园之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国家主席李先念题写“鄂豫边区革命烈士陵园”园名。

青山处处埋忠骨,碧血点点染江河。我们抚今追昔,当永远铭记革命前辈之丰功伟绩,坚持继承先烈遗志。毛主席说过:
“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牺牲了他们的生命,使我们每个活着的人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难道我们还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牺牲,还有什么错误不能抛弃吗?”我们做工作,有时得到领导的认可,有时得不到领导的认可;
有时干的十分舒心,有时干的不十分舒心。但想想牺牲在我们前头的人,想想那些没有留名字的人,什么都好想了。临离开大悟县时,一位在大悟土生土长,现任常务副县长的同志,如数家珍般地给我们讲了许多关于大悟县的人和事。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他说这些年,不少老将军的遗骨被家属送回大悟,许多家属都异口同声说,老人在世时告诉他们,他那个湾子(村子)走了几十个人当红军,到解放后,一打听,发现活着就是自己。活下来就不易,活下来就值得,活下来就珍惜。

看了大悟县,看了纪念碑,还不好好安心工作,还不好好干活?!

【篇5】第二专题敢叫日月换新天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宣传工作个人体会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年——1949年)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代中国革命历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本部分展览展出了20世纪以来不同时期美术家的部分经典主题创作,也特别选取了部分红军长征题材的优秀作品予以集中展示,以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年——197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纪元,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万众一心,奋发图强,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一系列伟大成就,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本部分展览以几代美术家创作的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作品为主要内容,旨在彰显中国共产党领导新中国各方面建设取得的突出成就。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至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本部分展览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创作的一大批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优秀作品。

【篇6】第二专题敢叫日月换新天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宣传工作个人体会

敢 叫 日 月 换 新 天

——馆陶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综述

 

馆陶县地处黑龙港流域,以卫运河为界与山东冠县、临清市毗邻。全县辖4镇4乡1个街道办,14个社区,263个行政村,面积456.3平方公里,总人口34.3万。

长期以来,馆陶县是一个欠发达农业县,自然条件差,农业生产落后,资源匮乏、工业基础薄弱,群众生活困难。自“十一五”时期以来,县委、县政府高扬“抓发展、建强县、促和谐”主旋律,坚持以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共进为动力,以建设邯郸东部次中心城市为目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经过全县上下不懈努力,形成了化学新材料、装备制造、新能源、养殖及肉类加工四大特色主导产业,经济社会步入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性轨道。2005—2012年,馆陶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8%,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7.8%, 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2.3%。2012年,GDP完成82亿元,全部财政收入完成3.6亿元,固投完成78.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2.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908元。今年一季度,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6.6亿元,增长12.5%。1—5月份,全部财政收入完成1.74亿元,增长22%。固投完成26.13亿元,增长33%。

项目建设:坚定“工业立县、项目支撑”思路,坚持让大项目创造先进生产力,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上优质项目,全面提速新型工业化进程

1、项目建设规模化。持续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积极谋化项目、跑办项目,确保每年都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开工、建成投产。连续多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重点项目建设实绩突出奖”,赢得了各界“馆陶现象”的赞誉。坚持用项目化的理念抓全局,把重点工作实化到项目,汇集为三条线七个十工程,即:围绕106国道、金凤街、东龙街三条线,总投资300亿元,实施70个项目,包括十大工业项目、十大服务业项目、十大农业项目、十大城建项目、十大地产项目、十大社会项目、十大地标项目。其中超亿元项目47个,超十亿元项目10个。累计完成投资143亿元,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412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6个。竣工投产项目252个,谋划项目425个。争列省重点项目29个,市重点项目37个。今年1—5月份,全县开工建设超亿元项目32个,完成投资42.5亿元,占年计划的47.2%。项目开竣工和争列省市重点项目数量连续多年位居东部县前茅。

