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总结感想,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总结感想4篇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总结感想篇1
一、判断题。(共17题)
题目1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属于新民主主义政权性质。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答对了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2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1949 年到1952 年,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答对了
改: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3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答对了
改: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4
不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0.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武汉召开了“八七会议”,制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答错了
改:制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5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在秋收起义中,为了稳住官兵的情绪、刹住失败主义的歪风邪气,毛泽东开展了“三湾改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其中,通过将党支部建在连上,实行党指挥枪,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答对了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6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上井冈山后,红军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经济问题。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答对了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7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1927年12月下旬,毛泽东在宁冈砻市召开会议,提出革命军队的三大任务:打仗消灭敌人;
打土豪筹款子;
分田地给农民。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答对了
改:提出革命军队的三大任务:打仗消灭敌人;
打土豪筹款子;
做群众工作。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8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移除标记
题干
1927年12月下旬,因敌强我弱,条件艰苦,时任第一团团长的陈浩企图带领部队投降敌人。毛泽东连夜追赶部队,公开枪决了叛徒陈浩等人,稳定了军心。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答对了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9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1929年,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灵活运用十六字战术,集中兵力对付敌人,分兵发动群众,成功开辟了赣北、闽西这两块革命根据地。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答对了
改:成功开辟了赣南、闽西这两块革命根据地。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10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1934年11月12日,红军在第四次“反围剿”战争中失败,蒋介石设立封锁线,布置口袋阵,誓将红军歼灭于湘江东岸。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答对了
改: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中失败。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11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1934年11月12日,红军在第四次“反围剿”战争中失败,蒋介石设立封锁线,布置口袋阵,誓将红军歼灭于湘江东岸。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答对了
改: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中失败。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12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完成了决定党的路线、通过新党章、选举新的中央委员会这三个历史性任务。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答对了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13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中国共党党史上著名的“五大书记”是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答对了
改:中国共党党史上著名的“五大书记”是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14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三大战役的胜利,标志着抗日战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答对了
改:标志着解放战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15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1949年9月29日,新政协筹备会议决定将《共同纲领》作为中国人民革命建国的基本纲领。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答对了
改:新政协一届全体会议。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16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中国革命的这些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是革命的同盟军问题。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答对了
改:是无产阶级的领导权问题。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17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1939年,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强调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选择一项:
对
错
反馈
答对了
正确的答案是“对”。
标记题目
信息文本
二、单项选择题。(共30题)
题目18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
选择一项:
A. 封建社会
B. 资本主义社会
C.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新民主主义社会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题目19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移除标记
题干
( )6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选择一项:
A. 1952年
B. 1979年
C. 1956年
D. 1953年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1953年
题目20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中国无产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最可靠的同盟军是( )。
选择一项:
A. 民族资产阶级
B. 农民阶级
C. 小资产阶级
D. 大资产阶级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农民阶级
题目21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移除标记
题干
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其主要依据除了( )。
选择一项:
A. 列宁关于民族殖民地问题的理论
B. 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C. 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
D. 大革命失败的深刻教训,敌强我弱的形势,广大农村是敌人统治的薄弱环节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列宁关于民族殖民地问题的理论
题目22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标志着中国革命开始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历史事件是?
选择一项:
A. 十月革命
B. 五四运动
C. 南昌起义
D. 甲午中日战争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五四运动
题目23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指出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
选择一项:
A. 帝国主义
B. 封建主义
C. 官僚资本主义
D. 民族资本主义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帝国主义
题目24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 )。
选择一项:
A. 社会主义革命
B. 无产阶级民主革命
C.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 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题目25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是( )。
选择一项:
A. 无产阶级
B. 民族资产阶级
C. 城市小资产阶级
D. 农民阶级,尤其是贫农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无产阶级
