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共共产党百年风雨征程,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中共共产党的百年风雨征程3篇
第一篇: 中共共产党的百年风雨征程
专题四 中国共产党的风雨历程
本专题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主体,跨上下两册,内容广,线索多。因此在进行大跨度的专题复习时,首先应注意历史阶段的划分,把握好各个历史阶段的基本特征。
问题一: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抗争和探索 1 .中共成立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① 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共产党非常重视领导工人运动,但二七惨案使共产党认识到要取得民主革命胜利,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建立革命武装。②中共三大决定与国民党合作,促成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开展了民主大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2 .国共+年对峙时期 ① 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② 领导了三次武装起义,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③ 领导了五次反“围剿”,被迫进行长征。遵义会议运用马克思主义独立自主解决“左”倾错误,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中共走向成熟。④ 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3 .抗日战争时期 ① 防御阶段,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同时深人敌后,开辟敌后战场。② 相持阶段,敌后战场成为抗日主战场,对国民党既团结又斗争,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③ 反攻阶段,召开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进行了大反攻。4 .解放战争时期 ① 争取和平民主,参加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 。② 内战爆发后,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挺进大别山,领导了三天战役:消灭了国民党主力。③ 召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问题二:中共对民主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 .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 ( 1 )探索:①中共二大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② 八七会议上确兔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洽的总方针。③ 领导了秋收起义,文家市决策决定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④ 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实践上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问题。
( 2 )结果:中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 3 )启示:中共领导地位是在长期革命实践中确立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 l )探索:①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确定了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② 1958 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十年“文革”使探索误才人歧途。③ 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工作中心的转移,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进人社会主义建俘新时期。④ 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⑤ 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⑥ 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写人党章。( 2 )结果: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建设道路。
( 3 )启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3 .这两次探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探索成功的基本经验 ( l )相同点:① 都以马克思主义作指导,并逐步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② 党内都有正确路线与错误路线的斗争,最终正确路线战胜了错误路线而获得成功。( 2 )不同点:① 背景不同。第一次探索是在大革命失败后,革命处于低潮的情况下进行的;
第二次探索是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已经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的情况下进行的。② 共产党所处的地位不同。第一次探索是在共产党的幼年时期,处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下;
第二次探索共产党已经成熟,处于执政党的地位。
( 3 )基本经验: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一切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问题三:中共在探索民主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挫折及纠正的措施 1 .民主革命道路探索时期 ( 1 ) 1923 年,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失败。中共倡导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掀起国民大革命。
( 2 ) 1927 年大革命失败。八七会议纠正陈独秀右倾错误,提出土地革命和武装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总方针。( 3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遵义会议纠正王明“左”倾错误,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中共开始走向成熟。
2 .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 ( l ) 1958 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60 年党中央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 2 ) 1 % 6 一1976 年文化大革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左”倾错误。
问题四:党和国家在革命和建设中造成失误的原因 1 .客观原因 ① 发展需要一个过程,中国革命和建设是前人所未曾遇到的事,无经验可借鉴,失误是难免的。② 对中国国情的认识有一个过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也有一个过程。③ 中国革命和建设面临复杂的国际背景。④ 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专制统治的历史传统和战争年代特殊环境造成党内民主很难充分发展。
2 主观原因 ① 有时违背实事求是原则,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② 党的民主集中制的领导制没有认真执行。③ 没有正确处理“左”、右倾错误的关系,缺乏对“左”倾错误的认识和警惕。3 .认识和评价 ① 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党,能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从错误中学习,不断提高对客观规律的认识。②中共能通过自身努力克服失误,每次失误都成为革命和建设的新起点。