2、产业布局集约化。坚持项目集中摆放、产业集中布局,走土地集约利用、基础设施共享、污染集中治理的路子,加快产业集聚和升级步伐。2007年,与北京科技大学联姻,在县城西北部,规划建设了总面积12平方公里、核心区6.9平方公里的北科大邯郸科技园区,已入驻骨干项目60个。2008年,抢抓邯郸市新型化工园区落户馆陶机遇,在县城西部规划建设化工园区,占地14.2平方公里,启动区7.2平方公里,列入省级经济开发区,已入驻项目20个。2011年,在轴承加工业基础较好的魏僧寨镇,规划建设轴承园区,入驻企业38家,摘取了中国轻工轴承之乡桂冠。为加强化工和北科园区整合升级,在水、电、路、讯、绿网、水系等基础设施上统筹布局,推进“新九通一平”,打造了化学新材料及装备制造园区最具竞争力的招商平台。当前,园区发展和基础设施初具规模,形成了经济发展的“工业长廊”,吸引了一批规模大、效益优、前景好的实力项目和品牌项目。

3、招商引资高端化。坚持“眼睛向大、眼睛向外、眼睛向洋”的招商思路,瞄准行业百强、国际国内500强和战略投资者,力推科学招商、务实招商,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先后引进了瑞吉德科技、金业石油机械、六和牧业等104个超亿元项目。2012年,累计洽谈项目97个,引进超亿元项目31个,超10亿元项目10个,引进资金19.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510万美元。

4、经济运行科学化。深化“企业服务年”活动,以“双抓双提”为重点,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工业运行质量,积极开展对标行动,组织规上企业在研发、管理和经济效益等方面与先进企业定向对标,促进建设现代企业。新型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等主导产业步伐加快,信德、北科、昊阳等大项目日益成为工业经济新的台柱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利税、利润年均分别增长29.2%、37.7%、38.1%。规上企业由15家增加到41家,纳税超百万元企业由7家发展到25家,纳税超千万元企业从无到有、达到4家。

案例剖析:该县项目建设短时间内取得较大突破,得益于良好的工作思路和创新举措。在破解瓶颈上,用足用活土地政策,对上多争,对内挖潜,以集约求节约、以科学保需求;
创新国有资产运营机制,筹措改革成本,充足发展资金;
通过银企对接、组建小额贷款公司等多渠道融通社会资本,破解资金难题。在发展环境上,坚持把优化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强化成本差异就是竞争力的理念,努力做好政策、服务、功能完善三篇文章,打造适宜生产要素聚集、宜居宜业宜发展的环境品牌。在项目推进上,建立政策激励、资金引导和督导落实相结合的机制,实施擂台式问效、台账式管理、调度式推进,强化“月调度、季观摩、半年考评、年度总结奖惩”,在执行上拒绝理由,在落实上不折不扣,确保了项目工作扎实推进。

 

县城经济:科学编制规划,快速度建设,精细化管理,老城更具繁荣度,新城彰显现代感,邯郸东大门形象实现华丽转身

1、科学编制规划。投资1200多万元,完成了《馆陶县城市总体规划第三轮修编(2008—2020年)》等城乡规划,建设地段控制性详规、修建性详规同步跟进,并编制了道路交通、绿地系统、城市设计等27项专项规划。投资100余万元,建成了高标准的规划展馆。县城建成区面积由5.75平方公里增至12.6平方公里,城区人口由5.2万人增至8.5万人。

2、加速县城建设。抢抓三年大变样的历史性机遇,先后拆除各类违章违法、有碍观瞻建筑69.7万平方米,实施了总投资199亿元的368个城建项目,城建工程投资总额、超亿元项目、拆迁面积均创历史新高。投资11.25亿元,新建扩建30条城市道路,架构了“十纵六横”的主城框架。积极实施弱电入地工程,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正常运行。5个社区集中供热,集中供气基本实现全覆盖。完成既有建筑包装408栋,亮化美化楼房104栋。新增城区绿化面积294万平方米、公园绿地面积91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6.3%和44.2%。投资1.1亿元,实施“引黄入邯、引卫入馆”工程,成功引入黄河水。公主湖湿地公园、滨河公园、规划馆面向公众开放,交通、房产、农业综合等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博物馆、科技宫、文化艺术中心正在布展,金凤物流、教育、土地等服务中心即将投用。谋划建设了卫运河遗址博物馆、魏征廉政苑等。被授予省级园林县城、省级文明卫生县城、河北省首批环境优美城镇等称号,滨河公园被评为河北省三星级公园。