题目26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
选择一项:
A. 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B.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C.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D.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题目27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 )。
选择一项:
A. 过渡性质的社会形态
B. 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形态
C. 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形态
D. 独立的社会形态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过渡性质的社会形态
题目28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中心工作是( )。
选择一项:
A. 经济建设
B.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C. 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D. 党的建设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经济建设
题目29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正式爆发。
选择一项:
A. 1927年9月9日
B. 1927年9月8日
C. 1927年9月1日
D. 1927年9月19日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1927年9月9日
题目30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1927年10月17日,毛泽东率部进驻茅坪,正式吹响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号角,开始了( )这一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选择一项:
A. 武装夺取政权
B. 农村包围城市
C.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D. 聚焦力量,武装夺取政权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题目31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通过( ),农民和共产党结成了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红军彻底解决了经济困难,力量不断壮大,根据地的地盘也随之不断扩大和巩固。
选择一项:
A. 分田地给农民
B. 土地革命
C. 打土豪筹款子
D. 打土豪分田地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土地革命
题目32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从1927年到1931年,中国共产党相继建立了井冈山、湘赣等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成立了与( )对抗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选择一项:
A. 国民政府
B. 国民党
C. 南京政府
D. 蒋介石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南京政府
题目33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游击战以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和( )这“十六字诀”为战术核心。
选择一项:
A. 敌进我进
B. 敌退我退
C. 敌打我打
D. 敌退我追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敌退我追
题目34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红军突破湘江封锁线后,不甘心失败的蒋介石在又在( )布置了新的口袋阵,集结了20万军队,坐等红军自投罗网。
选择一项:
A. 赣南
B. 湘西
C. 赣北
D. 湘北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湘西
题目35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遵义会议改组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 )。
选择一项:
A. 最高军事指挥权
B. 最高指挥权
C. 最高领导职务
D. 最高军事顾问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最高军事指挥权
题目36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中国共产党陕北苏区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是( )。
选择一项:
A. 刘志丹
B. 程子华
C. 徐海东
D. 谢子长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刘志丹
题目37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 )召开。
选择一项:
A. 1945年4月23日
B. 1945年3月24日
C. 1945年4月24日
D. 1945年3月23日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1945年4月23日
题目38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将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指导思想,奠定了全党思想一致的理论基础的大会是( )。
选择一项:
A.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B.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C.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题目39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举行淮海战役,最早由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委( )提出。
选择一项:
A. 陈谢
B. 粟裕
C. 陈粟
D. 张谢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粟裕
题目40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由( )唱主角,以歼灭黄百韬兵团为目标。
选择一项:
A. 华东野战军
B. 华北野战军
C. 西北野战军
D. 中原野战军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华东野战军
题目41
正确
获得2.00分中的2.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1949年3月5日到13日,新中国成立前最后一次中央全会——七届二中全会在( )举行。
选择一项:
A. 西柏坡
B. 井冈山
C. 北京
D. 延安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西柏坡
题目42
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移除标记
题干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中提出(C )。①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②指明了新中国的基本国体③通过了《共同纲领》作为临时宪法④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
选择一项: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①②④
题目43
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中国共产党和南京国民党政府在1949年4月1日举行和谈的目的是( )。①迅速结束战争②建立共同政府③减少人民痛苦④夺取革命胜利
选择一项: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③④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①③
题目44
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1948年12月12日,中央军委明确提出( )战役后举行渡江作战向全国进军的战略设想。
选择一项:
A. 淮海
B. 平津
C. 华北
D. 辽沈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淮海
题目45
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1949年( )中共中央进驻北平。
选择一项:
A. 3月25日
B. 2月25日
C. 1月25日
D. 4月25日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3月25日
题目46
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以下( )不属于新政协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内容。
选择一项:
A.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
C. 《临时宪法》
D. 定都北京、公元纪年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临时宪法》
题目47
正确
获得3.00分中的3.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已经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进入( )。
选择一项:
A. 新民主主义社会
B. 社会主义社会
C. 资本主义社会
D. 共产主义社会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总结感想篇2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70题)
1 .近代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 )A
A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B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D .无产阶级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矛盾
2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近代中国不可能是一个独立的民主国家,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巨主义压迫;
内部没有起码的资产阶级民主,反动统治阶级凭借强大的反革命武装对人民实行独裁恐怖统治。这种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进程的一个主要形式是( ) C