问题五:中共历史上的重要会议 1 .党的创建时期 **一大——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共二大——制定党的革命纲领。**三大——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 .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 八七会议——纠正右倾错误,武装反抗国民党。遵义合议—— 纠正“左”倾错误,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由幼稚走向成熟。瓦窑堡会议—— 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洛川会议—— 确定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制定全面抗战路线。**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3 .解放战争时期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4 .新中国成立后(参看本专题问题一一问题三) 问题六:中共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 1 . 1950 一1952 年 开展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2 1953 一1956 年 引导农民实行生产合作化,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 . 1958 年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危害。
4 .改革开放后 取消人民公社化,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往制,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问题七:国共关系 1 .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共关系 ( l )大革命时期:合作。① 时间:1924 一1927 年。② 原:反帝反封建的共同任务。③ 影响:基本消灭北洋军阀的统治,打击了帝国主义、封建统治。
(2)土地革命时期:分裂。① 时间:1927 一1937 年。② 原因:蒋介石叛变革命,镇压人民。③ 影响:导致大革命失败,内战给日本侵略以可乘之机。
( 3 )抗月战争时期:合作。① 时间:1937 一1945 年。② 原因: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③ 影响:抗战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 4 )解放战争时期:分裂。① 时间:1945 一1949 年。② 原因:蒋介石发动内战,实行独裁。③ 影响:祖国至今未能完全统一。
2 .国共两次合作的异同点 ( l )相同点:① 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都面临共同的强大敌人,都由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决定。② 都大大推进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 2 )不同点:① 背景不同。前者是封建军阀割据,阶级矛盾尖锐;
后者是中日民族矛盾已成为最主要的社会矛盾,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生死关头。② 政治基础不同。前者是新三民主义,后者是共同抗日。③ 斗争对象不同。前者要打倒北洋军阀,后者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赢得民族解放。④ 作用和结果不同。前者保证了北伐战争胜利进军,但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
后者坚持到抗战胜利,成为抗战胜利的保证。
3 .制约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因素 ① 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② 社会的主要矛盾不同。③ 国际政治势力态度和国际环境的影响。
4 .对国共两党关系的认识 合则两利,有利于民族的兴旺和崛起;
分则两伤,对中华民族来说是战争和灾难。为了民族利益,两党应当再次合作,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5 .**在革命历史发展进程中建立的统一战线,其建立的理论依据及启示。
( 1 )建立过革命统一战线、抗日统一战线。( 2 )理论依据: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去解决中国革命的主要矛盾。
( 3 )启示:统一战线是克敌制胜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法宝。
6 .国共两党的关系对处理当今两岸关系的借鉴意义台湾和大陆可以通过谈判再次合作,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7 .中国国民党、亲民党主席先后来大陆访问的重要意义有利于增进台湾同胞和大陆人民的相互了解,对发展两岸关系将起到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问题八:新中国的外交 1 .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 .建国初期的外交(20 世纪50 年代的外交成就) ( l )国际形势:冷战时期,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敌视、孤立、封锁、包围。
( 2 )成就:① 建国第一年同17 个国家建交,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②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③ 日内瓦会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打开了中国外交新局面。④ 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使大会圆满成功。
3 . 70 年代的外交 ( l )国际形势:美苏争霸,苏联处于战略进攻阶段,而美国处于战略防御阶段。
( 2 )成就:①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② 中美关系正常化,表明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和中国独立白主和平外交的胜利。③ 中日建交。④ 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⑤ 建立和发展了同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4 .改革开放后― 推进建立国际新秩序 ( l )国际形势:两极格局解体,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两大主题。
( 2 )成就:① 港澳回归,是“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方针的成功运用。② 1991 年加人亚太经合组织(APEC ) ,对促进该组织的发展以及亚太地区的交流与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2001 年中国成功举办上海APEC 会议,是中国迄今为止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③ 2001 年中国加人世贸组织,有助于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贸联系,为我国的对外开放扩展了新的空间。④ 成立上海合作组织,进一步加强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5 .取得外交成就的原因 ① 新中国成为主权独立的国家b ② 综合国力、国际威望不断提高。③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 针对国际形势的变化,采取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
6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及得到的启示 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创设和平友好的外部环境,才能使国家更快更好地发展;
反过来,只有更快更好地发展自己,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才能更好地维护祖国的和平与安全。和平与发展是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关系,我们应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之路。。