3、繁荣商贸物流。借势邯济铁路扩能改造机遇,做大做强包钢物流项目。建立禽蛋、建材、农产品、汽贸等专业物流服务体系,先后建成金凤市场扩建、亿丰电动车、文化等十大物流市场。邯郸银行成功入驻。华都商务酒店开放使用,九州购物商场开业,餐饮娱乐、购物等消费功能全面提升。积极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家电下乡,定向销售产品8万余台,金额2.5亿元,发放财政补贴2708万元,居东部县前列。

4、精细城市管理。针对县城多年来的脏、乱、差现象,在全县开展城市管理年和三年爱县教育活动,构筑了公安(交警)、交通、市政、城管多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数字化平台,实现与市联网运行。加大乱摆摊、乱搭建、乱张贴等顽症治理力度,开展经营活动进店面、车辆停放进车位、城市垃圾进桶站活动,县城秩序明显改观。目前,县城管理井然有序、市民素质大幅提升、城市面貌精致优美,处处呈现出一派生机蓬勃的景象。

案例剖析:县城是一个县的行政、经济、文化中心,县域中首位度最高,在县域工业化、城镇化格局中具有核心地位。近年来,该县围绕县城做文章,大力发展县城经济。一方面严格落实规划,树立规划是法、执法如山的思想,坚持布局不合规不批、选址不科学不批、设计不新颖不批,保障了城市的科学布局。另一方面强化工作举措,通过百日攻坚、观摩评比、擂台式问效等一系列创新方式,以敢于争先的责任感抓落实、叫真叫板的顽强斗志抓推进,确保了城建工程的快速落地。

 

三农发展:坚持把农业作为发展根本,增加资金投入,强化基础支撑,促进三农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1、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粮食生产连续九年喜获丰收,创造了以“六个结合”为主的粮食高产、稳产的“馆陶模式”,小麦、玉米最高亩产分别达到656.7公斤和845公斤,刷新全省记录,被省政府授予夏粮生产先进县称号。

2、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全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48家。肉鸭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每年肉鸭出栏4000万只,带动4000个家庭稳定达小康。重点扶持民旺饲料、万头猪场等31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金凤市场年交易额56亿元,进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百强和肉禽批发市场20强。

3、农田设施更加健全。投资1.23亿元,实施总长80公里9条渠道的“引黄引卫入馆”工程,完成卫西灌区改造项目。2012年完成12条渠道清淤,新增高效节水灌溉4.6万亩。投入8000余万元,兴修各类水利工程703处,新增灌溉面积1.2万亩。

4、农村面貌大幅改善。以幸福乡村建设为契机,不断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认真落实四清四化五改要求,在全县交通干道、园区,打造了一批精品村,形成了全县大循环、乡镇小循环的示范线路,极大提升农民幸福指数,2012年度农村环境整治位居全市前列。重点扶持车疃、董井寨、南北郑三个精品示范村,建成新民居1200套。荣获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称号。

案例剖析:三农工作是农业县的发展基础。该县以幸福乡村建设为契机,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实行“深粮、优菜、强蓄”发展思路,夯实发展基础,壮大龙头企业,提高产业水平,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从而实现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明显改观。

 

民生社会事业:坚持从群众的所想所盼出发,竭力为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题,累计投入20多亿元,实施民心工程108项,极大地提高了群众幸福指数

1、基本设施不断完善。投资近千万,解决了全县最后9个村安全饮水问题。积极推进农村互助幸福院建设,超额完成市定任务。新建翻修道路40余公里,神农大道、肥馆路建成通车,全县通行能力大幅提升。实施“初中教育在县城”思路,完成县实验中学迁建、实验小学搬迁和县中心幼儿园、特教学校新建,改造中小学校38所。总投资1.5亿元的县中心医院即将竣工投用,8个乡镇卫生院全部升级改造,30个标准化村级卫生室建设完成。

2、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开展文化建设行动年活动,实施了工业遗址博物馆、佛教文化开发区、明清古树保护等20个文化项目,筹建的县京剧团,每月到各乡镇开展演出活动。黑陶文化不断壮大,造就了两位国家级专家,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达到33个。荣获全省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先进县、全省农家书屋建设工作先进县、全省全民健身工程先进县等称号。

3、公共服务彰显人性。健全社保体系,新农合参保25.3万人、报销医药费6512.8万元,城乡社会养老保险参保24万人、发放退休金643.2万元,发放低保、救灾等救助资金4028.4万元,为贫困患者减免费用110万元。

4、社会管理创新和谐。在村级推行“说事室+干群恳谈例会”,在乡镇推行“综治维稳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在县级推行“系统化访机制+行政服务中心”,构建了“三级联动”模式。推行“扁平化”式社区管理,缩短服务触角,提升服务质量。全县277个村全部建立警务室,本科起点高标准招录治安员,逐村配备,治安员“六大员”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全县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连续七年评为全市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案例剖析:民生事业是经济发展的落脚点,民生事业发展的程度,体现着主政者的为民意识。长期以来,该县把民生幸福作为第一目标,把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民生为重的执政行为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注重关怀弱势群体、强调民生细节、提高和谐指数,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打造了全景式民生幸福蓝图。

 

党的建设:坚持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不断促进基层党建的科学化水平,全面提升基层组织的执行力和战斗力,使之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

1、“五项”工程凝聚力量。结合馆陶实际,在全县基层党组织创新实施“五项工程”。固本工程,鼓励支持党员民营企业家、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农村经纪人、专业协会负责人回村任职。治瘫工程,倒排17个后进村,采取选聘、选派、选育方式,组建一个好班子,着力解决内耗重、班子软等问题。强基工程,开展“农村好青年”提名推荐活动,建立“优秀青年库”,选拔优秀青年人才955名。标杆工程,建立联合型、产业型、市场型等“十型”基层党组织,灵活设置各类党组织26个。创新工程,培养选拔了50名小型企业主、50名科技致富能手、50名大专以上学历党支部书记

2、基层建设年活动扎实开展。开展了县级领导“蹲点调研”和三级书记大走访活动,带头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受到群众欢迎。逐村调研“两室”、警务室、卫生室、村容村貌治理等农村重点工作,整改问题200余个。强化驻村工作队管理,“十件实事”在全市率先完成,四次通报全市排名第一,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明显增强,涌现出河北水务集团工作组、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工作组、县水利局工作组等先进典型。全县820名干部与820户困难家庭“一帮一”,长期联系、济困解难、一包到底,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3、“六化”管理激发活力。在全市率先推行了待遇报酬制度化、经费保障长效化、“两委”干部专职化、服务群众常态化、阵地建设规范化,并同步推进了村支书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逐步解决村干部退无所享、老无所养的问题。同时,实施动态化管理,对出现信访案件、刑事案件、安全生产事故、“两室”不达标的村,实行一票否决,待问题得到解决,恢复工资发放。

4、人才振兴补充血液。招录本科以上学历毕业生663名,公推公选12名高学历干部,2名大学生村官提拔为副科级干部,力推新提拔干部到维稳、项目建设一线进行锻炼,加强能力建设。

5、廉政工作规范建设。建设魏征廉政教育基地,建成廉政风险库,新行政服务中心投入使用,成立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查处各类违纪违法案件69件,给予党政纪处分68人,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60余万元。

案例剖析: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党员队伍是基层工作的最后触手,打造一支好的基层队伍,是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该县立足“抓好领头雁,培树带头人”,紧紧抓住基层党建中“人”的问题,提素质、优保障、引人才、强纪律,以队伍素质的全面提升引领基层工作上水

推荐访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