A .争取民主B .农民运动C .武装斗争D .工人运动
3 .正式制定了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在〔 )B
A .中共一大B .中共二大C .中共三大D .中共四大
4 .近代中国的( ),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A
A .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 B .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 C .领导阶级和革命力量 D .革命前途和革命手段
5 .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一般的资产阶级革命,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革命,最根本的原因是( )C
A .指导思想不同B .革命的前途不同
C .领导阶级不同D .革命的纲领不同
6 .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是( )A
A .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B .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
C .人民群众革命积极性的极大提高D .非常成熟的革命形势
7 .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主要区别是( )D
A .是否代表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B .是否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有极密切的关系
C .是否与劳动人民存在对抗性质的矛盾
D .是否与无产阶级存在对抗性质的矛盾
8 .毛泽东在《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中所指出的无产阶级“最接近的朋友”是( ) A
A .贫农B .中农C .民族资产阶级D .雇农
9 .毛泽东在《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一文中所说的中产阶级主要是指( )D
A .小知识阶层B .买办阶级C .自由职业者D .民族资产阶级
9 .无产阶级领导的1921 -1949年的人民革命在性质上属于( )C
A .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 .社会主义民主革命 C .新民主主义革命 D .共产主义革命
10 . “因为中国资产阶级根本上与剥削农民的豪绅地主相联结相混合,中国革命要推翻豪绅地主阶级,便不能同时推翻资产阶级。”这一观点的主要错误是( )C
A .忽视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必要性B .未能区分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部分
C .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D .不承认中国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区别
11 .毛泽东提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的重要思想是在( )C
A .五四运动时期B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D .抗日战争时期
1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 ) C
A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B .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 .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D .保护民族工商业
13 .毛泽东首次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科学概念的著作是( )B
A .《 <共产党人>》 发刊词》 B .《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 .《 新民主主义论》 D .《 论联合政府》
14 .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这是因为( )A
A .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外部没有民族独立
B .中国的民主革命实质是农民革命和农民战争,农民是革命的主力军
C .中国革命的敌人在城市是强大的,而在广大的农村比较薄弱
D .中国经济以地方性农业经济为主,便于在农村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15 .毛泽东提出全党“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一观点的会议是( )A
A .中共八七会议B .中共五大C .中共湘赣边界一大D .古田会议
16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解决土地问题的政策是( ) C
A .没收地主土地B .消灭封建和半封建剥削制度
C .减租减息D .孤立地主阶级
17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时期建立过不同政权形式,而对地主阶级态度差别最大的两种政权形式是( ) B
A .工农民主政权与苏维埃政权B .工农民主政权与“三三制”政权
C .人民民主专政与苏维埃政权D .工农民主政权与人民民主专政
18 .毛泽东在《 论人民民主专政》 一文中指出,总结我们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 ) A
A .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B .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
C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D .根据政治形势、阶级关系和实际情况及其变化制定党的政策
19 .《 共同纲领》 规定我国的国体是( )C
A .工农民主专政B .苏维埃共和国C .人民民主专政D .资产阶级共和国
20 .人民民主专政具有广泛的民主性,它相对于其他国家无产阶级专政的最大特点是包括了( ) D
A .小资产阶级B .工人阶级C .农民阶级D .民族资产阶级
21 .新民主主义理论达到成熟的历史时期是( )C
A .国民革命时期 B .土地革命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2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首要问题是( )C
A .弄清革命的性质 B .找到革命的道路 C .分清革命的敌友 D .指出革命的前途
23 .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 )C
A .封建主义 B .地主阶级 C .帝国主义 D .官僚资本主义
24 .毛泽东在1947 年十二月会议上提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是( )B
A .没收操纵国计民生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建立国营经济;
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并引导农民发展合作经济;
允许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富农经济的存在
B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C .节制资本;
平均地权;
消灭资产阶级
D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5 .中国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是( )C
A .帝国主义的侵略 B .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 C .大资产阶级的统治 D .封建军阀的统治
26 .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的事件是( )B
A .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 .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 .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D .赎买民族工商业归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所有
27 .毛泽东在《 新民主主义论》 中提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是( )C
A .为抗战服务B .为工农兵服务
C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D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28 .正确认识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是认清( ) D
A .中国革命的性质和任务B .中国革命的对象和领导者
C .中国革命的前途D .中国的特殊国情
29 .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是( ) D
A . 帝国主义B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C .官僚资本主义 D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30 .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是( ) D
A .买办阶级 B .资产阶级 C .农民阶级 D .无产阶级
31 .近代中国革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 A
A .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B .推翻国民党的统治,建设社会主义
C .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D .发展生产力,使中国稳步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32.区分中国新、旧民主革命的主要标志是( )C
A .时代条件不同 B .指导思想不同 C .领导阶级不同 D .革命前途不同
33 .毛泽东思想是在同20 世纪20 年代后期30 年代前期党内盛行的错误倾向作斗争并深刻总结这方面验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种错误倾向主要是指( ) C
A . “左”倾冒险主义B .城市中心论C .教条主义D .机会主义
34 .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 )C
A .民族资产阶级 B .无产阶级 C .农民阶级 D .城市小资产阶级
35 .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 ) A
A .无产阶级领导B .革命前途C.革命对象D .革命动力
36 .中国资产阶级分为两个部分,他们是( ) A
A .民族资产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B .官僚资产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C .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D .民族资产阶级和农村富农
37 .无产阶级要实现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权,其核心问题是( ) A
A .对于农民的领导B .与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C .分清敌友D .建立广泛的民主革命统一战线
38 .中国民主革命的动力主要是指( )C
A .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小商人、独立的手工业者
B .工人、贫雇农、中农、民族资产阶级、自由职业者
C .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D .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中间势力
39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之所以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原因在于( ) B
A .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B .革命的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而不是一般地反对资本主义
C .革命的领导权仍然掌握在资产阶级手里
D .革命的指导思想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而不是马克思主义
40.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社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 )C
A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 .资产阶级民族革命C .农民革命 D .社会主义革命
41 .抗日根据地“三三制”政权中的中间分子代表( )D
A .小资产阶级 B .农民
C .民族资产阶级和地方势力派D .民族资产阶级、开明乡绅和地方实力派
42 .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关键是建立( )C
A .无产阶级的天然领导地位 B .武装斗争 C .统一战线 D .农村革命根据地
43 .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是( ) B
A .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C .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共和国
D .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联合统治的人民共和国
44.毛泽东在《 新民主主义论》 中提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体是( )B
A .工农兵代表大会B .人民代表大会C .参议会D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45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特征是( ) C
A .无产阶级的领导和工农联盟为基础
B .对外防止帝国主义的侵略和颠极,对内镇压敌对势力的反抗,组织和管理国家的经济建设
C .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
D .实行议行合一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6 . “统帅革命的资产阶级,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实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一观点的错误实质在于( ) C
A .抹杀农民阶级的革命性B .夸大资产阶级的作用
C .放弃无产阶级的领导权D .忽视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47 .新民主主义经济是( ) D
A .社会主义经济B .半社会主义经济
C .资本主义经济D .过渡性质的经济
48 .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
A .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B .国民革命的影响
C .革命形势的不断高涨D .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
49 .毛泽东提出“两个务必”是在党的( )A
A .七届二中全会上B .七届三中全会上
C .七届四中全会上D .七届五中全会上
50 .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其原因主要是( ) A
A .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B .党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变化
C .全国大陆即将解放D .中国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5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统一战线最基本的经验是处理好与( )的关系。B
A .地主阶级 B .资产阶级 C .农民阶级 D .知识分子
52 .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是( ) B
A .统一战线 B .武装斗争 C .党的建设 D .独立自主
53 .人民军队建设的生命线是( )D
A .经济工作.B .军事工作C .群众工作D .政治工作
54 .中国革命的主要纲领和主要经验是( ) D
A .统一战线 B .武装斗争 C .党的建设 D .人民民主专政
55 .毛泽东阐述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新中国的政治主张,为新中国的建立做了理论和政策准备的著作是( ) C
A .《 新民主主义论》 B .《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 论人民民主专政》 D .《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56 .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策略路线是( ) C
A .革命军队的创建B .分清敌友C.统一战线D .群众运动
57 .下列措施中,最能体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是( ) A
A .减租减息,交租交息B .精兵简政C .大生产运动D .整风运动
58 .《 论持久战》 认为,在抗日战争三阶段中,最困难的是( )D
A .战略防御阶段B .战略防守阶段C .战略反攻阶段D .战略相持阶段
59 . 1942 - 1943 年的全党整风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主要是指( )D
A .摆脱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B .摆脱曾长期存在的封建家长制影响C .摆脱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D .冲破共产国际和以王明为代表的教条主义束缚
60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 ) A
A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B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C .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D .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
61 .毛泽东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的基本思想包括三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就是( ) B
A .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B .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C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自我批评D .游击战争、红色政权、党的领导
62.毛泽东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在城市工作中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工作是在( ) C
A .《 论人民民主专政》
B .《 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
C .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的报告》
D .《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63.毛泽东最早批评“城市中心论”、提出“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的文章是C
A .《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 .《 井冈山的斗争》
C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 .《 反对本本主义》
64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犯“左”倾错误的人提出“毕其功于一役”的主张,搞所谓的“无间断”革命,这种错倾向实质上是( ) A
A .混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
B .割裂了社会主主义革命和共产主义革命的联系
C .混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的界限
D .割裂了社会主义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的联系
65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阶级成分包括( ) A
A .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B .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
C .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
D .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主党派
66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实质是( )B
A .坚持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
B .坚持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
C .正确处理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关系
D .保持共产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
67 .毛泽东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方针的中心一环是( ) A
A .发展进步势力B .争取中间势力
C .孤立顽固势力D . “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孤立少数”
68.毛泽东在《 <共产党人>发刊词》 中所说的“伟大的工程”是指( ) A
A .建设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B .走农村包围城市的独立,夺取全国胜利
C .建立并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 .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国家、新社会
69 .导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的决定因素,是它天生的( )A
A .软弱性B .动摇性C .妥协性D .不彻底性
70 .新民主主义文化与旧民主主义文化相区别的根本特点是( )B
A .是否反帝反封建B .是否以共产主义为指导
C .是否站在工农兵的立场上D .是否提倡科学、民主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总结感想篇3
第一節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和基本綱領
一、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基本特點和主要矛盾
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中國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極大不平衡性,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國的一個重要特點。這就在一方面, 使得中國革命有在農村首先取得勝利的可能;
而在另一方面,則又造成了革命的不平衡狀態,給爭取革命全部勝利的事業帶來了長期性和艱苦性。
1.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特點
(1)封建時代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基礎雖然被破壞了;
但是,封建剝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階級對農民的剝削,不但依舊保持著,而且同買辦資本和高利貸資本的剝削結合在一起。在中國的社會經濟生活中,占著顯然的優勢。
(2)民族資本主義有了某些發展,並在中國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它沒有成為中國社會經濟的主要形式,它的力量是很薄弱的,大部分同外國帝國主義和本國的封建主義有或多或少的聯繫。
(3)皇帝和貴族的專制政權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階級的軍閥統治,接著是大地主和大資產階級的聯合專政;
在淪陷區,則是日本帝國主義及其傀儡的統治。
(4)帝國主義不但操縱了中國的財政和經濟命脈,並且操縱了中國的政治和軍事力量。在淪陷區,一切則被日本帝國主義所獨佔。
(5)由於中國是在許多帝國主義國家的統治和半統治之下的,由於中國實際上處於長期的不統一狀態,又由於中國的土地廣大,中國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的發展。表現出極端的不平衡。
(6)由於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特別是日本帝國主義的瘋狂進攻,中國的廣大農民,尤其是貧民,日益貧困化乃至大批破產,他們過著饑寒交迫和毫無政治權利的生活。中國人民的貧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有的。
2.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
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這是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其中,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種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3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面對的兩大歷史任務
鴉片戰爭後,中華民族面對著兩大歷史任務:一個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
一個是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
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
1.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
1948年4月,毛澤東在《在晉綏幹部會議上的講話》中對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作了明確的完整的科學概括:即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這條總路線包含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對象、動力與領導權等方面的基本思想,它們之間具有密切的內在聯繫。
2.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對象
帝國主義是近代中國最兇殘的敵人,是中國革命的主要對象。封建主義是阻礙中國社會進步的最反動勢力,也是中國革命的主要對象。官僚資產階級也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對象。
3.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目的
(1)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直接目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直接目的,是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在中國建立新民主主義國家。
(2)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根本目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根本目的,是從根本上解放被束縛的生產力。
4.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動力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動力包括無產階級、農民、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農民是中國革命的主力軍。小資產階級是中國革命的基本動力。具有兩面性的民族資產階級也是中國革命的動力之一。
5.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力量
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的核心是“無產階級領導”。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必須由中國的無產階級及其政黨一中國共產黨領導,這是新民主主義革命區別於舊民主主義的根本標誌。
6.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性質與特點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性質:新式的特殊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
新民主主義革命具有以下四個基本特點:
(1)新的時代條件,即屬於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不再屬於舊的資產階級世界革命的範疇。
(2)新的領導階級,即由無產階級來領導,不再由資產階級領導。
(3)新的革命指導思想,即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不再是資產階級的民主主義思想的指導。
(4)新的革命前途,即經由新民主主義社會進而達到實現社會主義社會的目標,不再是建立資本主義社會。
三、新民主主義的基本綱領
1.新民主主義的政治綱領
新民主主義的政治綱領包括新民主主義的國體和政體兩個方面。國體實質上是指社會各階級在國家中的地位問題。政體是指政權構成的形式問題,即一定的社會階級採取何種組織形式去反對敵人以保護自己的政權機關。新民主主義的國體是工人階級領導下的一坍反帝反封建的人們聯合專政的共和國,即新民主主義共和圍。新民主主義的政體是實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2.新民主主義的經濟綱領
新民主主義社會的經濟形態是:社會主義性質的國營經濟及其領導下的半社會主義性質的合作社經濟、私人資本主義經濟、個體經濟、國家和私人合作的國家資本主義經濟等多種經濟成分並存。新民主主義經濟政策是公私兼顧、勞資兩利、城鄉互助、內外交流,簡稱“四面八方”政策。
新民主主義的經濟綱領是:沒收封建階級的土地歸農民所有;
沒收蔣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陳立夫和陳果夫為首的壟斷資本歸新民主主義的國家所有;
保護民族工商業。
新民主主義的五種經濟成分:
(1)國營經濟;
(2)合作社經濟;
(3)私人資本主義經濟;
(4)個體經濟;
(5)國家資本主義經濟。
3.新民主主義的文化綱領
新民主主義的文化,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
真題示例(2009年廣西壯族自治區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常識判斷部分)
【原題】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明確地提出徹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無產階級政黨
B.正確分析和認識中國國情
C.得到共產國際的指導
D.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解析】答案應為B。1922年中國共產黨第二屆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召開,在本屆會議上,中國共產黨提出了著名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這一綱領是在正確分析和認識中國國情的基礎上提出來的。
第二節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經驗
一、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理論
1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道路的必要性
第一,中國革命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是由中國的基本國情所決定的。
第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社會,農民占全國人口的絕大多數,而工人階級人數很少,因而不可能像資本主義國家那樣,有一個本身強大的無產階級作為革命的主力,從而依靠無產階級本身的力量就足以在中心城市舉行武裝起義並取得勝利,再聯合農民的革命力量,把革命推向全國。
第三,中國革命的敵人異常強大,並且長期佔據著中心城市。
2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新道路理論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成功地開闢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新道路,這無論在毛澤東思想發展史上,還是在馬克思列寧主義發展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農村包圍城市革命道路的開闢,實現了中國革命由城市向農村的歷史性轉變,保存和發展了革命力量,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徹底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揭示了中國革命發展的規律,指導中國革命取得了最後勝利。中國革命有其獨特的規律,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正是從中國獨特的國情出發,揭示了中國革命的發展規律,即中國革命只能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
(3)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新道路,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於暴力革命的學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人民解放鬥爭提供了重要經驗。
(4)中國革命新道路的開闢,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光輝典範。是毛澤東思想形成的重要標誌。
二、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法寶
毛澤東在《發刊詞》一文中指出:“統一戰線和武裝鬥爭,是戰勝敵人的兩個基本武器。統一戰線,是實行武裝鬥爭的統一戰線。而黨的組織,則是掌握統一戰線和武裝鬥爭這兩個武器以實行對敵衝鋒陷陣的英勇戰士,這就是三者的關係。”
毛澤東於1939年10月,為黨內刊物《共產黨人》寫了一篇著名的發刊詞,他在這篇文章中回顧了中國共產黨走過的18年革命克敵制勝的法寶的著名論斷,他說:“十八年的經驗,已使我們懂得:統一戰線,武裝鬥爭,黨的建設,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中戰勝敵人的三個法寶,三個主要的法寶。”
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革命實踐中依靠這“三個法寶”,建設起真正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無產階級政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武裝鬥爭,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在中國的統治,取得了中國革命的徹底勝利。
“三個法寶”是中國共產黨的偉大創造,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歷史經驗。正確地理解這三個問題及其相互關係,就等於正確地領導了全部中國革命。
1.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是無產階級政黨的基本策略路線。中國革命要建立廣泛的革命統一戰線,是由中國社會和中國革命的實際情況決定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社會,無產階級儘管革命性很強,但人數少,如果單憑自己一個階級的力量,是不能取得革命勝利的,必須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結成廣泛的統一戰線;
中國革命的長期性和不平衡性,也決定了建立廣泛的革命統一戰線是必要的。在中國,建立廣泛的革命統一戰線,不僅必要,而且是完全可能的。因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社會矛盾極其尖銳複雜,這種極端尖銳複雜的中國社會政治局面,在客觀上提供了利用矛盾建立和發展統一戰線的可能性。
中國革命統一戰線的建立和發展,經歷了四個歷史階段:國民革命統一戰線、工農民主統一戰線、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和人民民主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的策略方針和主要經驗:在統一戰線中必須堅持獨立自主的原則,堅持無產階級領導權;
革命統一戰線中包括兩個性質不同的聯盟,必須以工農聯盟為基礎;
統一戰線中必須正確處理同資產階級的關係,對資產階級實行又聯合又鬥爭的政策。
2.武裝鬥爭
中國革命必須以長期的武裝鬥爭為主要鬥爭形式。因為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國情,決定了中國革命只能以武裝鬥爭為主要鬥爭形式;
敵強我弱決定了中國革命必須經過長期的武裝鬥爭,才能取得勝利。中國革命的武裝鬥爭實質上是無產階級領導下的農民戰爭。因為農民是中國無產階級最可靠的同盟軍,是中國革命的主要力量;
農民是中國革命軍隊的主要來源;
農村是中國革命的主要戰略基地。武裝鬥爭與非武裝鬥爭要相互配合。
毛澤東關於人民軍隊建設的主要原則有:
首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人民軍隊的唯一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是由人民軍隊的無產階級性質決定的;
執行三大任務,是我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宗旨的具體體現;
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個宗旨,對人民軍隊的建設和進行人民戰爭具有偉大意義。
其次,規定了黨指揮槍而不是槍指揮黨的根本原則。這是由人民軍隊的性質、職能和宗旨決定的;
這是由我軍的主要成分是農民這一基本情況所決定的;
這是由中國革命的特點所決定的。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主要是思想上、政治上和組織上的領導。
再次,人民軍隊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則。政治工作是人民軍隊的生命線。人民軍隊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則是官兵一致、軍民一致、瓦解敵軍和寬待俘虜。
最後,實行民主制度和嚴格的紀律,是人民軍隊區別於一切舊式軍隊的顯著標誌。與軍隊政治工作原則相一致,毛澤東還親自為我軍制定了政治民主、經濟民主和軍事民主的三大民主制度。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是毛澤東為人民軍隊制定的統一的革命紀律,是我軍團結戰鬥的重要保證。
人民戰爭思想,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義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的核心內容。
毛澤東關於人民戰爭思想的基本點主要有:堅決依靠人民群眾;
人民戰爭必須建立鞏固的農村革命根據地;
建立三結合的武裝力量體制。
毛澤東還創造性地提出了一整套適合中國革命戰爭特點的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原則。主要有:積極防禦的戰略方針;
把遊擊戰爭提高到戰略地位;
正確、適時地實行軍事戰略的轉變;
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
十大軍事原則。
3.黨的建設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丁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全民族的先鋒隊。建設一個全國範圍的、廣大群眾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共產黨,是一項偉大的]j程。
首先,黨的自身建設的有利條件:黨具有一個好的階級基礎;
黨具有一個好的思想基礎;
黨有一個完檔的建黨學說。
其次,黨進行自身建設的特殊困難:小資產階級思想影響比較嚴重;
黨的理論準備不足;
封建主義的影響比較嚴重。
黨的建設理論的基本內容有:
第一,著重從思想上建黨,以無產階級思想改造非無產階級思想,是黨的建設的突出特點。黨的思想建設是黨的各方面建設的基礎。著重從思想上建黨,必須解決共產黨員不僅要在組織上入黨,而且要在思想上入黨的問題;
必須普遍深入地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
要加強黨員的黨性修養;
整風運動是進行馬克思主義思想教育的好形式。
第二,強調黨的建設必須同黨的政治路線相結合。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上,黨的建設的好壞,很大程度上決定於黨的綱領和黨的政治路線的正確與否。因此,黨的建設要緊緊圍繞黨的政治路線來進行。
第三,在黨的組織建設上,必須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民主集中制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組織制度和領導制度。堅持民主集中制,最根本的就要做到四個服從,即個人服從組織;
少數服從多數;
下級服從上級;
全黨服從中央。
第四,加強黨的作風建設,保持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1945年,毛澤東在中共七大作的《論聯合政府》報告中,第一次概括了黨的三大優良作風,即理論聯繫實際的作風;
密切聯繫群眾的作風;
批評和自我批評的作風。黨的三大優良作風,表明了共產黨人對待馬克思主義、對待人民群眾和對待自己的科學態度,是中國共產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誌。
第三節 新民主主義社會
一、新民主主義社會的性質及特徵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直接目的是建立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共和國。從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完成、社會主義制度建立,這個歷史階段是有步驟地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階段。
1.新民主主義社會的過渡性質
新民主主義社會是帶有過渡性質的,而不是獨立的社會形態,它屬於社會主義體系,是近代中國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走向社會主義社會的仲介和橋樑,是中國社會發展不可逾越的一個歷史階段,是中國走向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
2新民主主義社會的特徵
新民主主義在經濟上的基本特徵是:實行以國營經濟為主導的包括合作社經濟、個體經濟、國家社會主義經濟和私人社會主義經濟五種經濟成分並存的新民主主義經濟制度。
新民主主義在政治上的基本特徵是:實行以工農聯盟為基礎,包括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聯合專政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制度。
新民主主義在文化上的基本特徵是:實行發展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即新民主主義文化的方針。
二、新民主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
新民主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經歷了土地改革徹底完成前後兩個時期的變化:
(1)1949年10月,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後取得全國政權,建立起新民主主義社會。這時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大眾同國民黨殘餘勢力、地主階級和帝國主義的矛盾。
(2)1952年底1953年初,當新民主主義革命遺留的歷史任務特別是土地改革徹底完成後,新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發生了變化,中國人民同三大敵人的矛盾不再是主要矛盾,而新中國成立後已經存在著的工人階級同資產階級的矛盾、社會主義道路同資本主義道路的矛盾上升為社會的主要矛盾。
真題示例(2006年浙江省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常識判斷部分)
【原題】下列有關新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社會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為: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
B.關於新民主主義政治,毛澤東指出,要建立以工人階級為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C.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三大經濟綱領是:沒收封建階級的土地歸農民所有,沒收四大家族為首的壟斷資本歸新民主主義的國家所有,保護民族工商業
D.新民主主義文化就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
【解析】答案應為B。新民主主義政治的特徵應該是實行以工農聯盟為基礎.包括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聯合專政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制度。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总结感想篇4
专题3—3 新民主主义革命(1)
[课程标准] 1、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2、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学习要求] 1.了解五四运动的主要史实;
认识五四运动在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中的革命性影响。
2.体会爱国学生、知识分子、无产阶级在民族危机中所表现出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3.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4.体会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和革命精神。
5.了解国共合作、北伐战争、 “工农武装割据”、红军战略转移、国共合作抗日以及人民解放战争等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
6.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7.体会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与时俱进的革命品质和为人民解放事业不懈奋斗的精神,培养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感情。
[知识结构] 新
民 五四运动(背景、导火线、过程、结果、性质、意义)
主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条件、标志、民主革命纲领的提出、意义) 主 国民革命(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结果、性质、意义) 义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含义及具体分析) 革 人民解放战争(原因、过程、中共获胜的原因)
命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胜利的标志、意义和经验) [重点难点] 重点: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历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
难点:
如何理解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学习课时] 二课时
1
第一课时
[预习检测] 一、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的背景]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使阶级矛盾加深——______原因。
工人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_______基础。
五四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_______基础。
的背景 一战期间,______加紧侵略中国。
______________的胜利,为中国人民指明了解放的道路。
1、1919年初, 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2、5月4日,北京的3000多名大学生在天安门前集合,举行游行示威,他们高呼“ ”等口号,一致要求 。之后,学生遭到北洋军阀政府军警的逮捕。于是,北京学生宣布罢课,各地纷纷响应。(运动的第一阶段) 3、从6月初开始,运动中心转移至 ,运动的主力变为 。(运动的第二阶段) 4、结果:
。
5、性质:五四运动是 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 的革命运动。
6、意义:五四运动标志着 的开端。
7、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见[学习探究])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
(1)阶级基础:__________队伍的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
(2)思想基础:_____________的传播。
(3)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
(4)国际援助:___________的支持和帮助。
2、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______年7月23日_________在______秘密召开。
3、会议主要内容:
(1)会议决定党的任务是:推翻___________,建立______________,消灭___________,实现_____________。
(2)会议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
4、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最低纲领) 时间:______年中共“______”的召开。
主要内容:打倒_____,推翻______________的压迫,统一中国为2
___________。
意义:这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民主革命纲领。
大会还指出,党的最高纲领是_________________。
5、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见[学习探究]) 三、国民革命
1、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条件:(1)共产党方面:第一次工人运动遭受严重挫折,使共产党认识到_____________的必要性;
(2)国民党方面: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之后,孙中山深感___________力量的伟大,同意与___________进行合作。
建立的标志:_______年初,中国国民党“_____”在_______召开。
2、国民革命运动的过程
(1)兴起:国民党“______”的召开。
(2)发展——北伐战争、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
北伐的目的: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北伐开始的时间:_______年____月;
北伐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果——失败:
失败的标志:______年,蒋介石制造________反革命政变和汪精卫制造_________反革命政变。
失败的原因:A.国民党: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共产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帝国主义联合干涉中国革命,寻找新的代言人。
(4)性质:国民革命运动是由______两党共同领导的人民大革命。
(5)意义:它动摇了__________的统治,沉重打击了_____________的侵略势力。
[学习探究] 1、如何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答:
2、简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
答:
3
[基础检测] 1、从1919年6月初开始,五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移到了上海,这是因为( )
A.北京学生开始从南京下上海宣传 B.北京学生运动遭镇压 C.上海工人开始罢工 D.上海是全国经济中心 2、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其主要原因是( )
A.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起到领导作用 B.斗争目标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 C.比辛亥革命具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D.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先锋作用 3、孙中山说:“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B.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C.以“党内合作”方式与中共合作 D.建立黄埔军校培养新的军事干部 4、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激化了中外民族矛盾 B.北洋军阀政府的反动统治激化了国内阶级矛盾 C.新文化运动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D.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日益觉醒
5、中共民主革命纲领与以往的救国主张归大的区别是( ) A.明确提出反帝要求 B.要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C.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纲领 D.提出打倒军阀 6、中共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其中,“新”主要体现在( )
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②以武装斗争为主要方法
③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④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远大目标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③
7、1926年,国民政府出师北伐,其主要目的是( ) A.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 B.抢劫工农运动的发展 C.收回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D.维护国共合作 [资料卡片] 什么叫新民主主义革命?
毛主席指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已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这种革命已经过时了,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这种革命我们称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它是指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4
专题3—3 新民主主义革命(2)
第二课时
[预习检测] 四、“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1、中共总结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认识到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性;
并于_______年___月____日,在_____召开了秘密会议,史称“八七会议”,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_______________错误,确定了开展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总方针,并决定______时发动武装起义。
2、发动武装起义和革命根据地建立
(1)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先后于_____年___月___日发动南昌起义,_____年___月发动秋收起义。
(2)南昌起义的意义:打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第一枪。
(3)秋收起义意义: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队伍进军农村,创建了________革命根据地,这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从而揭开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到1930年,全国建立了_____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______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__________召开,标志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4、土地革命:
(1)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土地革命路线:毛泽东总结土地革命的经验,制定出一条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3)意义:A.它使广大_______在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________,生活上_________。B.为了保卫胜利果实,他们积极_________,努力___________。
五、红军长征
1、背景:由于_________________的指导,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2、时间:从_______年____月到_______年____月。
3、遵义会议:
(1)时间:______年____月。
(2)内容:会议结束了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中央的统治,肯定了_______的正确主张,在事实上确立了_______为核心的党中央的5
正确领导。
(3)意义: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处理了__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共产党从______走向______的标志。
4、长征胜利结束
(1)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2)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于__________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5、意义:红军长征为中国革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人民解放战争 1、原因:抗日战争胜利后,_______坚持内战和独裁的方针,在_____的支持下,阴谋发动内战,妄图消灭中国共产党,维护__________________的统治。
2、进程:
(1)内战爆发:_____年夏,国民党军队_______________,全面内战爆发。
(2)战略反攻:在毛泽东“___________________”的著名论断的鼓舞下,______年,_______、________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跃进大别山,揭开了__________的序幕。
(3)战略决战:从1948年底到1949年初,人民解放军连续发动了_____、_____、______三大战役,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
(4)渡江战役:1949年4月21日,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解放南京,推翻了________政权的统治。取得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3、中国共产党能够获胜的原因(见[学习探究]) 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_____举行;
(2)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__________隆重举行;
(3)意义: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__的伟大胜利。
2、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1)它结束了数千年来中国社会极少数_______统治广大___________的历史;
(2)它结束了一百多年来________奴役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当家作主,真正成为国家的______。
(3)它结束了中国_________________社会的历史,建立起一个6
________的_____________的新民主主义国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_________。这为中国摆脱__________的面貌、实现国家的__________和人民__________扫清了障碍,创造了必要前提。
(4)它极大地改变了世界_______力量的对比。一方面有力地推动了世界________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另一方面也增强了世界_____的力量。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
经验表明:由中国________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的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
[学习探究] 中国共产党能够取得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答:
[基础检测] 选择题(请同学们将答案写在题后的表格里)
1、从1927年到1930年上半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和红军得到了迅速发展,其根本措施是( )
A.肃清右倾投降主义路线 B.工农武装割据波浪式推向全国C.纠正左倾军事冒险计划 D.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 2、万里长征是工农红军进行的伟大战略转移。这里的“转移”是( ) A.党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B.中国革命的性质发生变化 C.革命中心地区发生转移 D.中国革命的任务发生变化 3、遵义会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 A.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 B.政治路线和党的作风 C.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 D.组织问题和思想路线
4、20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中第二次是指( ) A.辛亥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建立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5、遵义会议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 ) A.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B.保证了长征战略转移的胜利
C.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
7
D.第一次独立自主地、妥善地处理了党内一系列重大问题 6、下列有关中共不断成熟的史实的先后排列顺序是( ) ①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②制定了民主革命的纲领
③排队了共产国际“左”倾错误的干扰 ④摆脱了党内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
A. ①④②③ B. ③②④① C. ②④①③ D. ②④③① 7、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取得最后胜利的标志是( )
A.遵义会议的召开 B.吴起镇会师 C.会宁会师 D.越过雪山草地 8、1949年5月,解放上海的战斗结束,成千上万的解放军指战员整齐地睡在马路上。对此,美国的《生活》杂志称:“这个行动宣告国民党时代已经结束。”这主要是指( ) A.上海解放后,国民党的统治宣告结束 B.美国已放弃扶蒋反共的政策
C.中共及解放军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拥护 D.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决战胜利
9、新中国诞生的意义不包括( )
A.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B.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解放斗争 C.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
D.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10、国民革命相对于辛亥革命而言,有内在的继承性,主要表现在( )
A.革命的任务上 B.革命的领导阶级上 C.革命的结局上 D.革命的指导思想上 1 2 3 4 5 6 7 8 9 10
[资料卡片] 什么叫“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就是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农村根据地为主要战略依托,三者密切结合。具体说来: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进行有效地土地革命,建立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及工农政权。土地革命是基本内容,能使农民获得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利益,充分发动农民群众,得到农民的支持,革命根据地就得到巩固和发展。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依托,如果没有根据地,没有工农政权,武装斗争就因失去依托,土地革命的成果也无法巩固和发展。
8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