7 .今后我们如何继续走好和平发展之路 ① 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一切友好国家和平相处。②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一、单项选择题 1 .中国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分为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的主要原因是() A .革命任务不同B 革命性质不同 c .领导力量术同D .革命主力军不同 2 . 1997 年,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70 周年,江泽民为某纪念馆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此纪念馆应是() A .南昌起义纪念馆B .八七会议纪念馆 C .秋收起义纪念馆D .井冈山会师纪念馆3 .红色旅游是青少年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方式之一。明明同学将外出旅游,请你为他选择一处目的地,在该地召开的一次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收关的转折点”。() A .遵义B .瑞金C .昊起镇D .会宁 4 .中国革命的探索和实践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就一定能够从胜利走向新 的胜利。下列能体现这一结论的史实是() ①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② 井冈山斗争,开创农村革命根据地③ 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④ 领导了工农红军的长征A .② ③ ④ B .① ② ③ C .口2 您④ D .① ③ ④ 5 .中国历史上,国共两党曾两次合作。决定这两次合作的最主要因素是() A .当时中国的国际地位B .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C .当时中国的国内形势D .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 20 世纪30 年代,国际形势的变化对中国政局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 A .国民党新军阀割据混战 B .民众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C .国共两党由对峙到合作 D .国民党政权内部发生分化 7 .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看到这里,你想起了( ) A .国民党发动内战,人民无法安居乐业R .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人民四处逃亡C .美帝发动侵朝战争,威胁我国东部地区D .日本侵略我国东北,人民流离失所 8 . 8月25 日是“台湾光复节”,为实现台湾归宗祖国,曾有110 万台湾同胞牺牲。“台湾光复”结束了日本在台长达多少年的殖民统治( ) A . 50 年B . 60 年C . 70 年D .80年, .邓小平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大贡献是( ) A .成立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组织,为建党打下基础B .指挥百团大战,增强了人们坚持抗战的信心C .率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大反攻序幕D .指挥辽沈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 10 ,文献纪录片《 走近毛泽东》 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院子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打趣地说:“打了三个胜仗,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是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A .粉碎了胡宗南对延安的进攻 B .实现了挺进中原的计划 C .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 D .攻克了国民党的首都南京 11 .毛泽东在(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中指出:“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对此准确的理解是() A .建国后中国不搞霸权主义B .将革命进行到底C ;
与国民党进行谈判D .不学霸王搞不义之战 12 .中国民主革命任务彻底完成的重要标志是() A .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B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 .西藏和平解放D .建国后的土地改革 13 .在中国民主革命的过程中,毛泽东作出的突出贡献主要有( ) ① 找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 ②领导人民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③ 领导人民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④ 领导人民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A .① ② ③ B .② ③ ④ C、① ③ ④ D①.② ③ ④ 14 .下列发生在北京的历史事件中揭示了中国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是(。)A .圆明园浩劫B .五四运动 C .卢沟桥事变D .开国大典 15 . 1951 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000 万吨冲匕1949 年增长26.9 %。这其中的根本原因是• () 人.土地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 B .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的提高和改进 C .耕地面积增加,农业生产环境改善 D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深圳原属于广东宝安县,与香港只一河之隔,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睡小镇。划为经济特区以后,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办工业、商业和旅游业等。在很扳的时间里.把荒滩野岭变成了一座现代化城市。人民生活也较早地达到小康水平。外国人称深圳为“一座崛起之城”。材料二深圳于1979 年建市,1980 年设立经济特区。全市总面积2020 平方千米、海岸线总长230 千米。其中经济特区面积为327 . 5 平方千米、十几年来,深训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飞速发晨,由一个边睡小镇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
请回答, ( l )深圳的迅速崛起是中央什么政策的成功范例? ( 2 )深圳具有同等性质的特区还有哪四个? ( 3 )特区发展的基本模式是什么样的? ( 4 )现在,我国从沿海到内地形成的开放格局是什么样的? ( 5 )综合两则材料,你对设立特区及中央的相关政策有什么体会? ( 6 )我国在对外开放中,要引进国外的哪些东西? 17 .某班准备举行一个主题班会,来纪念抗美援朝。如果你是班会的策划者,请你为班会命名一个主题,并设计出你将通过哪些方式和途径来再现这段历史,然后为这些方式和途径各搜集两个以上的素材。
18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从不成熟逐步走向成熟的发展史。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曾遭受过哪几次重大挫折?从“革命道路”“生死枚关会议”“建国后的伟大转折”三方面,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从幼稚走向成熟的。
第二篇: 中共共产党的百年风雨征程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百年禁毒历程
作者:张亚东
来源:《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6年第07期
【摘要】毒品是指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近代以来,中国烟毒泛滥,整个民族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发展深受影响。中国历届政府都均不同程度的推行禁烟禁毒运动,但却未能彻底禁绝毒品。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禁烟禁毒运动,清除了危害民族达百余年的烟毒之患,使中国获得了“无毒国”的美誉。
【关键词】毒品;
禁烟禁毒运动;
中国共产党
毒品问题是近代中国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由于烟毒泛滥和吸食成风,整个民族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发展深受影响,“东亚病夫”成了中国人形象的代名词。割除烟毒积弊,挽救社会颓风,便成了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中国历届政府也采取了许多禁烟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最终未能彻底禁绝毒品。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禁烟禁毒运动,在短时间内迅速、集中和较为彻底地清除了为害多年的鸦片烟毒,创造了近30年“无毒国”的奇迹。
一、毒品的种类及其社会危害
一般来说,凡是能使人吸食成瘾、不能自拔的物质都可称之为毒品。从学理上来讲,毒品是指“由国际公约和国家法律规定管制的,连续使用易产生身体和精神依耐性,能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1由于各国法律规定和风俗习惯的差异,对毒品范围的确定有所不同。在我国,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2
所谓麻醉药品,是指具有麻醉的作用,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身体和精神依耐性,能形成瘾癖的药品。麻醉药品包括天然或合成的阿片类、可卡因和大麻类三种。所谓精神药品,是指能够作用于中枢神经细胞,并能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的药品。精神药品主要包括兴奋剂、镇静剂和致幻剂这三类。在我国,有121种麻醉药品和149种精神药品列入了《麻醉药品及精神药品品种目录(2013年版)》3,以加强国家管理,减少麻醉药物和精神药物的滥用。
第三篇: 中共共产党的百年风雨征程
中国共产党百年逐梦之路的经验启示作者:金 林
来源:《大经贸》 2020年第3期
金 林 中共歙县县委党校 安徽省黄山市 245200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及“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2020年既是决胜期,也是攻坚期,可以说使命光荣、道路险峻,而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就成为了关键。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至今,已经走过近百年的风雨历程,期间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一系列伟大成就,推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今天的强起来。当中有许多的经验对我们今天仍有借鉴意义,因此,本文旨在从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逐梦之路中探索总结一些对我们今天有启示意义的经验。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特别要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
马克思立足于工人阶级的革命运动,在革命实践和理论探索中全面系统地总结了人类思想的优秀成果,深刻揭示了自然、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客观规律,创造了有史以来最先进、最科学、最严谨的思想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对世界的价值和意义集中体现在它不同于其他任何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这一立场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立场,是全世界最多数人的立场,从根本上说,就是全人类的立场。放弃了马克思主义我们就迷失了方向,理论上不彻底就难以服人。马克思曾说,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要同本国实际情况相结合。恩格斯也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所以,而且要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
二、正确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特别要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搞清楚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的关键是要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基本成果的前提下,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科学水平。新中国成立至今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我们发展的越来越好,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我们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从最初的公有制+计划经济到2.0版本的经济高速增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今天第三个版本的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一步步路线版本的升级,真正做到了与时俱进,这是我们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一个关键点。
三、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特别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正是由于我们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并且一以贯之的践行,才能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当前,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新型利益主体不断出现;
另一方面国际环境不断变幻,使得我们
党面临严峻的考验和危险。所以一定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特别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事实表明,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不等于党同人民的联系就更加密切了、必然密切了,有时候反而是疏远了。那么,问题出在哪儿?这值得我们深思。这也是我们说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
四、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特别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论,这是我们的一个经验总结。“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大家已经掌握得很好了。当前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只有我们共同努力,让全面依法治国见到实效,才能让全面依法治国早日到来。
五、不断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特别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长期执政能力建设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是毛泽东同志的著名论断。当今时代,我国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各种利益关系的复杂程度也前所未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必须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这是新形势下实现党的正确领导的重要原则,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基本要求,是形成工作合力的体制保证。”
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要把严的标准、严的措施贯穿于管党治党全过程和各方面。坚持依规治党、标本兼治,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加强组织性纪律性,在党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强化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加强对党的领导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不断完善党内监督体系。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
以上是我们党从成立至今百年逐梦道路上留下的经验启示,未来我们要想走得更远、取得更大的成就,都离不开这些经验启示的指导。
作者姓名:金林,出生年月:1985年7月,民族:汉,职称:讲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党建 单位:中共歙县县委党校
推荐访问: